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诸葛亮平定南中(1 / 1)

三国不演义2 王觉仁 2854 字 1个月前

就在曹丕第三次讨伐东吴的同时,诸葛亮也打响了平定南方的战役。

诸葛亮一直以来的战略目标和人生使命就是北伐中原,但在此之前,他必须先稳定自己的大后方。如果以雍闿为首的南方蛮夷始终在后院放火,诸葛亮就什么事也干不成。

所以,在总揽蜀汉大政将近两年、内政和外交都上了轨道之后,诸葛亮立刻发布了南征的命令,并决定亲自挂帅。

蜀汉建兴三年(曹魏黄初六年)三月,诸葛亮率领大军从成都启程,向南中(今云南、贵州及四川东南部)进发,时任参军的马谡送到了数十里外。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已在夷陵之战中死于武陵郡的五溪地区),因才智过人,擅长军事谋略,颇受诸葛亮赏识。此次出征,诸葛亮看他送了这么远,知道他一定有话要说,便道:“你随我参议军事也有些年头了,这一次,有什么好的想法?”

马谡答道:“南中的蛮夷部落仗着山川险阻、路途遥远,久已不服朝廷,纵然今日打败他们,明日他们便会复叛。如今,丞相欲以倾国之力北伐,征讨强敌曹魏,南方蛮夷知道我们内部空虚,便会越发猖獗。倘若要把他们消灭殆尽,以绝后患,既非仁者之心,且仓促之间也难以斩草除根。而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此行,能收服南方蛮夷之心。”

事实上,“攻心为上”也是诸葛亮此次南征要达成的战略目的,当然不必等到马谡来提醒。不过,马谡能与他“英雄所见略同”,还是让诸葛亮甚感欣慰。

当年七月,诸葛亮大军攻入越嶲郡,所向披靡,每战皆克,很快就斩杀了雍闿、高定和朱褒。与此同时,诸葛亮另外派遣的两支偏师也进展顺利:一路由将领李恢率领,从益州郡攻入;一路由将领马忠率领,由牂牁郡攻入。最后,三路人马在南中成功会师。

面对蜀军犁庭扫穴般的强大攻势,孟获却毫无惧意,仍纠集余众负隅顽抗。

诸葛亮知道,孟获深受当地汉人和夷人的拥戴,要真正平定南方,必须搞定此人;而要搞定此人,与其从肉体上消灭,不如从心理上征服。

所以,诸葛亮向全军下达了命令:孟获这个人,必须生擒!

接下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擒孟获”的故事,《三国演义》对此有十分精彩的演绎。不过,所谓“七擒七纵”的传奇故事,在正史中的记载却非常简略,大致过程是这样的。

诸葛亮下达生擒孟获的命令后,蜀军果然抓住了孟获。然后,诸葛亮故意带孟获参观蜀军军营,以显示蜀军部伍的严整。逛了一圈后,问他说:“这样的军队怎么样?”

孟获却一脸不屑,道:“之前是因为不知虚实,才会落败。如今承蒙盛情,让我观看了军营,如果只是如此,我要战胜你们,可谓易如反掌。”

一听他把牛皮吹得这么大,诸葛亮不禁笑了起来,当即就把孟获放了,让他整兵再战。

然后,史书只用一句话,就把这个生动曲折、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一笔带过了:“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资治通鉴·魏纪二》)

就是说,孟获前后一共跟诸葛亮较量了七回,却每回都被生擒。到最后一次,诸葛亮依然要放他走,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反倒不走了,说:“明公天威赫赫,我们南中之人从此不会再造反了。”

“七擒孟获”的故事,其实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本无记载。如今我们看到的这个版本,最早见于《华阳国志》,稍后见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所引的《汉晋春秋》,最后被司马光收录进了《资治通鉴》。千百年来,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史实、有几分是史实,一直是有争议的,迄今尚无定论。

首先,孟获在历史上是否实有其人,他到底是汉人还是彝人,历来就有争议。其次,即便孟获其人及其民族身份得到确认,可“七擒七纵”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也还有争议。有些学者就怀疑它是民间传说,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诸葛亮生擒孟获,没有杀他,而是以攻心为上,这件事应该是有的,只是后来的“七擒七纵”过于离奇,可能出自虚构。

不论孟获的故事是真是假,总之,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后出师表》),彻底平定了南中,巩固了蜀汉的大后方,则是确凿无疑的史实。

平定叛乱本就不易,之后如何治理,以防死灰复燃,就更是一件困难的事了。

当益州郡、永昌郡、牂牁郡、越嶲郡悉数平定后,诸葛亮采取了一个大胆的办法,即起用了一批蛮夷酋长担任各郡县的官员。

用今天的说法,这就叫“夷人制夷,高度自治”。

可是,马上有不少人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些夷人不值得信任。诸葛亮则耐心解释了他这么做的理由。

其一,如果由朝廷直接委派官员,就必须配备军队,那么军队所需的粮秣给养就会成为一个难题。

其二,若只委派官吏,而不派兵驻守,那么,由于这些夷人的父子兄弟很多都死于这次叛乱,所以必然会起而报复,这将成为极大的祸患。

其三,朝廷派来的官员,与当地夷人之间,难免会互相猜疑:官员担心遭到夷人的报复,夷人同样担心遭到官员的镇压。如此,南中便永无宁日了。

最后,诸葛亮对这个“夷人制夷,高度自治”的政策进行了总结,说:“我的目的,就是既不留军队驻守,也无须耗费粮秣给养,同时还要达到稳定当地秩序、夷汉两族和睦共处的目的。”

后来的事实证明,诸葛亮施行的这个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资治通鉴·魏纪二》)。

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南中的夷人再也没有发动过叛乱。

平定南中,不仅实现了巩固大后方的战略目的,而且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好处,就是得到了大批财产和物资,如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等,从而在蜀汉之后的北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蜀汉建兴四年(公元226年,曹魏黄初七年)春,诸葛亮一回到成都,就立刻着手进行北伐的战备工作了。而不久之后,来自曹魏的一个重大消息,更是让诸葛亮坚定了北伐的信心。

这个消息就是——曹丕驾崩了。

黄初六年冬,当曹丕从陆路先行撤退后,水军仍有数千艘战船滞留在江淮一带,被坚冰所阻而动弹不得。

文武百官纷纷建议,干脆就让水军就近驻扎,展开屯田。只有尚书蒋济坚决反对,他说:“这一带,东接高邮湖,北临淮河,一旦水势上涨,敌人的舰队很容易沿水路发动攻击,不可作为驻兵和屯田之所。”

曹丕采纳了蒋济的建议,并将数千艘战船全都交给了他,让他想办法解决。

蒋济旋即组织了大批工兵,一口气在精湖(今江苏高邮市北)一带开凿了四五条运河,将所有战船通过运河全部牵引到一起,然后修筑了一道水闸,阻断湖水,令水位升高,最后再开闸放水,终于令数千艘战船全部脱困,进入淮河,并安然回到了谯县的水军基地。

黄初七年正月,曹丕回到洛阳,颇为感慨地对蒋济道:“对任何事情都不能不加以研究啊。之前水军受困,我一度打算烧掉一半的战船,幸亏有你设法挽救,而且还跟我差不多同时抵达谯县。回想你每次的建议,都甚合我意。从今往后,凡是讨伐孙权的大计,都由你来仔细思考和筹划。”

看曹丕的表态,似乎从此要开始重视朝臣的谏言了。可事实上,这也就是蒋济救出了水军,立了大功,他才这么说。曹丕这个人,其实是容不得逆耳之言的,而且还有一个很严重的缺点——睚眦必报。

就以鲍勋为例。

这位曹操的老战友之子,早年在魏郡当治安官的时候,抓过一个犯罪分子。当时曹丕还是太子,而鲍勋抓的这个人,是他的宠妃郭氏的弟弟。曹丕就替小舅子说情,希望鲍勋把人放了,没想到鲍勋竟然不给面子,还是依法把那个家伙治罪了。

经此一事,曹丕自然是对鲍勋怀恨在心。

曹丕即位后,鲍勋仍然没有学乖,好多次犯颜直谏,更让曹丕怒火中烧。之前曹丕要三征东吴,鲍勋又当面劝谏,就被曹丕给贬官了。

可仅仅是贬官,还是难解曹丕心头之恨。再加上此次东征又狼狈收场,曹丕憋着一肚子火无从发泄,于是新账老账一块儿算,借着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就命司法部门把鲍勋收监了。

司法部门先是判鲍勋五年徒刑,后来觉得太重,又改判为罚黄金两斤。曹丕顿时暴跳如雷,咆哮道:“鲍勋非死不可,你们竟敢包庇纵容!把参与审判的司法官员全都抓到军法处,我要把你们这些老鼠全都埋进一个巢穴!”

曹丕的原话是:“当令十鼠同穴!”(《三国志·鲍勋传》)

这话说得,实在是有些丧心病狂,完全失去了一个皇帝应有的理智和修养。

以钟繇、华歆、陈群、辛毗、高柔、卫臻等人为首的朝廷重臣们看不过眼,纷纷上表,力陈鲍信当年有功于太祖(曹操),如今鲍勋即便有罪,也应宽大处理。可是,曹丕一心要置鲍勋于死地,当然听不进任何人的话。

时任廷尉的高柔坚决不肯执行曹丕的诏命。曹丕怒不可遏,便使了一招调虎离山,一边传召高柔入宫,一边派人去了廷尉寺的监狱,直接就把鲍勋给杀了。

一位忠直敢言的功臣之后,就这样死在了曹丕蓄意报复的屠刀下。

曹丕挟私报复的屠刀一旦举起,是不会轻易放下的。紧接着,又有一个人险些步了鲍勋的后尘。

这个人就是曹洪,时任骠骑将军,封都阳侯。

论辈分,曹洪是曹丕的堂叔;论资历,曹洪是曹魏的开国功臣。而且当年曹操刚起兵时,被董卓的西凉铁骑击败,曹操被射落马下,就是曹洪拼死保护,才救了曹操一命。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曹洪似乎都没有理由成为曹丕的报复对象。

可是,曹丕还是把屠刀挥向了曹洪。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起来挺可笑的。事情还是源于曹丕当太子的时候,由于曹洪这人一向腐败,很会捞钱,家里富得流油,曹丕有一回手头紧,就想跟曹洪借一百匹绢。没想到,曹洪这家伙是个吝啬鬼,竟然不肯借。曹丕颜面大失,于是就把曹洪的名字也记在了报复名单上。

这回,杀完鲍勋,曹丕立刻想起了曹洪,便以曹洪的门客犯法为由,把他扔进了监狱,而且一下就判了死刑。

大臣们当然又是纷纷劝谏,可曹丕一概不听。

危急时刻,曹丕的亲娘卞太后站了出来,厉声责骂曹丕,说:“当年要不是曹洪救了先帝,我们哪有今日?”

曹丕虽然不敢反驳,但也不肯放人,事情就这么僵持着。

卞太后忍无可忍,便去找此时已被曹丕立为皇后的郭氏,说:“如果曹洪今天死了,我明天就命皇帝把你废了!”

郭皇后无辜躺枪,说起来也挺冤的,可她哪敢跟盛怒之下的老太后讲道理呀?没办法,郭皇后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曹丕哭诉,劝他放过曹洪。

曹丕被搞得心烦不已,只好赦免了曹洪的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曹丕还是罢免了曹洪的官职,并剥夺了他的爵位和全部封邑。

曹洪就这样捡回了一条命。痛定思痛,他肯定会为当年的吝啬悔断了肠子。同时,他也一定会感到困惑——不就是区区一百匹绢吗,居然值得你一个堂堂皇帝下死手来报复?!

是的,曹丕的小肚鸡肠和睚眦必报,的确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也难怪会把他的亲娘卞太后气得连道理都不讲了。

假如老天爷再让曹丕多活几年,相信后面一定还会有人遭殃。也就是说,早年得罪过曹丕、被他暗戳戳记在报复名单上的人,一定不止鲍勋和曹洪。

所幸,对于这样一个几乎已经丧失理智的曹魏天子,老天爷终于出手进行了干预,提前把他召回“天庭”,让他做述职报告去了。

黄初七年五月,年仅四十岁的曹丕突然患上重病,一下就卧床不起了。

曹丕的嫡长子、时年二十三岁的曹叡,极为仓促地被立为太子。

曹叡是甄宓所生。他之所以直到曹丕病重的这一刻才被立为太子,与他母亲甄宓当年的失宠及最后的结局有关。

曹丕早年也是深爱甄宓的,但即位后,转而宠幸郭氏等其他嫔妃,故始终未立甄宓为皇后。甄宓遭到冷落,自然心怀不满,不免生出了一些怨言。郭氏觊觎皇后之位,就向曹丕吹枕头风,添油加醋地构陷甄宓。曹丕大怒,于黄初二年将甄宓赐死,旋即立郭氏为后。

母亲被赐死,曹叡自然也随之失宠了。曹丕把他的爵位降了一级,分明已无意立他为太子。不过,曹叡的幸运在于,郭皇后无子,于是曹丕把他过继给了郭皇后,如此一来,曹叡就依然还是嫡子。且曹叡很聪明,知道现在郭皇后是自己唯一的靠山,所以对她极其恭敬,从而讨得了郭皇后的欢心。

正因如此,曹丕才没有彻底冷落曹叡。有一回,曹丕带曹叡出去打猎,看见一大一小两头鹿,曹丕射杀了母鹿,然后命曹叡射杀子鹿。曹叡没有从命,而是忽然掉下眼泪,哽咽着说:“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三国志·明帝纪》注引《魏末传》)

这显然是一句双关语,表面说的是鹿,其实说的正是曹叡自己的命运。

曹丕闻言,心中某个柔软的地方瞬间被触动了。他恻然良久,最后,终于慢慢放下了手中的弓箭。

这一年五月十六日,曹丕陷入弥留,紧急传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入宫,宣布遗诏,命他们三人为辅政大臣。

十七日,曹丕驾崩,谥号“文皇帝”。

同日,曹叡即位。数日后,追尊生母甄宓为“文昭皇后”。

盖棺论定之际,陈寿在《三国志·文帝纪》中给了曹丕这样一段评价。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文帝曹丕有文学天赋,下笔成章,学识广博,才艺兼备。如果再有宽宏的器量,能以公平和诚意激励人,立定志向,保持正道,广施仁德,那么与古代的贤能君主比起来,也就不会相差太远了。

陈寿这段话,乍一看好像都是褒奖之词,但只要稍加品味,就知道他用的其实是寓贬于褒的“春秋笔法”。其中奥妙,就在于前半段是褒,后半段却用一个假设性的“若”字进行转折,然后就把所有贬义改头换面装了进去。换言之,后半段用的褒义词越多,就说明曹丕的缺点越多。

如果我们把“若”字拿掉,重新翻译一下,那么陈寿真正想说的话,其实是这样的:文帝曹丕的器量不够宽宏,不能以公平和诚意激励人,志向不坚定,无法保持正道,也未能广施仁德,所以跟古代的贤能君主比起来,还差得远呢。

至于前半段,说曹丕很有文学才华、学识广博等,的确是实情,也值得称赞,可关键的问题在于,曹丕的身份是皇帝,不是文人——当一个皇帝别无其他优点,只剩下文学才华值得夸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吗?

换言之,夸一个皇帝不从治国才干上夸,而只夸他很有文学才华,这就跟夸一个文人不从文学才华上夸,却只夸他很会玩政治一样,与其说是在夸人,不如说是在拐着弯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