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传染性极强的“天才综合症”在我国已经弥漫了上千年。这位然然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到了“一定程度”:看到别人的孩子成才了(这里姑且把“哈佛女孩”们看作是“成功者”),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要超过他们,至少要和他们一样。只有这样,家长才感到孩子有出息,自己脸上才光彩。
这是当今家庭教育的突出误区之一。这些家长根本忘记了这样一个朴素真理:世界上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又怎么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能够通过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模式取得同样的“成功”呢?
照搬照抄“哈佛女孩”的培养模式,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如果一定要这样做,给孩子带来的必定不是幸福而是痛苦,不是成功而是失败。
类似于这种不切实际的望子成龙,主要有以下4种情形:
揠苗助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得离谱
许多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什么的,这本来并没错。然而我们知道,任何社会都是芸芸众生占绝大多数。如果家长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有更多的兴趣爱好,无可非议,可是要他们必须成名成家,就多少难为他们了。
尤其是,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家长不择手段,把所有精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然后希望从中得到加倍回报,就大大超出了培养兴趣的范畴。孩子的业余时间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像绷紧了的弦一样,势必会影响学习状态,反而误了大事。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主要表现为:父母没有取得成功的,希望孩子将来一定要成功,以报父母的“一剑之仇”;父母已经取得成功的,希望孩子将来取得更大成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许多孩子不得不走上一条单行道——开足马力、赶超他人,哪里还管得上“交通规则”?
科学研究表明,重压之下的孩子由于受家长支配、指责太多,学习上反而缺乏积极性、生活上缺乏**。而且,由于他们享受不到应有的童年乐趣,社交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发育都会受到一定影响。除此以外,由于早期压力太大,自信心和自觉性也会因此受到打击。凡此种种,都是他们成才路上的绊脚石。
处于这种要求下的孩子,开始时的确具备暂时超越他人的能力,家长为之感到欢欣鼓舞,觉得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胜人一筹。可是他们很快会发现,没过多久,大多数孩子就会因缺乏“可持续学习能力”而败下阵来,反而不如自然状态下成长的孩子更优秀、更成功。
这时候的家长基本上会分成两大阵营:一部分家长从此失去信心,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又重新回到自然状态下生活和学习;另一部分家长则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反而变本加厉。在这种情况下,少部分孩子会通过调整,急起直追,绝大多数孩子仍然毫无起色、表现平平。这又重新激起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进入下一个恶性循环。
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的周围,随着孩子年龄的渐渐增长,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到唉声叹气的队伍中去——
每个孩子生下来时家长都会欢天喜地,俗称“落地欢喜”。他(她)的一举一动、一啼一笑都是那样的迷人和令人陶醉。连他(她)撒了一泡奇臭无比的尿屎,家长也会觉得别有风味。如果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这时候就是“父母眼里出王子(公主)”了。
这种热乎劲在孩子上托儿所、幼儿园时达到高峰。为了孩子能上一所艺术幼儿园,家长愿意掏出数万元赞助费。在家长眼里,这时候的孩子无不聪敏伶俐、活泼可爱,大多数还能歌善舞,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必定能成大器。
所以,你看看周围的一些幼儿园,派头之大、牛气冲天,一点也不输于重点大学!
到了孩子上小学时,家长们悉心呵护、勤加督促,又是学小提琴、又是学剑桥英语、又是上奥数班、又是请家教补习……家长忙得不亦乐乎,孩子累得东倒西歪。
在这样的紧张学习中,苦不堪言的孩子们一个个败下阵来,于是一部分家长打起了退堂鼓。一句“随他去吧”,意味着他们的望子成龙暂时告一段落。
勉强跟得上这种紧张节奏的孩子,则失去了起码的童年乐趣,变成了“机器人”。家长在对他们快马加鞭的同时,又把目光瞄准了小学升初中时的择校。
虽然都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毫无疑问,总有一些孩子要不断“输在起跑线”上。
尤其是到了上初中时,这时候大约有一半家长开始“头脑清醒”起来,逐渐对孩子失去信心。剩下的另一半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基本稳定下来,所以还在做“最后挣扎”。这部分孩子就是将来升入普通高中的主要生源。
到了孩子上高中时,其中一部分家长又要继续重复前面小学升初中时的打退堂鼓过程。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由小学阶段的“望子成龙”到初中阶段的“逼子成龙”,孩子身上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对孩子的希望不得不“现实”起来,终于回到了现实世界。
可以说,大多数中国家长都经历过或即将经历这样一个揠苗助长的痛苦过程。在所有独生子女家长中,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当工人、农民;而放眼人才劳务市场,哪怕是招聘一名营销员也要具有本科学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又有哪个家长敢不揠苗助长呢?
目光短浅,影响了孩子的深度开发
什么叫成才?这个问题虽然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应该从孩子的一生来考虑。然而目前绝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上大学看作是成才。不要说面对中学生、小学生了,就连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整天就唠唠叨叨希望他们考大学。
在这些家长眼里,读大学就等于成功。至于读了大学后下一步的人生发展,则全然没有更多考虑。
这就是现在一些大学生缺乏人生目标、得过且过的根源所在。
早在《哈佛女孩刘亦婷》红遍全国之初,就有一位研究中外教育差别的学者指出,中国人历来习惯于以起点论英雄,而美国人则更喜欢以终点论英雄。
他说,这两种“英雄观”哪个更理性呢?很简单,只要看看田径比赛,你见过哪个项目是以起跑时的速度最快来决定胜负的吗?毫无疑问,即使上了哈佛大学,也并不就一定算“成功”。
坦率地说,按照理性观念来理解,最有资格介绍家庭教育经验的应该是杨振宁、邓稼先、袁隆平等人的父母,因为他们的孩子确确实实取得了成功,而且是巨大成功。
孩子还在上大学(哪怕是上哈佛大学)的一些家长,由于孩子距离“成功”还很遥远,所以,家长根本就不具备这种资格。否则,就难逃上述“目光短浅”之嫌。如果是这样,马加爵的父母在儿子没有出事之前,是否也同样可以写一本怎样教育儿子成才的书呢?
家长的目光短浅,严重制约了孩子的深度开发和长远发展。
用哲学观点来看待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其最大的问题就是功利性——学生功利性学习、老师功利性教学、家长功利性家教。
这与教育的基本目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心智正常、健康向上、有幸福归属感的人——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特别是现在,几乎所有中小学都高举“分数至上”大旗。学生在应试教育压力下苦不堪言。用一位中学校长的话说,“我们现在都在做摧残下一代的工作,但家长就认‘分数第一’这个理,我们也只好更加努力地这么做。”
明白了这一点,家长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师在从办公室到教室的路上相互之间会自嘲地说:“又要去误人子弟喽!”为什么学生会在背后称老师“法西斯”!
古今中外,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的情商较高,智商却不一定。
情商虽然与智商分列,可本质上仍然属于智商范畴,或者可以说是一种更基本、更高级的智慧。两者之所以相区别,其实只是为了说明人性的多样性。
如果以学习成绩论,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大科学家绝对是“低能儿”。然而他们向世人证明,学习成绩虽然不好,只要心智发展平衡,就会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从这一点看,家长如果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其他方面不闻不问,无异于在扼杀他们的灵性和幸福。这样的孩子凭什么去应对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呢?
眼睛只盯着分数,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下,当然更容易上大学。可是上了大学后又怎么样呢?以前没有特别留心的人生困惑,一下子爆发出来,就可能酿成灾祸。在这方面,马加爵就是一个典型。
目光远大的家长,决不要求孩子非得成为“哈佛女孩”不可,甚至并非一定要上大学。古今中外,没有上过大学的成功者还少吗!
早在1942年8月,老舍先生在一篇《艺术与木匠》的文章中就写道:“我有3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平心而论,现在有这种理性思维的家长几乎绝种了。
千篇一律,只会照抄别人的家教模式
不顾实际情况,完全照搬照抄别人的成功模式,是中国家长培养孩子的又一误区。
同样是在青岛市,另一位《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热心读者兼身体力行者,就是完全按照刘亦婷的培养模式,每天捧着这本书,追着才5岁的女儿,读给她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哈佛女孩”的。
可怜的小女孩忍无可忍,不得不捂起耳朵哭喊着:“我讨厌刘亦婷,我再也不想听名著了!”
就这样,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孤僻暴躁,整天哈欠连连,未成“哈佛女孩”,先成“哈欠女孩”,以至于最后不得不求助于医生。
《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后,发行量高达200多万册。这种火爆场面,一方面表明它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热切心理,另一方面也是与各种媒体大肆宣传、自觉不自觉地充当“托儿”分不开的。
之后,层出不穷的《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耶鲁男孩》、《牛津圆梦》、《闯入华尔街的中国女孩》、《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等“制造天才”的经典书籍,铺天盖地而来。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目不暇接之余,无不奉如圭臬,如法炮制,恨不得也能通过这样的“实验”,在自家造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以光宗耀祖。
可以说,过去就读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的中国孩子多了去了,幸亏好,他们的父母没有都去写一本诸如“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的书,否则就乱了去了。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之类的家庭教育读物多了,读者反而容易从中发现,培养“哈佛女孩”的途径原来不只一条,而是千万条,反而能够冲淡那种顶礼膜拜的神秘色彩。
但无论如何,家长们大可不必信以为真。道理很简单,读过《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的200万名家长,有可能把这200万名孩子都培养成“哈佛女孩”吗?
从传统角度看,年仅18岁的刘亦婷,高中还没毕业就同时被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斯利大学、蒙特豪里尤克学院4所大学录取,并且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费,最后刘亦婷全家商量决定进哈佛大学,无疑是一个成功个案。
可是应当明白,即使刘亦婷的父母真的是按照这本书中所介绍的方法,把女儿培养成“哈佛女孩”的,也并不表明其他家长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出“哈佛女孩”来。
古今中外,教育子女的经验千差万别,没有完全相同的模式可以借鉴。孩子是“人”不是“物”。企图把孩子当作原材料放在流水线上进行加工,然后生产出完全相同的产品,未免太幼稚了。
2004年11月15日,一本《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的新书,向“哈佛女孩”发起了全面挑战。
该书作者萧愚,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经担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策划。他经过2年多时间的调查研究,认定刘亦婷进入哈佛大学的原因,主要是依靠精致的策划以及哈佛大学乃至全美大学在招收中国学生时存在的制度漏洞和缺陷,而不是所谓的素质教育成果。
作者由此提醒各位家长,应当理性看待刘亦婷的培养方法,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有教育孩子的能力和资格。他强调:“试卷考不到的,社会一定会考到。急功近利的学习者固然能获得一时的成功,但长久看来,他们终会受到社会的惩罚。”
试想,如果刘亦婷上的不是哈佛大学,而是国内一所普通高校,乃至普通职业院校、民办独立院校、中专技校,这时候她此前所受到的“素质教育”还能谈得上“成功”吗?
说白了,“哈佛女孩”神话不倒,无非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看到了金光闪闪的“哈佛”两个字后眼睛一亮,而不是其他什么素质教育的招牌。
面对这么多“成功经验”,家长和孩子都可以说“不”
白日做梦,世上哪有万能的教育方法
2000多年前,秦始皇曾经派徐福带领3000名童男童女出东海去寻找“长生不老药”,从此以后的历代皇帝都深受中草药中毒之害而加速死亡。如唐代的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等,都是因为服用“仙丹”而死;曾经**一时的唐太宗,也是因为服用“延年药”而一命呜呼的,成为历史上的一大笑柄。
然而,同样的故事今天正发生在许许多多偷懒的家长身上。可怜的是这些家长还浑然不知,饮鸩止渴正欢着呢!
例如,许多家长都抱着这样一种希望,企图能够寻找到一种万能的教育方法(类似于秦始皇所要找的“长生不老药”),帮助自己教育孩子、提高综合素质。
事实上,这样的万能教育方法并不存在。可即使如此,这些家长也会移情别恋,把其他标榜着素质教育成功典型的“哈佛女孩”式的个案,当作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做实验。
殊不知,这种“处方药”是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开的,不能随便在孩子身上做试验,否则弄不好就会出问题,轻则“过敏”,重则发生毒副作用,直至出现“并发症”,一命呜呼。
实际上,“哈佛女孩”们的成功,与素质教育并没有关系。因为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发掘其不同潜质,根本不可能千篇一律。
新东方学校留学咨询专家徐小平先生认为,“刘亦婷的成功,是‘英语成绩+联系方法’的标准模式,但是她的父母却把整个事情理解为——我们的教育方式多好,并且把自己的教育当作一种成功的素质教育进行推广,这是值得怀疑的。”
华东师范大学方俊明教授对《哈佛女孩刘亦婷》等书籍的炒作担忧说:“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普遍适应的。个例就是个例,不能把个例盲目放大成规律。这样的思维很明显是不科学的。”
稍微有头脑的家长就应当明白,孩子的潜能是多方面的。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都不可能解决所有孩子的教育问题。更不用说,有些所谓的先进教育经验和方法根本就是伪科学。
如果盲目按照某种模式(即使是被实践经验证明是成功的模式)来教育孩子,必然会使这个孩子的部分潜能受到压制,从而在其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会引发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