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心就是大公无私之心、天下为公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领导干部公心处事才能赢得同事和下属的信任,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民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营造出上下齐心干事的局面。
公则得众,私则失众。自古以来,秉持公心、不徇私情,一直是世人提倡的从政之德。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提出:“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孙中山先生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他一声“振兴中华”,天下仁人志士云集响应。可见,唯有公心可以平治天下。我们党从一诞生,就明确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远大目标。这些决定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我们党创立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击疫情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核心都是个公字。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队伍中所涌现的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钟南山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也无一不体现着公心。公心凝聚人心,只有做到公心处事,才能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
立公心,去私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为我们树立了大公无私的典范。对共产党人来说,公心就是一心为党、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无私”之心。公心处事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让权力姓公而不姓私、为民而不为己,首先要在心中划一条楚河汉界,做到公私分明。要立公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我是人民公仆”“我是公家人”“我在办公事”,不断锤炼党性、磨炼心性,努力做到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特别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要去私心,牢记“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古训,摆脱名利财色的**,反对公私不分、先私后公、有私无公、以公谋私、假公济私,反对揩“公家油”、抹“公家黑”,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