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1,足以有临2也;宽3裕4温柔,足以有容5也;发强6刚毅,足以有执7也;齐庄8中正9,足以有敬也;文理10密察11,足以有别12也。溥博13,渊泉14,而时出之15。溥博如天;渊泉如渊。
见16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17。是以声名洋溢18乎中国,施及蛮貊19。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20: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注释
1.知:通“智”。
2.有临:居上临下。临,本指高处朝向低处,后引申为上对下之称。
3.宽:广大。
4.裕:舒缓。
5.有容:容纳,包容。
6.发强:发,奋发。强,勇力。
7.有执:操持决断天下大事。
8.齐庄:恭敬庄重。
9.中正:不偏不倚。
10.文理:文章条理。
11.密察:详察细辨。
12.有别:辨别是非正邪。
13.溥博:辽阔广大。
14.渊泉,深潭。后引申为思虑深远。
15.而时出之:出,溢出。
16.见:同“现”。指仪容。
17.说:通“悦”,喜悦。
18.洋溢:广泛传播。
19.蛮貊:古代两个边远部族的名称。
20.队:通“坠”,坠落。
译文
只有天下最伟大崇高的圣人,才具有充分的聪明智慧,足以居上位而治理民众;宽宏大量,温和文雅,足以包容天下;奋发勇健,刚强坚毅,足以决断天下大事;威严庄重,忠诚正直,足以博得人们的尊敬;条理清晰,著述缜密,足以辨别是非邪正。崇高的圣人,美德就像广博而又深厚的潭水,时常有清泉流出。德行广博如上天,德行深厚如池渊。
美德表现在仪容上,百姓中没有谁不敬佩的;表现在言谈里,百姓中没有谁不信服的;表现在行动上,百姓中没有谁不赞成的。因此,他的美好名声广泛流传在中原大地,并且传播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只要有车船行驶的地方,人力通行的地方,上天覆盖的地方,大地负载的地方,日月照耀的地方,霜露降落的地方;凡是有血气生命的人,没有不尊敬他、不热爱他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能与上天相匹配。
尧帝溥博如天
尧帝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圣王,姓伊祁,名放勋,为上古五帝之一。
尧帝是黄帝的后代,帝喾(五帝之一)的儿子。帝喾去世后,由他的长子挚继承帝位。放勋十五岁时,被封为唐侯,他在唐地与百姓同甘共苦,发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受到百姓的拥戴,而且还得到很多部族首领的赞许。九年后,帝挚觉得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弟弟放勋,便亲率百官到唐地,将帝位禅让给弟弟放勋。
放勋即帝位后,改帝号为尧。因为尧帝最初被封于唐,因此以唐为朝代号,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号,同时被后人称为唐尧。
在尧的时代,天文历法还很不完善,百姓耕作无所依凭,经常会耽误农时,是尧帝首次制定了历法并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这就叫“敬授民时”。
他亲自组织专门人员总结前人的经验,令羲、和两族掌天文,根据日月星辰运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来推定时日,测定四季。
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并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
二分、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月亮一周期为一月,太阳一周期为一年,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由此可知,古人为何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尧帝时刻注意倾听老百姓的意见,他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不管是谁,都可以随时击打这面鼓,尧帝听到鼓声后便会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给他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另外,尧帝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了很多“谤木”,老百姓有什么建议或意见时,可以向看守“谤木”的人陈述,如果愿意亲自去朝廷,看守“谤木”的人就会给予指引。
积累一定的施政经验后,尧帝便开始着手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按各种政务任命官员,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较为系统的政治制度。另外,尧帝还考察百官的政绩,区分高下,奖善罚恶,使政务井然有序;同时注意协调各个部落之间的关系,教育老百姓和睦相处。这样,很快便出现天下安宁、世风祥和的清明局面。
尧治理天下万民,使海内政治清明,曾到汾水北岸的姑射之山,去参拜四位有道之名士。这四位有道名士为方回、善卷、披衣、许由。
善卷为人重义轻利,不贪图富贵,是有名的贤者;尧觉得自己各方面都比不上善卷,于是谦恭好礼,用平民对待长者、学生对待老师的礼节去拜访善卷,尧让善卷待在主位,自己站在下边,面向北施礼求教。尧还想把天下让给善卷,善卷回答说:“我生于宇宙之中,冬天穿皮衣夏天穿葛布,春季播种秋季收割,有劳有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天地之间逍遥自在,心满意足,我要天下干什么!”善卷因此离开北方,到南方的一个溶洞中隐居去了。
后来,帝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崇尚自然无为,不贪求名利富贵,坚持自食其力,生活简朴。他听说帝尧要来访他,就离开住所躲起来了。过了一段时间,帝尧在一片宽阔的沼泽地里找到了许由,他向许由恭敬地行礼,并且劝他说:“太阳出来了,火把还不熄灭,在照亮宇宙的太阳光下要它放光,不是多余的吗?大雨下过了,还去浇园,不是徒劳吗?作为天子,我很惭愧,我占着帝位很不适宜,请允许我将天下嘱托给先生,那么天下必然太平。”许由则对帝尧说:“你治理天下,已经升平日久,既然天下已经治理好了,还要让我代替你去作一个现成的天子,我为了名声吗?名声,是实际物质的从属,我对那个虚名不感兴趣。鹪鹩即使在深林里筑巢,也不过占上一枝就够了;鼹鼠就是跑到黄河里去喝水,也不过喝满肚子就足够了。你就回去吧!天子之位对于我没有什么用处。”许由于是来到箕山之下,颍水的北边,靠耕田劳作获取食物,终身不贪求帝位。
尧在位七十年,没有把帝位传给儿子丹朱,而是请手下的大臣们推荐人选。他们推荐了舜,说这个人很有孝行,并且能感化别人,使他们改恶从善。尧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之后,尧决定将帝位禅让给舜,自己退居避位。
尧是上古时期的圣王,他去世的时候“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他既是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