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找对了媒婆,半个老婆就到手了。”意思是说,要解决婚姻大事,找到合适的介绍人非常重要。其实,推销农副产品也是如此。可是,要到哪里去找这“最佳媒婆”呢?
农民工兼推销员
请想一想吧:现在各地都有大量农民工在城里打工,农产品要销往城市(农村的销量必定受限制),请他们担当推销员可谓一举两得。一方面,他们热爱家乡,具有家乡观念,熟悉家乡的农产品优势、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他们与城市居民打成一片,十分了解所在城市的消费特性和市场行情,再加上业余时间充沛,做这项工作十分合适,成功率较高。
江苏省灌南县农民周中亮在杭州打工时,看到家乡的大米在杭州很好卖,于是干脆在杭州市西湖区租了2间门面,办起了家乡大米直销门市部。
生意做大后,周中亮2004年10月在家乡投资办起了精米加工厂,生产的大米全部运到杭州的门市部进行销售,形成了加工、销售一条龙,每月销售大米40多吨。
目前,该县像周中亮这样的外出工人员中,有200多人在浙江、上海、山东等8个省市,设立了120多个销售门市部,专门销售家乡农民种植的品牌大米,年销量达8万多吨,直接带动家乡农民增收1600多万元。
从中容易看出,农民工当农副产品推销员三方得益:
首先是农民工的市场供求信息了解得最全面,只要善于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就能解决自己的创业途径,而且生意会越做越大;
其次是这些人既懂经营、又懂生产,能够用最直接的渠道、最快的速度把外面的信息和技术带回家乡,让家乡农民更有的放矢地进行生产、加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打出品牌;
最后,有他们在中间穿线搭桥,几乎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这种近乎直销的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利益,买卖双方都会从中受益,从而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亲自走出去闯市场
在天津市武清区,以前农民种植的特色蔬菜、特色花卉,都是以“地头价”批发给二道商贩的,不可能卖出好价钱。为了“留住”经济效益,当地有许多种地能手走出田间地头、走进繁华的大都市闯市场。目前,该区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销售商”已达5万多人。
该区有一个花卉种植专业村小营村,农民们在种好花卉的同时,有100多名种花能人专职到邢台、邯郸、石家庄等地“卖花”。他们及时将花卉市场信息传到家乡,然后让花农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种植。他们按大中城市的消费品位,引进种植了巴西木、富贵竹等140多个南方花卉品种,大大提高了花农的种植效益。
该区的特色蔬菜种植乡河西务镇,仅此一项,每亩地在原来的效益基础上就能增加收入3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