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下一个出局者--宛城之战:曹操的悲痛和耻辱(1 / 1)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冬,一个军阀从关中流窜到了荆州,攻击穰城(今河南邓州市),身中流矢而死。

这个军阀就是张济。

张济之死本来只是一起很普通的事件。因为在那个乱世,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于非命,其中自然包括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但是,张济之死却引发了一个令人始料未及的后果。准确地说,这个后果主要是作用在了曹操身上,不仅令曹操始料未及,而且还将带给他巨大的悲痛和耻辱。

事情还得从刘表讲起。

按理说,张济来打荆州,却被流箭射死了,这对刘表来说当然是件好事,所以他的下属们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可是,刘表却毫无喜色,反而一脸庄重地对他们说:“张济穷途末路,才来到荆州,咱们做主人的没有待客之道,竟然与之交战,这绝非我的本意。所以,我只接受吊唁,不接受道贺。”

众人本想拍马屁,不料却拍到了马腿上。

刘表之所以不让大伙拍这个马屁,自然是大有深意的。他的目的,是想收张济部众的心,让他们为己所用。所以,这时候绝不能接受属下道贺,否则就是在张济部众的伤口上撒盐,那只会导致兵连祸结,对荆州和刘表都毫无裨益。

反之,只有像他这么做,才是化敌为友的高明之举。

随后,刘表便派人前去慰问张济的部众,并表达了收留之意。此时,张济的侄子张绣已经接管了部队的指挥权,正和将士们一块儿发愁,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见刘表如此不计前嫌、宽宏大量,不禁大为感动,于是“皆归心焉”,所有人的心就这么被刘表给收了。

然后,刘表便把张绣及其部众安置在了宛城(今河南南阳市)。

刘表的这个安排,再次体现出了他的深意。

因为宛城绝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方,而是位于荆州与豫州交界处的战略要地。换言之,就是刘表地盘与曹操地盘的接壤之处,其战略意义正类似于兖州和徐州之间的小沛。刘备之所以三进小沛,正是因为陶谦、吕布和曹操都知道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同理,刘表让张绣进驻宛城,也是为了让张绣替他抵挡日益强大的曹操。

说白了,张绣此刻的角色,与刘备无异,都属于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雇佣兵。

而曹操接下来即将遭遇的悲痛和耻辱,正是这个张绣一手造成的。

当然,张绣只是一个军阀,如果没有高明的谋士辅佐,他是不太可能打赢曹操的,更不可能把曹操打痛。而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谋士,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奇谋百出”的贾诩。

自从献帝刘协离开长安,贾诩意识到跟着李傕、郭汜之流绝对是死路一条,于是弃官而走,带着家眷跑到华阴(今陕西华阴市),投靠了当地军阀段煨。

段煨的部众早就听说贾诩的大名,都对他十分仰慕,段煨对他自然也很尊重。然而,贾诩才待了几天,就觉得此处不宜久留了。他把适合投奔的对象挨个想了一遍,最后选择了张绣,决定把家眷暂留此处,独自前去投奔。

有人就问他,段煨待你不薄,你为何还要走?而且还把家眷留在这儿?

贾诩说:“段煨生性多疑,对我已有戒心,礼遇虽厚,不可持久,迟早会有变数。我离开后,他一定心中暗喜,而且他也希望我能给他建立外援,所以会善待我的妻儿。而我之所以选择张绣,是因为他身边没有谋士,肯定需要我。如此,我和家人,两边都可保全。”

其实,贾诩做出这个决定,背后还有一些想法,他没有说透:

一、他之所以离开段煨,关键不是在于段煨生性多疑,而是段煨的部众太过仰慕他,这才会引起段煨的猜疑,怕兵权被他贾诩窃夺。

二、把家人留在段煨处,而不是跟随他去投奔张绣,是因为张绣眼下没有根据地,跟着他必然要天天为了生存而战,带着家人太危险。

果然,一切不出贾诩所料。他走后,段煨仍旧善待他的家人,并未为难他们。而张绣见他到来,更是大喜过望,对他异常尊敬,主动执晚辈礼。

贾诩本来建议张绣归附刘表,可陪他去见了刘表一面后,便一针见血地对张绣说:“刘表是升平之世的三公之才,却没有洞察变局的眼光,且多疑而缺乏决断,不会有什么作为。”

没办法,贾诩这双毒眼,好像看什么人都是透明的。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春,曹操终于把目光转向了荆州,决定对刘表动手。

而驻扎在宛城的张绣,无疑是他第一颗要拔掉的钉子。

曹操亲率大军,进抵淯水(今白河,流经南阳),与张绣隔河对峙。张绣和贾诩都已看出跟着刘表这种老板没前途,自然也不想替他卖命,所以二人商量了一下,便打开城门,投降了曹操。

这原本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因为曹操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宛城,荆州已然门户洞开,吞并刘表只是时间问题;而张绣和贾诩投靠了曹操这种雄才大略的老板,前途自然也是一片光明。

然而,事情坏就坏在英雄难过美人关。

曹操犯了一个男人经常犯的错误,为一个女人葬送了大好局面,并且白白葬送了他的长子曹昂和猛将典韦的性命。

这个女人,就是张济的遗孀、张绣的婶婶邹氏。

人家张绣只是率部归附,并没把婶婶也一并献上,可曹操偏偏看上了邹氏,就把她当成战利品给笑纳了。

叔父尸骨未寒,婶婶就被曹操霸占,张绣感到自己的人格遭受了极大的侮辱。与此同时,他又听说曹操送了一笔金子给自己的麾下骁将胡车儿。

这啥意思?不会是想收买胡车儿来杀我吧?张绣越想越不对劲,索性先下手为强,对淯水河畔的曹操大营发动了突然袭击。

曹操万没料到张绣会降而复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好仓皇出逃。可还没跑出多远,他的坐骑、号称“绝影”的宝马就被流箭射死了。曹操的右臂也中了一箭。长子曹昂赶紧把自己的马让给了父亲,然后护着父亲准备杀出一条血路。

遗憾的是,他终究没能杀出去,而是死在了混战之中,把自己刚刚二十出头的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宛城。同一天被杀的,还有曹操的侄子曹安民。

曹操麾下猛将典韦,守在营门前,与张绣拼死力战,左右死伤殆尽。典韦身披数十创,仍挥舞长戟死战不退,一戟砍出竟将敌军的十几把长矛齐齐砍断。最后敌军越围越多,打算冲上来抓活的。典韦用双臂夹住两名敌兵,竟生生把他们给夹死了。张绣部众吓得纷纷后退。典韦反倒冲了上去,用尽最后的力气又击杀了数人,然后才“瞋目大骂而死”。

就这样,曹操以痛失爱子和爱将为代价,狼狈不堪地逃了出来,带着残兵败将,退到了宛城以东百里之外的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

张绣也是狠角色,又亲率骑兵追至。这时曹操稍稍稳住了阵脚,便回头迎战,总算把张绣击退了。然而经此一败,曹军已然士气大挫,且各部的秩序都陷入了混乱。这种时候,如果没有临危不乱的将领来断后,那么大撤退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大溃逃。

所幸,此时负责断后的于禁,有效地约束了部众,才保证了撤退的有序进行。

在撤军路上,于禁碰上了一伙青州兵,居然趁乱打劫自己人。于禁大怒,把他们狠狠收拾了一顿。

青州兵就是此前曹操从黄巾军收编过来的,打仗很猛,但是军纪很差。他们仗着曹操的器重,一向骄横,这回挨了于禁的打,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回到大营就跟曹操告了状。

于禁回营后,并没有马上去见曹操,而是命部下抓紧修筑防御工事。左右劝他,说青州兵肯定恶人先告状了,得赶紧去跟曹公解释一下。于禁却不为所动,说:“敌军就在背后,随时会追过来,不先备战,如何迎敌?而且曹公英明,不会听信诬告。”

等到工事修完,于禁才去面见曹操,说了事情经过。曹操十分欣慰,说:“淯水之败,我自己都狼狈不堪,将军却能临危不乱,约束部众,惩治暴行,巩固营垒,有不可撼动之节,就算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旋即依据于禁前后立下的功劳,封他为益寿亭侯。

随后,曹操留曹洪驻防南阳,率部回到了许都。

宛城之战的失败,从创业的角度说其实算不了什么,因为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不影响大局,便无所谓。但是,从人的情感来说,曹昂、典韦之死,却无疑让曹操痛彻心扉,可以说是他自起兵以来遭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打击。

人死不能复生,即便后面打十场胜仗,也换不回曹昂和典韦的生命。就此而言,宛城一战,就是刻在曹操心头的一道伤痕,永远也无法抹平。

可是,就算曹操恨不得把张绣撕了,眼下也只能强行忍住,因为他现在的对手还很多,容不得他感情用事。

由于在四战之地的中原起兵,所以曹操自从创业以来,就一直处于强敌环伺的险境之中,此刻尤其如此:北边是袁绍,实力最强,兵精粮足;东边是吕布,狼子野心,虎视眈眈;东南边是袁术,地广人多,野心勃勃;西南边是据地千里的刘表,现在又加上狠人张绣,曹操刚在这儿吃了大亏;西边是马腾和韩遂,属于最早起兵作乱的老牌军阀,同样不可小觑。

而在这些人中,最让曹操心生忌惮的,无疑还是袁绍。

袁绍一向看不起曹操,但自从曹操奉迎天子、代表朝廷之后,他无形中便矮了曹操一头,所以心里极不平衡,不时便会写一两封“辞语骄慢”的信给曹操,以此刷存在感,找回失落的自尊。

曹操当然懒得跟袁绍打口水仗,但他知道自己跟袁绍终有一战,而且这一天恐怕不会太远了。然而双方实力悬殊,真到了那一天,自己凭什么取胜?

带着这个重大的疑虑,曹操找来了他最倚重的荀彧和郭嘉,询问他们的看法。

荀彧和郭嘉对这个问题早已深思熟虑,所以曹操一问,他们立刻抛出了一通长篇大论。二人先是以刘邦和项羽作比,说当初刘邦弱、项羽强,可刘邦凭着过人的谋略,最后还是战胜了项羽。接下来,他们就从十个方面,全方位论述了袁绍必然失败、曹操必然获胜的理由:

一、“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下同)

袁绍繁文缛节太多,都是花架子,太务虚了;而曹操率性、务实、不图虚名。这是做人之道胜出。

二、“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也。”

袁绍割据一方,擅自征伐,从人臣的角度讲,就是叛逆;而曹操奉迎天子,代表朝廷号令天下。这是政治站位胜出。

三、“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也。”

从桓帝、灵帝以来,汉朝政令废弛,袁绍没有吸取教训,在管理上仍旧太过松弛;而曹操纲纪严明,使上上下下都知道自己的职责。这是治理方式胜出。

四、“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问远近,此度胜也。”

袁绍表面宽厚,内心猜忌,用人而又疑人,且任人唯亲;而曹操简单朴实,内心睿智,用人不疑,唯才是举,不问关系亲疏。这是胸襟气度胜出。

五、“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得策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也。”

袁绍谋划很多,决断很少,抓不住时机;而曹操当机立断,善于应变。这是智谋才略胜出。

六、“绍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不为虚美,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也。”

袁绍喜欢高谈阔论,沽名钓誉,所以那些务虚的人都归附他;而曹操以真诚待人,不玩虚的,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乐于为他所用。这是个人修为胜出。

七、“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袁绍看见饥寒之人,会心生体恤,且流露于外,但他却有很多大事看不见,所以考虑不到;而曹操对于眼前的小事可能有所轻忽,却能关注天下大事,所以恩泽遍于四海,就连看不见的东西也考虑到了。这是战略眼光胜出。

八、“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也。”

袁绍身边的大臣争权夺利,以谗言彼此陷害,所以一团混乱;而曹操以制度管理下属,让那些歪门邪道都行不通。这是管理智慧胜出。

九、“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也。”

袁绍做事,是非不分;而曹操对于正确的人和事,就待之以礼,对于错误的人和事,就绳之以法。这是为政之道胜出。

十、“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也。”

袁绍用兵,喜欢浩大的声势,却不懂兵法要义;而曹操以少胜多,用兵如神,令部下信赖,使敌人畏惧。这是军事才干胜出。

这一通长篇大论,从做人之道、政治站位、治理方式、胸襟气度、智谋才略、个人修为、战略眼光、管理智慧、为政之道、军事才干十个方面评价袁、曹,结果袁绍得了零分,曹操得了满分。虽然其中大部分还算符合事实,但毋庸讳言,拍领导马屁的成分也是相当明显的。

平心而论,袁绍绝非如此一无是处,而曹操也不可能如此十全十美。荀彧和郭嘉把曹操说成这样一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神人,连曹操自己听了都不好意思,笑道:“照二位这么说,我怎么担当得起啊?”(《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操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务实如曹操者也是喜欢听好话的。不过,尽管荀、郭二人所言有不少水分,但总体上也不算瞎说,所以还是极大地鼓舞了曹操,增强了他必胜的信念。

一番吹捧过后,荀、郭二人开始就具体的战略发表意见。

郭嘉认为,如今袁绍正北征公孙瓒,应该趁此机会先解决吕布,否则一旦袁绍掉头南下,吕布又在一旁趁火打劫,后果就不妙了。

荀彧也赞同郭嘉的意见,认为必须先除吕布,再图河北。

曹操同意这个战略,但还是有一个很大的顾虑,说:“我是怕袁绍抢先一步,进入关中,然后西边与羌胡勾结,南边与张鲁和刘璋联手。如此一来,我就是以区区兖州、豫州之地,对抗天下的六分之五啊,到时候怎么办?”

荀彧认为,关中的军阀大大小小十几个,却各自为政,大多不足为虑,只有马腾和韩遂实力最强,就从他们入手,设法招抚二人,哪怕不是长久之计,但先稳住他们也好。等到关东彻底平定,回头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为此,荀彧又给曹操推荐了一个能人,说此人一出马,曹操必可高枕无忧。

这个人就是时任朝廷侍中的钟繇。

钟繇,字元常,荀彧的同乡,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长葛市)人,举孝廉出身,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等职,先是随献帝迁都长安,后又历经千辛万苦,随献帝东归洛阳。钟繇日后不仅成了曹魏重臣,而且因其深厚的书法造诣享誉后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

荀彧推荐的人,肯定靠谱。曹操旋即让钟繇兼任司隶校尉,并“持节督关中军事”,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钟繇到达长安后,果然不负曹操所望,仅用一封信,为马腾和韩遂分析利害祸福,就成功将其招降。马、韩二人随即各遣一子入朝为质,以表归附朝廷的决心。

马腾和韩遂归降后,曹操解除了后顾之忧,便可以全力对付吕布、袁术、袁绍这几大诸侯了。

此时的吕布和袁氏兄弟并不知道,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将成为东汉末年这场逐鹿大戏的出局者。问题只在于:谁会是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