世界上最痛苦的是什么?是读书;什么人读书最痛苦?中国的学生;什么时候读书最痛苦?每次考试前后,尤其是中考、高考;痛苦到什么样子?没有寒暑假、没有休息日、没有娱乐和电视、没有睡眠——一切都为了复习和考试,包括个人、家庭、学校和全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社会、学校、家庭,都非常关注和惧怕考试,当然,最惧怕的还是主人公——那些参加考试的孩子们!
高考情结,能上大学才叫成才
从历史上看,我国历代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
从现实来看,现在就业形势十分困难,好的工作岗位都要有较高学历,不少企业甚至招一名营业员也要求本科文凭;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的差距比高达10多倍;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当然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过上幸福生活;尤其是无权无势的普通家庭,惟一能改变孩子命运的只有读书和高考。
从我国目前的人才评价机制看,舆论虽然宣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根深蒂固的概念是,能够称得上“人才”的首先必须是大学生,否则凭什么同样的工作岗位,不同的文凭会有不同的工资定价……
所有这些,都是中国家长和孩子高考情结如此剧烈的原因所在!
可是愿望归愿望,事实还是事实。调查资料表明,目前99%的中国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大学,只有1%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当工人、做农民”!
以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宽口径的高等教育注册生人数与规定年龄组人口数的比率)为例,2005年我国这一比率达19%,大体上处于全球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位于世界排名第60多位。可在少数大中城市,这个比率已经达到50%以上,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毫无疑问,即使是50%以上,它与99%的差距还是非常大。
爱之愈深,责之愈苛。在农村,只有1/10的人能够上大学,在城市也只有1/2的人能够上大学。即使高考不再是“独木桥”,但至少也是“半幅施工”——为了能让孩子挤上这条单行道,没有任何一位家长能够真正从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素质特长出发,来加以培养,而是首先要求他们考大学,然后才能考虑其他。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症结所在,也是所有家长、孩子、老师的焦虑和痛苦所在。
可以说,在这种很不乐观的焦虑和痛苦下,无论推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减负”、扩大招生规模,还是改革高考内容、方式、科目、时间,只要无法满足人人都能上大学的要求,孩子就不可能不惧怕考试,就不可能解决所有教育问题。
因为只要存在竞争,就会存在压力;只要有选拔,就会有考试;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应试;只要有应试,就会有恐惧。道理很简单,即使每个人都能上大学,大学之间还会有等级高低之分呢!
高考影响着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位老师,高考功能的无限扩大、期望越来越高,迫使提到考试就惧怕的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没有谁敢把考试当作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迫使社会各阶层根本忘记了教育的目标(包括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是什么、出路在哪里?
国外为什么没有我们如此这般浓郁的高考情结,孩子活得如此轻松和快活,也不存在中国这样的教育问题和困境?并不是他们没有高考(大多数国家都有升学考试),而是他们的家长和孩子都有自知之明,都能尊重自己和别人的选择或兴趣爱好。而归根到底,这又和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机制有关。
因为说到底,上大学并不是每个人的选择,也不应当成为每个人的惟一选择,更不应当成为评定“人才”的惟一标准。学习好不好、是不是要参加高考,那完全是个人的事,任何人不会强求什么人一定要参加高考,这才是真正的区别所在。
从这一点上来看,考试并没有错,错的是人才评价机制;如果人才评价机制不改革,孩子们对考试将会永远有一种惧怕心理。
考得不好,学生处处受到排挤
老师总是告诉学生说,考试不是目的,只是检测手段。可事实上,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恰恰相反,考试就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一个简单道理是,众所周知,学生的认知能力参差不齐,个别孩子考得差,情有可原。可常有老师对学生说:“试卷上有些题都讲过好多遍啦,可是仍然有这么多人做不出来,考不好!讲了这么多遍都记不住,真笨!”这不是很奇怪吗?“有这么多”而不是一两个人做不出来,这不正好表明老师的教育方法、教育水平、教学常规有问题吗?
考试考得不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升学、名誉、地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蔑视、体罚、排挤,很多学生因此走上不归之路。
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典型特征。如果考试真被当作一种检测手段,考得不好,老师、家长就会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求改进教和学的方法。学生不但不会受到歧视,反而会受到更多鼓励。
应试教育把分数和升学率看作一个地区、一个学校、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个家长教育成败的最重要标准。也正因如此,学校教育从而带动家庭教育不得不完全围绕着中考、高考展开,导致教学中最大限度地使用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方法,把学生看作是一种被动接受的容器。过于强调统一标准和筛选、淘汰方法,没有也不可能去关心不同层次孩子的个性发展,逐渐形成了肯定共同性、否定差异性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个性纷呈的孩子,非得用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来“修理”和“斧正”,无论对谁来说,都是最痛苦的。
应试教育以英才教育为主,对不符合整齐划一标准(明确地说,就是考试分数没有达到一定标准或比较落后)的孩子,采取的是放松或者放弃态度。而根本否定这样一个客观现实:考试分数不高,并不等于学习成绩不好;学习成绩不好,并不等于一个人不聪明;一个人不聪明,并不表明这个人就不是人才。这一连串的“不”,都表明这种教育理念存在严重问题。应试教育如此,素质教育在这方面也存在问题,这一点下面将谈到。
更不用说,应试教育的教学手段,完全从学生会不会答题这个角度出发,基本乃至完全忽视实际生活能力,忽视独立性和创造性。
考试考得不好的孩子,结果都是悲剧,不只孩子,还包括他们的家长、家庭:①体罚。如2003年9月9日,河北省威县某小学三年级全班32名学生中,有20多名“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孩子,被班主任要求互相打对方的脸,而且要使劲地打。孩子们不敢不听老师的话,同桌之间相互开打,直把对方打得鼻青脸肿,事后一些孩子躺在病**一周还无法正常上课。②死去活来。如2004年7月17日,成都市某车辆厂宿舍区一位高二男生,平时成绩不错,可不知为什么期末考试考得不理想,情绪受到极大影响,当天下午服药自杀。③迁怒于他人、他物。如2005年6月13日,郑州市一位15岁的初三学生,因为在刚刚结束的考试中成绩不好,受到母亲多次责备,骂她太笨,气愤之下在房间里点燃一只毛绒玩具,大火迅速将房屋吞噬。④令家长伤心。如2004年6月15日,辽宁省鞍山市一位母亲,因为孩子的高考成绩不理想,心情非常不好,中午喝了一点酒,然后像往常一样去永乐公园唱歌,由于喝的是闷酒,唱着唱着就突然晕倒在地。
虽然也有个别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如2005年7月,甘肃省陇西县某小学把全校五年级110名学生,按毕业考试成绩好坏分成两部分,成绩较差的50名学生可以升初中,成绩较好的50名学生反而要留级。原来,当地下一年度小学五年制要改成六年制了,这样一来,第二年的升学率就有了保证!
素质教育,培养不出现代公民
按理说,孩子在应试教育下惧怕考试情有可原,现在不是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了吗,该不会惧怕考试了吧?然而请相信,只要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不变,惧怕考试的心理就不会消失。
研究表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失败群体、弱势群体、不规则群体、极端化群体,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现行教育制度弊端的产物。想要改变这些现象,就必须抛弃应试教育包括素质教育,实施公民教育。
从历史上看,不要说封建社会,就是新中国以来的教育改革,也始终没有彻底完成向公民教育的转型。从1950年到1980年,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理念、模式、管理、内容,一切服从于“革命需要”,因而可以称之为“革命教育”;1980年到1995年,学校教育希望能为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服务,结果最终演化成了“应试教育”;1995年以来,学校教育希望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被称之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出现,本希望能纠正应试教育的偏差,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可是,由于这个概念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来历不明,可以任意解释,所以,各种挂羊头卖狗肉的素质教育纷纷出笼也就在所难免。即使从历史上看,素质教育的提法也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外更没有这种模式,也没有这种提法,所以它最终必然与应试教育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根本上看,教育目标无论是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还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强调的都是“学而优则仕”——虽然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包分配,可仍然是“国家干部”身份,国家选拔干部基本上就局限于这个范围。这就是考试愈演愈烈,所有孩子都争相通过考试、上大学,把它作为成才之路的根本原因。
可是,从全社会看,社会构成并不是极少数能够读大学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而是全体公民。其中包括绝大多数毕业后只能打工、务农的孩子在内,对于这些孩子,在校所读的课程陈旧、空洞、艰涩、无趣,如果不能上大学,这些知识将来很少具有实用价值。即使如此,还要不厌其烦地去通过一次又一次考试,来证明这些知识的“有用”、证明自己是“失败者”,直至在一次次升学考试中被淘汰出学校!
可以说,这就是我们的孩子惧怕考试的根本原因;也是提倡公民教育的由来。因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只是培养合格公民。
公民教育是一个新概念,目前还不为人所熟知,它的主要特征是:
强调以人为本,教育不仅要满足社会需要,更要满足个人实现自我的需要;
强调人格培养,注重自由、平等、公正、独立等传统价值观培养;
强调情感教育,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使得每个孩子都有“感知他人痛苦”的能力;
强调尊重个性和创造性,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
否定英才教育,强**育要培养人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少数优秀者。
可以说,只有到了真正实行公民教育的那一天,学生在学校,可以质疑、批评、分析,而不是只能服从于学校、课本、标准答案等权威;走出学校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安排自己的将来;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才没有必要惧怕考试了。
爱因斯坦,这样批评中国教育
按照公民教育的标准对照现实,即使有些学校实行素质教育,也难逃形式主义嫌疑。在人们的潜意识中,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少上数理化,多上音体美”。可是,如果高考指挥棒不变,这丝毫也不会影响孩子惧怕考试的心理,而且可能反而有害。因为当“艺术加分”能够增加高考录取砝码的时候,孩子面对的考试科目、考试形式更多,学习负担更重。
1997年,湖南省汨罗市在400多所中小学中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据说取得了宝贵经验。可是该省教育督导顾问、全国政协委员刘正在一所中学视察时发现,学生的书本在课桌上堆成高高的两摞,孩子只能从夹缝中看黑板。
把这些书本收上来一看,是13门功课的19本书,243万字。加上《应试指南》等辅导书,一共56本,500多万字。教师上课时从头至尾一个人讲,刘正问,能不能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老师回答说,我这样讲都讲不完,哪里还有时间讨论哟?
学校这样埋头教育、学生如此刻苦学习,据说是为了科学报国。谈到科学,该没人能否定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如果他老人家也在我们这里上中小学,恐怕他永远成不了“爱因斯坦”。
几年前西方国家在全球评选20世纪的“千年思想家”,结果马克思居第一,爱因斯坦列第二。人们这才发现,爱因斯坦原来并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在这里,就让我们看一看爱因斯坦是怎样看待教育的。他说: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和在什么定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要记住,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奇妙的东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绩,都是由世界上每个国家里热忱的努力和无尽的劳动所产生的。这一切都作为遗产交到你们手里,使你们可以领受到它,尊重它,增进它,并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这样,我们这些总是要死的人就在人们共同创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永生。如果你们始终不忘掉这一点,你们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并且对待别的民族和别的时代也就会有正确的态度。”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
“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
“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
“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这种追求的残酷,又是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的。”“人们为了考试,不论愿意与否都得把所有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
……
明眼人一看便知,爱因斯坦的上述批评,虽然不是针对中国教育所说,可实际上这种情形至今在我们周围泛滥并受到推崇!
从爱因斯坦的成功,看目前我们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惧怕考试——不是他们不用功,或者成绩不好,实在是这种教育方式和培养目标,扼杀了人的固有创造性。紧张、忙碌甚至疲于奔命地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升级、取证,泯灭了少年时探求奥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热情。
爱因斯坦之所以能成为“爱因斯坦”,正是他避开或克服了这些扼杀创造性的束缚,“安排自己去学习那些适合于我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以极大的兴趣去听某些课”,“以极大的热忱在家里向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热情而又努力地在物理实验室工作”,从而走出了一条学习、研究、创造、成才的道路。而我们的孩子却无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