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军奋战:义士的北伐(1 / 1)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孙坚率部推进到了梁县(今河南汝州市)东面,此地距洛阳已不足两百里,兵锋直指董卓。

董卓万万没料到,袁绍那一大帮人围了他几个月都没敢动手,这个远在南方的孙坚却敢孤军北伐,还一口气冲到了他的眼皮底下。想当初在西北,他差点被孙坚的一句话害死,这仇一直没机会报呢,现在这小子自动送上门来,正中董卓下怀,随即派部将徐荣迎击。

双方首次交战,孙坚便领教了西凉军的战斗力,被徐荣团团围困,很快就全线溃败。孙坚带着几十骑拼死突围而出,徐荣在后面紧追不舍。

据史书记载,孙坚作战时习惯在头上裹一条红头巾,这可能是为了便于指挥,让部众在混乱的战场上能看到自己,但副作用也极其明显,比如眼下这个逃命的时刻——徐荣只要死死咬住视野中的红头巾,孙坚就别想逃出生天。

情急之下,孙坚只好摘下头巾,扔给了一旁的部将祖茂。祖茂也很机灵,二话不说就戴在了自己头上。如此一来,红头巾反倒成了诱敌的法宝。很快,孙坚就从小道逃走了,只是苦了祖茂,所有追兵全都咬住了他,怎么跑也跑不脱。

眼看身下的坐骑都快累瘫了,自己也快散架了,再这么跑下去只有死路一条,祖茂急中生智,路过一片乱坟岗时,赶紧跳了下来,把红头巾系在了一根木柱上,自己躲进了草丛。徐荣率部追至,慢慢朝木柱围了上去,到了近前才发现上当,然后四处搜索无果,只好悻然退去。祖茂这才逃过一劫。

孙坚虽初战失利,却没这么容易被打垮。他很快收拢了溃散的部众,然后继续北上,进驻阳人(今河南汝州市西北)。董卓一看,这姓孙的还挺顽强,就把猛将吕布派了出去,与胡轸共率步骑五千出战,由吕布任骑兵指挥。

用猛将去对付猛人,董卓以为这回定能得手,可他却犯了一个错误——太不了解下情了。

他并不知道,吕布和胡轸素来不和,所以把他俩凑到一块儿,其结果并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减一等于零。

吕布成心要让胡轸出糗,就在军中散布假情报,说孙坚军心不稳,恐已出逃,应抓住战机攻占阳人。胡轸信以为真,率部连夜奔袭,可到了城下一看,孙军正严阵以待,哪有一丝军心不稳的样子?只好灰溜溜退了下来。

跑了大半天,人困马乏,没力气安营扎寨了,只能就地休息。可胡轸刚刚脱下铠甲,就又有情报传来,说孙坚从城中杀出来了。他慌忙命部众集合列阵,结果狼狈不堪地折腾了一宿,却连孙坚的一根毛都没见着,纯属庸人自扰。用王粲《汉末英雄记》的话说,就是“军众扰乱奔走,皆弃甲,失鞍马”。

此刻,吕布正躲在暗处一脸坏笑。

自己人在背后拼命使绊子,自然给了孙坚可乘之机。孙坚率部出城,果断进攻,大破胡轸和吕布。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仗中,孙坚还斩下了一个人的首级——华雄。

没错,就是《三国演义》经典情节“温酒斩华雄”里的那个华雄,绝非重名。

华雄在历史上本来寂寂无名,只是董卓帐下的一员都督,普通武将而已。他在史书上的唯一一次出场,就是这一仗,然后首秀即终场,以贡献出一颗首级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连句台词都没有。

可在罗贯中老先生的生花妙笔下,他却成了所向披靡的猛将,不但大破孙坚,斩杀祖茂,还接连砍杀了关东诸侯派出的俞涉、潘凤两员大将,直到关羽出场,他才被秒杀于青龙偃月刀下。而当关羽提着他的脑袋回营时,曹操之前替关羽斟的一杯热酒,居然尚有余温。

由于这个精彩的故事几百年来广为流传,并且被不断演绎,连京剧也有一出著名剧目《斩华雄》,因此这个原本不起眼的小人物才会名垂后世,广为人知。

孙坚在前线刚刚打了一个胜仗,后方就有人给袁术进谗言了,说孙坚要是打下洛阳,主公你就掌控不了他了,到时候董卓虽败,但也跟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差不多啊!

袁术一听,顿时满腹狐疑,便不给孙坚供应粮草了。

打仗岂可一日无粮?孙坚大怒,连夜赶回南阳,对袁术发飙:“我之所以奋不顾身,还不是上为国家讨伐逆贼,下为将军报仇雪恨?我跟董卓又无仇无怨,我图什么?而将军居然听人挑唆,对我起了猜疑,到底几个意思?”

袁术自知理亏,啥话也没说,赶紧调拨军粮去了。

孙坚提到的为袁术报仇的事,指的是袁绍当了关东联军的盟主、打出讨伐董卓的旗号后,董卓一怒之下,就把袁氏兄弟的叔父、时任太傅的袁隗满门抄斩了——阖家老少五十余口,无一幸免。

“断粮风波”只是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但从这件事中,我们却足以看出这位袁二公子的为人:心胸狭隘、浮躁浅薄,终究难成大器。

然而,遗憾的是,生性豁达的孙坚却没看出来。

生性豁达本是优点,可在人生的某些重大关节上,太过豁达,有时候就会丧失精明,模糊了对人对事的判断力,从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假如孙坚不是那么“性阔达”,而是保留一点精明,看透袁术的为人,并尽早脱离、自立门户的话,那么后来的不幸或许就能避免了。

只可惜,性格造就命运,而历史也从来没有“假如”。

董卓没想到,孙坚这家伙竟然这么能打,连吕布都不是他的对手。

看来,跟这个不要命的猛人再打下去,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两败俱伤。董卓思前想后,觉得对付孙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办法,就是把他变成自己人。

所以,他决定放下身段,跟孙坚结成儿女亲家,大家化干戈为玉帛,做一家人多好啊!随后,他就派部将李傕去跟孙坚提亲了。为了表示诚意,还特意带话给孙坚,让他把家族子弟中所有想当官的人都列一份名单出来,不管是刺史还是郡守,只要孙坚同意这门亲事,就可以全部任用。

反正,现在的朝廷无异于董卓的私人产业,只要他愿意,再多的官帽子都可以一次性批发,绝不限购。

可是,再次出乎董卓意料的是,他出手都已经这么阔绰了,诚意也已经表达得如此充分了,却还是拿热脸去贴了人家的冷屁股。

孙坚只回了一句话:“董卓逆天无道,**覆王室,我不灭你三族、不将你的头颅悬示四海都会死不瞑目,岂能与你和亲?!”

说完这句话,孙坚就带着部众直趋洛阳,一口气进抵大谷(今河南偃师市西南),距洛阳仅剩九十里,基本上是到了董卓家门口了。

和亲被拒,董卓一张老脸正没处搁,现在孙坚又打上门来了,还有什么话好说?打吧!于是,董卓命吕布留守洛阳,然后亲自出马,在邙山南麓与孙坚展开会战。其结果,虽然是老将出马,却没有一个顶俩,被打得大败而逃,一路撤到了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

孙坚乘胜前进,挥师杀进了洛阳。吕布迎战,可依旧不是孙坚的对手,只好弃城而逃。

就这样,京师洛阳被猛人孙坚给光复了。

袁绍那帮牛皮烘烘的大佬嚷嚷了一年多没干成的事,人家孙坚一个人孤军奋战就干成了。可见,董卓远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强悍,而吕布也远远没有《三国演义》中描绘的那么勇猛无敌。更重要的是,由此足以看出,“讨伐董卓”这件事对袁绍等人(曹操、鲍信除外)来讲,纯粹就是个幌子——他们的真正目的,无非就是趁着董卓之乱壮大自己的实力、抢占更多的地盘而已。

只有猛人兼实在人孙坚,才真的是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从这个意义上讲,孙坚足以称得上是一位义士。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孙坚传》作注时,就有一句这样的评价:“孙坚于兴义之中,最有忠烈之称。”

虽然孙坚光复了洛阳,但此刻的洛阳早已变成一座废墟、一座没有了人间烟火的死城,除了政治上的象征意义,以及地缘上的战略意义,已经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了。孙坚命人将那些被盗挖开来的皇陵进行了回填修复,然后打扫了大火中残存的大汉宗庙,举行了一场祭祀活动,以尽自己的臣节。

看着满目疮痍的昔日帝京,孙坚的心中一片悲凉,乃至“惆怅流涕”。可事到如今,他能够为它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

董卓败逃后,调集重兵沿渑池、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安邑(今山西夏县)一线布防,然后拍拍屁股回了长安。对他来讲,虽然败给了孙坚,但并未妨碍他既定的战略计划——挟持天子和百官,固守关中,继续当一个为所欲为的土皇帝。

孙坚知道,以自己有限的实力,在没有其他友军配合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攻入关中的,所以讨伐董卓之事只能从长计议了。随即集合部众,准备返回鲁阳。

就在孙坚即将离开洛阳时,发生了一件令他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他的部下在城南一处官署的水井中,意外打捞出了一件足以令天下群雄垂涎欲滴的宝贝——传国玉玺。

众所周知,传国玉玺是秦朝李斯奉始皇之命,用名闻天下的和氏璧雕刻而成,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自秦以来便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独一无二的国之重器,此后代代相传,是“皇权天授”的唯一合法证物。

可它怎么就掉进井里了呢?

据《三国志》注引《吴书》记载,在张让挟持少帝出逃的当晚,宫中大乱,掌管玉玺的官员惊慌失措,情急之下,就把它扔进了井里。

谁都不会料到,它最终竟会落入孙坚手中。或许,是上天被孙坚“讨伐董卓,匡扶汉室”的忠义之举打动,才把这个国之重器交给他保管吧。

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手里拿着这么一个人人垂涎的宝物,不见得是件好事。每一个觊觎帝位的人,都必然会对它虎视眈眈,并且不惜一切代价得到它。

事实上,不久之后,有个人就真的这么干了。

他就是心怀异志的袁二公子。

据晋朝著作郎乐资所著的《山阳公载记》称,袁术因有篡逆称帝之心,听说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就把孙坚的妻子软禁了,然后迫使孙坚把传国玉玺交给了他。

当然,孙坚入洛阳得传国玉玺之事是否确实,历史上并无定论,向来有不同说法,而袁术后来是否真的下手抢夺,也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两件事都有相关史料记载,所以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尤其是后者,以袁术的为人和一贯行径来看,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