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干掉诸葛恪、夺取了东吴的军政大权后,孙峻专权跋扈的程度,丝毫不亚于诸葛恪。《资治通鉴》便称其“骄矜**暴”,以致“国人侧目”。
正如魏国朝野不满于司马家族的擅权,因而屡屡发动叛乱一样,东吴的许多文臣武将自然也不会任由孙峻为所欲为。
东吴五凤元年(公元254年)秋,孙峻上位还不到一年,时任司马的桓虑便召集了一帮文武将吏,准备发动政变,干掉孙峻,然后拥立孙登之子孙英为帝。不料密谋泄露,桓虑及其追随者被孙峻全部诛杀。
时隔仅一年,即五凤二年(公元255年)七月,吴国将领孙仪、张怡、林恂等人,便再度密谋刺杀孙峻,但同样功败垂成,共有数十人被杀。
全公主孙鲁班因与妹妹孙鲁育(世称朱公主)的政治立场一向相左,早就势同水火,便趁此机会诬陷孙鲁育参与了孙仪等人的未遂政变。孙峻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态度,就把朱公主孙鲁育也杀了。
通过一轮又一轮清洗,孙峻手上沾染了越来越多的鲜血,而权臣的地位也愈加巩固。东吴朝野固然还有不少反对他的人,但基本上都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五凤三年(公元256年)九月,归附东吴的文钦为了立功,献上了不少关于曹魏的军事情报,极力建议攻魏。孙峻采纳后,遂命骠骑将军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率领水军,从江都出发,准备经淮河、泗水北上,进攻魏国的青、徐二州。
大军扬帆启航之际,孙峻亲临建业西北的石头城,为诸位大将饯行。
然而,没有人料到,这个一手遮天、杀人如麻的权臣孙峻,竟然在回程中突发急病,旋即暴毙,年仅三十八岁。
也许,这就叫报应。当举国上下没人奈何得了他的时候,老天爷只能亲自出马,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把他收了。
孙峻临死前,把后事交代给了自己的堂弟、时任偏将军的孙??。
这个孙??,时年才二十六岁,当时担任的“偏将军”一职也不过是中下级武官,此前也从未建立任何战功,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只能算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一个。
可就是这么一个嘴上无毛的家伙,仅凭权臣孙峻的临终指定,就突然掌控了东吴帝国的军政大权,以火箭速度蹿上了权力之巅——九月十四日,即孙峻暴毙当天,朝廷便任命孙??为侍中、武卫将军,并都督中外诸军事。
如此荒诞的一幕,顿时令吴国臣民目瞪口呆。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孙??上位后,担心吕据等大将统兵在外,易生变故,便在第一时间发出诏令,命吕据等人即刻班师回朝。
吕据得知区区孙??竟然成了辅政大臣,顿时勃然大怒——你小子算哪棵葱?老子上阵杀敌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呢,居然也敢窃据大权?!
随后,吕据一边往回赶,一边与刘纂、朱异、唐咨等大将联名上表,举荐滕胤出任丞相。
孙??闻讯,立刻任命滕胤为大司马,然后命他出镇武昌,打算以明升暗降的手段把他排挤出权力中枢。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事关东吴最高权力的生死博弈已不可避免。
按理说,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因为斗争的一方是堂堂托孤大臣吕据和滕胤,一个手握兵权,一个位居中枢,不论从身份、地位、威望,还是从功勋、资历、年龄来看,跟毛头小子孙??比起来,都具有压倒性优势,博弈的结果应该没有任何悬念。
遗憾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吕据和滕胤远远没有人们认为的那么强悍,而毛头小子孙??也绝非常人想象的那般孱弱。
吕据回军的同时,命人给滕胤送去口信,约定回朝之日,便与他一同废黜孙??。
孙??的反应极为迅速,马上展开了一连串行动:命堂兄孙宪率军镇守江都,抵御吕据;又派出中使,以皇帝名义,敕命文钦、刘纂、唐咨等大将共同讨伐吕据;同时派出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前往滕胤府邸,对他发出最后通牒,命其即刻离京,前往武昌。
滕胤意识到一场恶斗已在所难免,只能与孙??针锋相对:他一边劫持了华融和丁晏,勒兵自卫,一边派人联络禁军将领杨崇、孙咨,说孙??作乱,然后强迫华融写信给孙??,劝其收手。
孙??当然不可能收手。他见信后,立刻上表少主孙亮,奏称滕胤谋反,同时命将军刘丞率骑兵围攻滕胤府邸,并许诺事成之后,封他爵位。
此刻,滕胤手中的兵力只有侍卫亲兵数十人,根本无法抵挡刘丞。眼看禁军将领杨崇等人毫无回音,而吕据又迟迟未至,滕胤只好强迫华融和丁晏伪造诏书,欲发兵讨伐孙??。可华、丁二人抵死不从,滕胤只能把他们杀了。
形势危急,侍卫向滕胤建议,趁府邸还没被包围,索性直接杀到皇宫,据守苍龙门。他们说:“到时候禁军将士们看到明公,定会抛弃孙??,支持明公。”
可直到此刻,滕胤仍然不愿迈出这决定性的一步。
一方面,他是想等吕据大军回朝,再一举除掉孙??;另一方面,则是他不敢做出“兵逼皇宫”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哪怕孙??的屠刀已经架到了他的脖子上。
于是,宝贵的时间就在滕胤的等待中飞快流逝。
据说当天晚上,凛冽的北风在建业上空呼啸了一夜,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而滕胤则“颜色不变,谈笑如常”(《资治通鉴·魏纪九》)。他鼓励身边的侍卫,说吕据的大军就快到了,而侍卫们也皆愿为他效死,没有一个人离去。
直到次日破晓,吕据大军仍然毫无踪影,而孙??派出的刘丞等部,则已将滕胤府邸团团包围。几乎没费什么工夫,军队便突破防御,冲入了滕胤府中,将他和数十名侍卫全部砍杀。
同日,孙??夷灭了滕胤的三族。
当滕胤身死族灭的噩耗传出,吕据顿时万念俱灰。部众劝他索性投奔曹魏,可吕据却说:“吾耻为叛臣。”然后就挥刀自尽了。
这一文一武两位托孤大臣,就这样出人意料地败给了一个刚出道的年轻人。
究其失败的原因,滕胤是死于迂腐,吕据是死于愚忠,二者可以说如出一辙。
滕胤若是果断一些,采纳侍卫的建议,直接兵逼皇宫,以他辅政大臣的身份及威望,说不定真的能争取到禁军的支持,那么最终身死族灭的就是孙??了。但滕胤宁可在家里坐着等死,也不敢在这非常时刻采取非常行动,实在令人扼腕。
再来看吕据,哪怕滕胤死了,大事其实尚有可为。毕竟在眼下的东吴帝国,像他这种资历深厚的大将已经屈指可数,何况他手里还有一支现成的大军,本身又是孙权指定的顾命大臣,不论从哪方面来讲,他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出一个“清君侧”的旗号,率大军踏平建业,诛杀孙??,然后拨乱反正,重振朝纲。
要说忠,这才是对家国社稷真正的“大忠”,这才对得起孙权当年的托孤之任。
只可惜,吕据竟然以不愿做叛臣为由一死了之,这就是典型的愚忠,是拘守小节而忘却大义的愚蠢之举!
反观孙??,这个看上去资历浅薄、毫无经验的毛头小子,却自始至终表现得十分沉着冷静,出手也异常迅捷狠辣。难怪孙峻临死前会把大权交给他,说明孙??本来就是深藏不露的博弈高手——单纯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看,孙峻选他做接班人还是颇有眼光的。
有人说:“邪恶的弹冠相庆,只源于善良的无所作为。”相比于心狠手辣的孙??,滕胤和吕据似乎都显得挺“善良”,但这样的善良,不但于己不利,而且于事无补,丝毫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称道。
这一年十月六日,东吴朝廷大赦天下,改元太平。
至此,孙权临终前为幼子孙亮指定的五位顾命大臣——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孙峻——三人死于非命,一人自杀,一人暴毙,已无一存世。
同年十一月,孙??晋位大将军,正式成为东吴的实际执政者。
权臣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东吴的历史,就这样在接二连三的阴谋、杀戮和死亡中,翻开了新的一页。
而这一页刚刚翻开,熟悉的血腥味就再度扑面而来了。
史称,年轻的孙??上位后,便“负贵倨傲,多行无礼”(《资治通鉴·魏纪九》),即自认为地位尊贵,所以十分倨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言谈举止骄慢无礼。
孙??的暴发户嘴脸,让另一个姓孙??的十分不满。
这个人就是他的堂兄孙宪。
当初孙峻刺杀诸葛恪时,孙宪也曾参与其事,因而事后颇受孙峻重用,官至右将军、无难督(禁军总督)等。而孙峻临死前,竟然没把权力交给他,而是给了资历浅、官职低、年纪轻的孙??,这自然令孙宪很不平衡。此外,孙??上位后,又眼高于顶,牛皮烘烘,给孙宪的待遇远不如孙峻在位之时,更是让他怀恨在心。
这两个因素一叠加,迅速催生了孙宪内心的杀机——你小子可以当权臣,我凭什么不能?!
于是,孙宪暗中联络了将军王惇,准备伺机刺杀孙??。可正如孙峻在位时,多起未遂政变都提前泄密了一样,孙宪和王惇的密谋也没能瞒过孙??的耳目。事情败露后,孙??诛杀了王惇,孙宪只好服毒自尽。
东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四月,令孙??有些始料未及的是,时年十五岁的少主孙亮,忽然亲临朝会正殿,踌躇满志地准备亲政了。
虚岁十五,放到现在也就刚上初二,还是个半大孩子。可孙亮却表现出了远远超越其年龄的聪明、睿智和早熟,下面几个例子就足以证明。
当时,每逢孙??上表奏事,孙亮都会反复询问,有时还会提出犀利的质疑,让孙??颇有些吃不消。除了过问朝政,孙亮还做了一件事——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
他亲自从军队将士的子弟中,选拔了三千名十五岁到十八岁的壮士,组成了一支近卫军,然后又从大将子弟中遴选了一批年轻勇猛的来担任将领,并让他们每天都在御苑中进行军事训练。孙亮对左右说:“我建立这支部队,是想让他们跟我一起成长。”
另外,孙亮还屡次前往中书监,调阅孙权时代的政务档案,然后对左右侍臣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先帝理政,时常乾纲独断,可如今大将军处理政事,却只让我签字画可而已,这是为何?”
虽然这样的质问显得稚气未脱,但却十分犀利,直指“皇权旁落,权臣当道”这一要害。可想而知,当孙??听到这句话,内心会生出怎样的担忧和恐惧。
还有一件事,也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孙亮的细致和聪明。
有一次,孙亮在吃生梅,因为怕酸,就让身边的小黄门去宫内府库取些蜂蜜来。不料蜂蜜拿来后,里面竟然有一颗老鼠屎。孙亮立刻把管理府库的官吏叫来问话。府库官吓得磕头不止,却无从解释他的渎职行为。
孙亮分别观察了一下府库官和小黄门的表情,便已察觉到了什么,便问府库官:“此前,小黄门是否曾私下向你讨要蜂蜜?”
府库官答:“确有此事,只是臣实在不敢给。”
如此一问一答,孙亮就很清楚那颗老鼠屎是哪来的了。可是,旁边的小黄门却大为不服。毕竟这只是府库官的一面之词,既无法证明小黄门曾私下索要蜂蜜,又无从证实老鼠屎的来源和真相。
孙亮见状,便命人对那颗老鼠屎进行了“解剖”。结果剖开一看,里头还是干燥的,尚未被蜂蜜浸湿。孙亮朗声大笑,对一脸懵懂的左右说:“如果老鼠屎早就掉进了蜂蜜,里外必然都是湿的;可现在只有外面是湿的,里面还很干燥,说明它刚掉进去不久。换言之,此事正是小黄门所为!”
然后,孙亮一审,小黄门就一五一十全交代了。
不出孙亮所料,那颗老鼠屎正是小黄门扔进去的,目的是陷害府库官。而他的动机,就是之前索要蜂蜜被拒,所以伺机报复。
当“案情”水落石出后,左右人等无不惊异,都对少帝的聪明佩服得五体投地。
通过上述事件,足以证明两点:
第一,当初孙权之所以对幼子孙亮情有独钟,的确不是没道理的,这孩子果然与众不同。
第二,孙亮显然遗传了孙权的高智商,假以时日,极有可能跟青年时代的孙权一样,成为一位精明强干、雄才大略的英主。
对此,刚刚坐上权臣交椅的孙??当然是寝食难安了——才十五岁、刚准备亲政就如此聪明,又是建立军队又是过问政事,大有乾纲独断的苗头,若是再过几年,那还了得?!
为了保住权臣之位,孙??不得不从这一刻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就此而言,孙亮的聪明和早熟对他来讲非但不是幸事,反倒成了祸根。因为很多时候,一个普通人太过“聪明外露”,尚且会遭人嫉妒和打压,更何况一个想从权臣手中夺回朝政大权的小皇帝?
所以,孙亮的未来,注定充满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