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1 / 1)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1]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2],或强或羸[3],或载或隳[4]。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5]。

【注释】

[1]执:掌握。

[2]歔:轻缓地吹气;吹:快速地吐气。

[3]羸(léi):虚弱。

[4]载:安稳、安逸;隳(huī):危险。

[5]泰:极度、太。

【译文】

如果一个人将要治理天下,却采用强制的办法,我已经看出不会成功。天下是神圣的,不能强求,不能霸占。强求就要失败,霸占就要失去。所以,圣人不强求,就不会失败,不霸占,就不会失去。因为,(天下万物)有的在前,有的在后;有的轻缓,有的急急;有的刚强,有的柔弱;有的成就,有的毁灭。所以,圣人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

【阐释】

本章,老子正式地、彻底地预先反驳了后世对他的批评——并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在客观现实面前无能为力,而是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去做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或者把天下据为己有。同时,老子也没有忘记发表他的政治主张——从政治角度来阐释“无为”。

文中的“取”、“为”和“执”,不是以自我意愿强行作为,就是违背自然规律、危害百姓利益的胡作非为。所以结果只能是“不得已”、“败之”和“失之”。为什么呢?因为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秉性,彼此之间的差异和特殊性不能忽视。以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强加于物,就有可能违背秉性,或者无法照顾到万物之间的差异,就是失道。失道寡助。所以,不单单是为政,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走极端,不能心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要去甚,去奢,去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