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渡江:吕蒙的千里奇袭(1 / 1)

建安二十四年的这个冬天,曹操颇为心烦。

樊城和襄阳被围,于禁全军覆没,且关羽前锋大有北上之势,而中原一带恰在此时也跟着乱了起来。

陆浑县(今河南嵩县东北)有一个叫孙狼的家伙,聚众起兵,杀了该县的主簿,然后跑到南边投奔了关羽。关羽马上授予孙狼官职,还给了他一支兵马,命他回中原打游击,在曹操的后院点火。

孙狼随即带兵回到中原,然后东奔西突,四处流窜。于是,自许都以南的很多地方相继发生叛乱,且纷纷打出了响应关羽的旗号。

一时间,关羽的威名响彻中原大地,用史书的说法,就叫“羽威震华夏”(《资治通鉴·汉纪六十》)。

曹操不免有些惶恐。当年十月,他亲率大军离开邺城,进驻洛阳,旋即召集群臣商议,准备把天子刘协和朝廷从许都迁出,移到北方,以避关羽兵锋。

这是自从建安元年,把天子接到许都后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二十多年来,只有曹操东征西讨、耀武扬威、到处威胁别人的份儿,谁能想到有朝一日,曹操也会被别人威胁到打算迁都的地步?

没办法,曹操老了。

关羽正当壮年,而曹操已经英雄迟暮。

这一年,曹操已然六十有五,在他那个时代,基本上可以算高龄了。所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那是因为当年那个“烈士”没有真的到“暮年”——当初写下这一豪迈的诗句时,曹操才五十三岁,不过中年而已。

如果说当时的曹操是下午两三点钟的太阳,那么现在的曹操,显然已经是傍晚六七点钟的太阳了。

当生命的黄昏真正降临,人的心态就会悄然发生变化。哪怕是像曹操这种斗志昂扬、野心勃勃的一世枭雄,也难免会趋于保守和倦怠。这一点,其实早在四年前,曹操平定汉中后却无意南征益州时,就已经表露无遗了。

此刻,迁都之念的萌生,同样是一个老人保守和倦怠的表现。

不过,在比他年轻的人看来,这样的想法纯属反应过度,完全没必要。

比如,时任丞相军司马、时年四十一岁的司马懿就站出来进行了劝谏,他说:“于禁等将领是因为遭遇洪水才失利,并非作战失败,对于朝廷大计更没有丝毫损害。刘备跟孙权,表面亲密,实则互相猜忌,而关羽得志,必然是孙权所不愿的。故此,可派人前往江东,游说孙权出兵,抄关羽后路;作为交换,朝廷可权且答应他割据江南。如此一来,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曹操觉得有道理,这才打消了迁都的念头,旋即依计而行,一边写信给孙权,让他抄关羽后路,一边给樊城派出了第二波援军——徐晃。

当时徐晃驻扎在宛城,接到命令后迅速南下,不久便进抵阳陵陂(今湖北襄阳市西北)。关羽知道第二波援军随时会来,所以早就派遣了一部兵马驻扎在偃城(今湖北襄阳市北)。徐晃被挡住了去路,便心生一计,命工兵在偃城西侧挖掘壕沟,且故意暴露出要把壕沟挖到城池南面的意图,做出要切断对方退路的样子。

关羽的部将得到情报,果然中计,旋即烧毁兵营,率部撤出了偃城。

徐晃遂进据偃城。此地距樊城已近在咫尺,于是部将们都嚷嚷着要即刻进攻关羽,解樊城之围。可徐晃很清楚,仅凭自己这一支援军,根本救不了曹仁,必须等待其他援军陆续集结才有胜算,否则只能把自己搭进去。

随军参谋赵俨看出徐晃的顾虑,便对众将道:“眼下,敌军对樊城的包围十分严密,且洪水仍然很大,我们的兵力又太过薄弱,曹仁被困,不知我们已经抵达,难以完成内外夹攻的配合。我们若仓促行动,既救不了曹仁,也害了自己。而今之计,必须设法与曹仁取得联络,让他知道援兵已至,才能激励守城将士。我估计,我军主力不出十日便可到达,而樊城再坚守十日应当没问题。等到各路援军全部集结,到时候里应外合,一起发动,必可破敌。诸位放心,若是因援救迟缓而获罪,全由我一人承担,与诸位无关。”

众将一听,这才不再聒噪。

随后,徐晃派出工兵和传令兵,悄悄摸到关羽的围城阵地前,距其仅三丈之遥,然后双管齐下,一边暗中挖掘地道,一边飞箭传书,好不容易才跟城内联络上,于是跟曹仁来回互通了好几次消息。

差不多与此同时,孙权的回信也送到了曹操手上。他在信中说,愿以征讨关羽报效朝廷,只希望曹操不要透露消息,以免关羽有所防备。

曹操就此事要不要保密询问群臣的意见。众人都认为,孙权愿意出手,再好不过,这个消息自然应该封锁,绝不能泄露。

只有谋士董昭持不同意见。他说:“军事行动,崇尚的是权变之术,一切应以获得最大利益为前提。我们可以向孙权承诺保守秘密,不过同时却要暗中向关羽泄露消息。如果关羽相信这个消息,就会立刻回师,那么樊城之围自然解除,到时候鹬蚌相争,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不过据我观察,关羽这个人,一向自负好强,不见得会相信,且他自认为江陵和公安守备严密,不一定会马上撤兵。所以,这个消息也必须让曹仁知道,一旦守城将士得知孙权要在背后攻击关羽,便会坚定守城的意志。无论如何,把消息泄露出去,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曹操闻言,大赞了一声:“善!”旋即命人把孙权的信复写了一封,然后把原件和副本都送到前线,命徐晃分别将信射入樊城和关羽大营之中。

不出董昭所料,城中将士见信后,顿时士气倍增;而关羽看完后,则满腹狐疑,最终还是没有回师。

得知关羽按兵不动,曹操麾下群臣就又慌了,纷纷劝曹操赶紧率主力南下,否则曹仁必败。

如果放在以前,不用群臣来劝,曹操早就亲率大军杀过去了。可是今时非同往日,连“迁都”这种想法都能冒出来的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还有那个斗志和精力挂帅亲征吗?

然而,面对一众属下,一向自负的曹操又不愿表现出消极厌战的情绪,只好硬着头皮同意出征。

这种微妙的时刻,就需要有聪明的下属来帮领导解围了。时任侍中的桓阶看出了曹操的倦怠,便站出来跟老板唱了一出双簧。

他问曹操:“在大王看来,以曹仁和吕常(襄阳守将)的能力,能否应对当下的危局?”

曹操答:“能。”

桓阶又问:“那大王会担心二人不尽全力吗?”

曹操答:“不会。”

桓阶再问:“那大王为何还要亲征?”

曹操答:“我担心敌人兵力太强,徐晃等人力量不够。”

桓阶觉得铺垫得差不多了,便来了一番总结陈词,道:“曹仁等人身处重围之中,之所以能够死守孤城,绝无二心,全是仰赖大王以强大的声势作为外援。正所谓‘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如今曹仁等人内怀死争之心,外面则有强大的救援力量,而大王麾下拥有大军,何必担心失败而一定要亲征呢?”

有了桓阶给的这个台阶,曹操便顺势下来了,做出一副“从谏如流”的样子取消了亲征计划。随后,曹操率军进驻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并立刻大举派遣援军——先后派出了殷署、朱盖等十二支部队驰援樊城。

随着援军陆续抵达,徐晃的底气越来越足,遂决定对关羽发起总攻。

当时,关羽在樊城四周的高坡上设置了四个攻城指挥所,然后本人在一座最高的山丘上设置了总指挥部,彼此间互为掎角,遥相呼应。

徐晃放出假情报,扬言要率主力进攻关羽总部。正当关羽严加戒备之时,徐晃却兵分四路,对那四个指挥所发起了猛攻。关羽见状,赶紧亲率五千步骑去救援。而此时,徐晃早就率一部精锐埋伏在了关羽的必经之路上。

关羽率部刚到山下,便遭到了徐晃的伏击。双方短兵相接,展开激战。由于徐晃在兵力上占据了优势,关羽渐渐不敌,只好下令撤回大营。

然而,此时两军早已纠缠在一起,关羽虽拼死杀出了重围,却无法甩开徐晃——他前脚刚撤入大营,徐晃后脚就跟着杀进来了。

曹军的战斗力本就强悍,加之人多势众,所以徐晃势如破竹,一连突破了关羽大营的十重壕沟和鹿砦。双方在大营中混战,结果关羽大败,不久前刚刚投靠过来的傅方和胡修也死于乱战之中。

关羽无奈,只能率残部撤退。

围攻樊城之战,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关羽只是撤走了陆军,水军则仍然在汉水游弋,负责阻断樊城与襄阳之间的交通,以便有朝一日卷土重来。

然而,遗憾的是,关羽再也没有机会卷土重来了。因为,孙权的绞索已经从背后悄悄伸了过来。而手握绞索的人,就是那个“告病还朝”的吕蒙。

正当关羽跟徐晃在樊城外对峙的时候,吕蒙已经带着一支精锐部队,悄然从建业来到了寻阳(今湖北武穴市东北)。

一场隐秘的奇袭行动,即将从这里展开。

吕蒙在这里组织了一支船队,全部打上商船旗号,然后将精兵埋伏在船舱中,同时命一部分士兵穿上平民的“白衣”,负责摇橹划桨;另一部分人则化装成商贾,在甲板上活动,以掩人耳目。

一切就绪后,吕蒙就率领这支船队浩浩****地溯江西上了。

早在战前,关羽便在长江沿岸布置了很多观察哨和斥候,目的就是防备孙权偷袭。可关羽的人万万没想到,从东边缓缓驶来的这支“商船队”,竟然会是江东的精锐水军。所以,这些毫无防备的观察人员和斥候,就陆陆续续全部被吕蒙俘虏了。

很快,吕蒙的这支“白衣”船队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江陵与公安之间的江面上。

这场成功的千里奇袭行动,从此作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之一,被永远地载入了史册。史书还给这次行动起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白衣渡江。

当时,糜芳驻守江陵,傅士仁驻守公安,如果他们忠于关羽、拼死一战的话,吕蒙不见得会轻易得手。只可惜,这两个家伙跟顶头上司关羽的关系很不好。

之所以关系不好,其因有二。

其一,身为领导的关羽,对待下属一向盛气凌人。而糜芳和傅士仁的能力都比较一般,所以关羽很瞧不起他们,时常颐指气使,二人自然就怀恨在心了。

其二,关羽此次北伐,命二人在后方负责筹措粮草、供应军需,由于供应不太及时,关羽就怒了,遂放出狠话,说一旦班师,定将二人治罪。

如此一来,糜芳和傅士仁更是惶惶不安。

这些重要情报,事先早已被吕蒙摸得一清二楚。

吕蒙决定不战而屈人之兵,遂命随军谋士虞翻去劝降傅士仁。虞翻来到城下,要求见面,傅士仁不肯露面。虞翻便写了封信递了进去,自然是一番威逼利诱。傅士仁知道自己是守不住公安城的,况且就算勉强守住了,在关羽那儿也不一定讨得着好,于是便不再犹豫,打开城门投降了。

虞翻接着又向吕蒙献计,说只要带着傅士仁一块儿去江陵,糜芳必降。果不其然,当吕蒙带着傅士仁来到江陵城下时,糜芳站在城头上一看,残存的一点抵抗意志瞬间就瓦解了,旋即出降。

就这样,吕蒙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拿下了江陵、公安这两座军事重镇,一举端掉了关羽的老巢。

吕蒙进入江陵后,首先释放了被关押在此的于禁,以此向曹操示好;接着严令全军,善待关羽及部众的家属,对城中百姓也必须做到秋毫无犯,坚决不取群众一针一线。

军令一下,所有将士果然都不敢越雷池半步。

只有一个人,因为一件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被吕蒙抓了典型。

此人是吕蒙麾下的将官,且跟吕蒙是同乡,只因拿了老百姓的一顶斗笠,就被吕蒙以“违反军令”为由抓了起来。

一顶斗笠本来就不算啥,况且据史书称,此人也并非将斗笠据为己有,而是取之“以覆官铠”。意思大概是说,此人负责运送铠甲,可能是碰到了下雨天,就随手从百姓那儿拿了一顶斗笠盖在铠甲上面。

按理说,这事小得不能再小,而且又是出于保护“官铠”的公心,一般而言,象征性地责罚一下也就罢了。然而,这个人倒霉就倒霉在,眼下正是吕蒙要在江陵大搞“军民鱼水情”的节骨眼上,这时候任何一点微小的瑕疵,都会因为影响了这个“形象工程”而被无限放大。同理,任何一个稍微触犯了军令的人,也都会被吕蒙拿来作为杀一儆百的典型。

更何况,此人又是吕蒙的同乡,就更适合拿来做“大义灭亲”的典型了。于是,吕蒙便流着泪把这个人的脑袋给砍了。

此事一出,顿时“军中震栗”,所有人都成了惊弓之鸟,于是江陵城立刻出现了“道不拾遗”的太平景象,社会秩序好得让人不敢相信。

吕蒙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再接再厉,派出了一大批“社区工作者”,从早到晚在城中不停奔走,深入各条街道慰问父老,给他们送温暖,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然后“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三国志·吕蒙传》),把江陵的父老乡亲们感动得眼泪哗哗的。

事后来看,吕蒙在江陵善待关羽部众的家属,尤其是大张旗鼓搞这个“军民鱼水情”的形象工程,实在是一记釜底抽薪的妙招——它轻而易举地收了关羽部众的心,瓦解了他们的斗志,从而最终将关羽推入了孤家寡人的境地。

从吕蒙“告病还朝”,到陆逊写信示弱,再到白衣渡江,千里奇袭,智取江陵、公安,善待敌军家属,抚慰江陵父老……吕蒙这一连串计谋玩下来,堪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绝妙范例!

再厉害的人物,恐怕也挡不住如此处心积虑的连环杀,更何况关羽还有“自负骄矜”这一极易被人利用的死穴。

所以,局势发展到这一步,我们只能发出一声沉沉的叹息——悲剧已然注定,关羽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