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多端的其他应付款(1 / 1)

“其他负债科目都比较平常,这次就不多说了。以前咱们讲财务报表分析的时候每个科目都讲过,这次就只谈和投资决策紧密相关的科目。我下面说说其他应付款。”

“其他应收和其他应付是很奇妙的两个科目,本来设计出来是为了放一点实在没有名目的杂七杂八,没想到被很多民营企业活学活用,变成了垃圾中转站,什么都往里面放,自己可能还扬扬得意觉得手段高明。以前我服务过一个客户,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但是不赚钱,总部又舍不得关门,只好不停地往中国汇钱,以免它现金流断掉。但是汇进来的钱因为缺少名目结不了汇,于是只好作为临时借款,都放在‘其他应付款—总部’中,几年下来,这个科目滚雪球一般,企业已经资不抵债了。每年审计师审计的时候都嘬牙花子,不处理吧,审计意见不好出;处理吧,这家企业持续经营已经有问题了。审计师审慎地考虑了自己的审计费问题,咬咬牙,算了,出个带说明段的无保留吧,今年就这么着吧。”

“这个老板一点也不焦虑啊?”

“焦虑,每周末都到本市郊区的高尔夫球场打球,可能就是为了缓解焦虑吧。”

“我做咨询的时候,到了一家企业,一般都会先看看其他应付款。现在这个科目进化了,可以看出很多目标企业隐性的负债,这也是财务尽职调查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这里面的门道说难也不难,总体而言,企业有非正常做生意的钱入账,会计分录的另外一边需要做平,匹配相应的会计科目,有时候就只能暂时先放在其他应付款科目。”

“1.刚才举的那个例子属于临时性借款,需要区分一下借款人。如果借款人是企业关联方,比如股东自己、股东亲戚,或者股东控股的其他公司,那么可以稍微松口气,这部分负债是可控的。”

“2.说不太出来的临时借款,那就有可能是民间借贷了。民间借贷不是不可以,最大的问题是利息是否也考虑在财务费用内。您也知道,民间借贷利息很高,如果这部分利息没有列示,那就要跟目标企业管理层充分沟通清楚,还要结合损益表看看这笔额外的财务费用对企业净利率的影响。此外,作为法律尽职调查的一部分,律师们也会对企业主做背景调查。我们之前做过一个项目,企业主在外面借了很多民间贷款,但是报表列示的并不多,幸亏当时做了背景调查。虽然他以个人身份进行的贷款和本次投资无关,但毕竟您投资的企业他是大股东,这样的企业也要多加小心。”

“3.还有这么一类企业,账上有现金的时候,由于老板雄才大略什么都想干,因此现金流总是很紧张,他经常看看自己手底下这几口锅哪些暂时不需要锅盖,就先盖到别的地方去,挪走的钱会暂时放在‘其他应收款—熊总’的项下。当然这钱倒也不是有去无回,如果企业没钱了,财务向熊总求援,熊总会再把别的锅盖拿过来救急,这笔钱就记在‘其他应付款—熊总’项下。我之前遇到过一个客户,实际控制的公司有五六家,他身边专门有一个这样的自己人,负责调动安排这几家公司的总体资金情况。国外大公司会有个专门的职位treasurer(司库),主要就是干这个的。”

熊妈妈不由得叹道:“这么看,我这点生意倒是做得轻松了,没觉得那么费劲啊。”

“这您还没看出来,做生意很多时候也看运气,有的幸运得不可思议,有的倒霉得耸人听闻。当然,我也算看过三分之一个经济周期的人,其实做生意高高低低没什么,但是总体曲线不能上蹿下跳。您看巴菲特,1965到2019年的复合投资收益率为20.3%,看上去也没那么高对吧?但是他稳定啊,54年都没有太大的波动,偶尔一年两年回撤,下一年还能再找回来,这就太厉害了。大部分生意人如果错一次,就万劫不复了,东山再起听着提气,真的做到得有多难啊。”小熊也感慨了一番。

“接下来说说应交税金,这个科目也得认真看看,因为税金也是一种很现实的负债。杂七杂八的小税种不用太在意,毕竟我们是做投资不是做审计;增值税由于目前的税票流转抵扣制度越来越完善了,除非目标公司销售收入造假,不然问题也不大。主要还是得关注企业欠缴的企业所得税。少计算在内的企业所得税,是需要经过核定财务数字后和目标企业敲定的。投资是为了退出,而退出无非两条路,要么企业被别人买了,要么企业未来上市。被别人买了,估计未来也还是为了上市。那就说说上市,如果在国内上市,那什么也别说了,上市前不能欠缴任何税款,这个出发点是对的,上了市就是公众企业了,企业中的榜样和楷模还偷税漏税,就不太合适了。如果到境外上市,其实目前中国香港的政策和大陆越来越趋同,欠缴税款风险也是比较大的。美国市场在2012年前对于欠税这个问题稍微宽容一些,公司上市的时候,你要如实披露欠了多少税,在一段期间内慢慢缴纳就是了。但是自2013年后,越来越多的中概股爆雷,美国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您可能也听说了,最近格外地严,美国有个中美经济安全委员会,每年都会给国会写一份报告,我那天看了看2019年的报告,在上市这方面的监管要求已经几近苛刻了,原来睁一眼闭一眼的,现在也睁大眼睛、公事公办了。因此现在即使去美国上市,欠缴税款一般也会有要求,比如,一年之内最好都缴纳完毕。”

“税务的风险,第一在于是否完整准确地计算了税款,因为这也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第二在于管理层是否做好了在未来上市时足额缴纳税款的决定。很多企业家对于自己究竟欠税多少其实没什么概念,真的算出来了才会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以前我服务过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要到境外上市,之前有一部分课时费是直接发到老师个人工资卡上的,上市前需要合规,审计师一匡算,需要补缴500多万的个人所得税,您说这500多万由谁缴?让老师补也不太合适,最后只能公司承担,这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损益。”

“好啦,资产负债表上的主要风险说得差不多了,这几年很多专家学者比较推崇大资产负债表观,是因为资产负债表既是个时点数,也是个累计的概念,可以看出很多企业历史上积累下来的问题。举个例子,利润表好比是个年度计划,包括这一年你做了什么事,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值得检讨的地方。而资产负债表好比是你的简历,一方面反映你准备简历这个时段取得的成绩;另外一方面,这份简历也是你历史成绩的检阅和呈现,体现的是从上学到就业到此刻这个大历史时期的状态。一叶知秋,有时候看简历就能看出很多问题。前一阶段我帮一个朋友推荐工作,学习了一下他的简历,学术成绩没得说,从大学开始一直很优秀,该考的证书也基本都是一次通过。但是看看他的从业履历,刚毕业的两年比较迷茫,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等磨磨蹭蹭入了行,倒是沉得下心,每份工作都能做好几年,但是每次跳槽或是被迫出走,都属于平行移动。毕业十几年了,在职业上并没有阶梯式的发展,这些都是简历提供的线索,您能从中推导出什么信息?”

“我觉得可以推导出他是个富二代吧?”

“哈哈,这个推理也有几分道理。您是不是累了?已经不按照台词说了。因此很多投资人会更加关注资产负债表的整体,因为从中可以分析目标企业的很多张面孔。”

“你那个朋友是不是富二代啊?”熊妈妈认真地问。

“我以为您只是顽皮一下,原来是在认真八卦。还可以吧,他好像经济上的确没什么负担。咱们接着说哈,在说完了流动性、资产的完整性和质地、负债的完整性后,咱们再来谈一下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

“有些企业存在所谓的‘内账’和‘外账’,存在即合理。做财务尽职调查的时候这一点是需要和企业主讲清楚的,内账和外账最好都拿出来,因为很多投资人跟目标企业谈估值,是要拿净利润作为基础的,内账拿出来,可以多合并一些收入,利润会高一些,对整体估值的提升是大有好处的。这是财务信息的完整性问题,这个问题咱们在以前的谈话中也涉及过,就不展开解说啦。”

“还有一个涉及财务信息质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表现比较零碎,咱们分开说。很多目标企业财务管理比较粗放,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很多企业站在风口,业务可能一飞冲天,但是财务水平跟不上,导致企业发展一段时间后,财务信息质量越来越差,只能被业务挟裹着呼啸前行,而且脆弱得经不起推敲,需要好好整理一下。具体一点说,比如,记账的随意性、各类记账错误。在这里还得说明一下,记账错误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叫mistake,这个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无心的;另外一种叫error,是无心的。这两种情况也得区别对待。举个例子,之前我看到过一笔奇异的会计分录,借:银行存款;贷:银行存款。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分录的时候还是事务所的小朋友,看了很久也没明白这是个什么故事……后来怯生生地问了领导才知道,原来就是一笔款从一家银行导到另外一家银行,明明写个二级科目就能明白的问题,还渲染得这么悬疑,这是很典型的财务信息质量不高的例子。还有的财务人员太弱势,老板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奉旨行事。之前我调查过一家企业,老板不想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认为这样会削弱当期利润,于是财务就不提折旧。我觉得遇到这样的目标企业也要警惕一点,如果非他不可,也得在后期加强投资后管理工作,把财务团队换一换。如果财务管理人员连这点直言铮语的胆量都没有,这家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知道会被不懂财务的老板涂抹成什么样子。”

“关于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还有一点要说说,就是老板的个人卡问题。很多企业除了企业账户外,还存在使用老板个人卡进行对公交易的情况。这里面也分两种情况,第一种简单粗暴一点,就是老板和企业不分家,老板的卡里既有个人的费用,也有企业的支出。这种情况以前很普遍,现在已经少多了。第二种情况温文尔雅一点,老板会把自己的一张或者两张卡放在企业财务部门,此卡只用来核算对公业务,没有老板个人的钱。如果遇到这样的企业,也得分情况区别对待:第一种情况得狠一点,要求目标企业管理层把老板私人卡的明细打出来,把和个人相关的业务剥离出去;第二种情况可以礼貌一点,但是这张卡里的交易明细也要包括在企业报表里一起考虑。”

“我不是很理解啊,为什么企业需要老板自己的卡?”熊妈妈认真地推了推眼镜,端起茶杯喝茶,发现茶凉了,于是要站起来去兑热水。小熊轻轻按住妈妈,自己站了起来。

“因为……个人卡有时候方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