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综述
2011年,从宏观形势看仍然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将持续,欧洲债务危机还在发展,美元贬值和全球性通胀趋势明显;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通胀预期增强;外贸出口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压力增加,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新的考验。
从表面看,中小企业似乎与民生问题离得有点远。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居民就业,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收入的提高,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过去的2010年,社会各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关心方面显得明显不够,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所以在2011年,能否给中小企业一些实实在在的关心和扶持,让中小企业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于国于民于经济发展都十分关键和重要。
充满众多变数的2011年是目标清晰的一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主题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逾1亿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接近国家税收总额的50%,集中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是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支柱,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进器和稳定器,中小企业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力量,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对各级财政的增收作用以及对三次产业的转化作用,更体现在安置就业、保持和谐、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等方面的重要社会作用。
由于融资难等瓶颈问题的制约,中小企业同时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和“发展的困惑”。金字塔形结构的中小企业群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处于金字塔顶层的中小企业,其资产优良,是各类银行、风险投资基金的追捧对象,对他们来说,融资一点也不难。第二类是中小企业通过抵押、担保或者与银行长期合作积累的信用,融资也相对容易。第三类是处于金字塔中下层的大多数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其自身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强,很难得到银行的信任,又普遍缺乏抵押物,因此很难获得外部资金支持。这类企业的融资问题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集中体现。
2010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进一步为宏观经济政策定调。
一、“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融资会容易些吗?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独特功能,如充当经济增长引擎、创造就业机会以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等等为中国各界所认可。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中国当前独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经济、制度以及法律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些难题中,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融资问题更是首当其冲,成为“十二五”规划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十二五”期间,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会加大吗?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而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布局分散、结构趋同、经营粗放、技术落后、专业化协作程度低等问题。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及人力成本的上升,其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中央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使中小企业的经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集中在:融资难,负担重等方面。2011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会加大力度吗?
专家评说
一、建议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永正(天津市商会副会长、永正裁缝店集团董事长):作为经济界的政协委员,也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2011年的全国两会上,围绕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我提交了提案。呼吁各界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关注,为广大企业争取更多的支持,也为国家的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
自改革开放至今,民营经济已逐步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在增加税收、吸纳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从发展环境来看,民营中小企业仍处于弱势地位,自身抵御风险、抗击危机的能力不足,又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扶植和政策优惠,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特别是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小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普遍面临多重发展瓶颈:一是随着人民币汇率提升,企业利润空间降低;二是产业工人工资水平上涨,导致用工成本增加;三是税费负担仍然较重。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民营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难以在市场长久立足。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未雨绸缪,提早发现并解决问题,通过税收减负、政策及资金支持等手段,创造更为优良的环境,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助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了,一方面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将提供更多的岗位,解决城镇就业问题,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应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重视,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把扶持中小企业作为就业的抓手
费圣英(全国人大代表、华东电网总经理):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业,但目前的税收政策尚未体现出扶持,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我认为,其中就包含对中小企业实施贷款和税收扶持政策。但遗憾的是,当前中小企业很难享受到政策‘阳光’。例如银行收缩银根,就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的放贷行主要是中小银行。收回大银行100亿元资金,可能只影响到一家大企业,而收回中小银行100亿元资金,就可能使几百家中小企业贷款难。建议对中小企业贷款问题高度重视,必要时出台针对性的政策,避免因银根紧缩对中小企业造成冲击。
我国目前仍处于劳动力供大于求阶段。中小企业甚至是微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因此,应当在贷款、税收方面给予其重点扶持。江苏省电力公司是大型国企,年销售总收入超过1000亿元,但是一年新招的员工不到500人,而两家三星级酒店开业就需要500名员工。有统计显示,我国超过八成的就业机会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促进就业意义重大。
三、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李欲晞(中国侨联副主席、福建省侨联主席):建议“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做大中小企业的总量。继续放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到港口、铁路、公路以及供电、供水和民生等基础建设;降低政策门槛,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促进中小企业的较快发展,不断壮大中小企业总量。
帮助解决中小企业用工难题。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引进的人才,提供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用工需求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
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获得国家、省有关部门认定的省级以上产业基地给予资金补助,用于支持工业园区内围绕重点产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国家级和省级智企对接及商务合作平台。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考核激励机制,创新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实行更为灵活的还款政策。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大公司帮助
李子彬(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经过30年的增长之后,中国经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日益突出。中小企业面临着发展转型、自主创新的巨大挑战,如果继续依靠此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中小企业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培育自己的自主品牌,同时提高自身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当前,经济环境严峻,行业利润趋薄,中小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需要保持业务不断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业务升级和转型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同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处于劣势。而在实现技术创新与信息化推进能力上,中小企业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财力不足,二是对高科技技术与信息化的理解不足,三是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这就需要来自外界的帮助。如果只是依靠中小企业自身来解决信息化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其难度非常之大。因此,可以把大公司请进来,包括中国现有的几百家为中小企业管理提供咨询的中间服务商,把这些服务商都组织、整合起来,通过一个平台,一端连着中小企业,另一端连着IT厂商和大的服务商,这会使得两方可以更为便捷地实现沟通,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也是成本最小,见效最快的一种方式。
政府应策
一、2011年信贷中小企业将受益
2010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会议提出:2011年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中西部中小企业将享受特殊扶持政策
李勇(财政部副部长):2010年国家共拿出专项资金118亿多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2011年仍将加大支持力度,并将对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
2010年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资金投入,拨出专项资金118亿多元,比2009年增加12%,具体政策主要包括大力支持技术创新,支持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鼓励各地发展特色产业区,支持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增强业务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等等。
2011年财政仍将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完善政策内的支持方式,充分发挥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初期发展,鼓励地方发展特色产业群体,对于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要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沿海的中小企业有自然增收的力量,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还是比较困难,还需要加大支持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在谈到加大贫困地区的投入时,他表示,在保持目前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转移支付的力度还会加大。在实行分税制以后,新的财政体制下,东部沿海省市的财政收入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成,中央财政把全部这部分收入转移支付到西部地区,因此东部省市税收收入越多,就说明转移支付力度就越大。
地方实践
一、北京市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事项
2010年12月30日,北京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事项。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北京市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意见》。会议指出,中小企业是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基础,是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重要力量。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对于北京市保障改善民生、推动技术创新、优化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强调,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围绕北京市重点建设,着力推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创新产融合作机制,着力增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创新产业用地机制,着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空间支持;创新资源集成机制,着力改善对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创新企业发展机制,着力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经营能力;创新政府管理机制,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区县、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促进首都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制定符合首都特点、体现北京特色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形成集聚效应,支持中小企业加强市场开拓,不断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二、浙江省积极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
2011年,也是我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为实现我省由中小企业数量大省向素质强省转变的发展战略目标,如何深化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有效支持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政府、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界都积极关注的重大课题。
截至2010年11月底,全省各类中小企业总数已达270多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7%。目前全省工业总量的84.1%、工业税收的73.3%、外贸出口的82.5%、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90.9%都来自中小企业。
2011年,我省将重点实施“四千计划”,助力中小企业成长。一是组织千家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较好落实我省与全球中小企业联盟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深入推进我省中小企业参加“全球化绿卡计划”,引导和支持1000家中小企业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各种形式参与境外投资,开展内外合作。二是扶持千家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制定和完善成长型、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认定方法,在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中分别筛选出1000家成长型、创新型企业,实行政策、资源和服务三聚焦,树立一批“专、精、特、新”示范中小企业和行业隐形冠军。三是帮助千家中小企业成功融资。通过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等方式,重点帮助和支持1000家中小企业实现银企对接,促进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融合。四是开展千场中小企业服务活动。在全省组织开展以转型升级、节能减排、小企业培育、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提升、人才培训、信息化推进等为重点的1000场中小企业服务项目活动,着重建设一批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技术服务、质量服务、创业基地、专业协会等示范性服务平台,打造一批示范性服务载体,推进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在2011年信贷收紧的预期下,怎样解决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源头活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省委主要领导指出:全省金融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抢抓机遇,深化地方金融创新发展,积极发挥金融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服务发展的功能。
针对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金融要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全面改善民生等提供有力保障,尤其要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拓宽其融资渠道。为此,我省将努力开展融资创新,构筑“直接融资、信用担保、银企合作”三位一体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只有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才能满足中小企业分阶段的融资需求。2011年,我省将积极完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继续推进银企合作,进一步推动各大商业银行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力度。同时将实施多渠道战略,破解2011年中小企业融资难。
渠道一:积极筹办第二届“浙融会”。关注首届“中国·浙江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洽谈会”的后续效应,并做好各项跟踪服务。注重发挥“浙江省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联盟”、“浙江并购俱乐部”以及正在筹备的“浙江省投融资协会”等平台的作用,着力把“浙融会”打造成具有区域性、可持续性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平台和年度盛会。
渠道二:扩大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的覆盖范围。在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的现有基础上,今年继续拓展湖州组团、绍兴组团等分平台。
作为该平台核心力量之一的国开行浙江省分行,已承诺在2011年给予平台12亿元基准利率贷款,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通过该平台获得资金,取得发展。
渠道三:建立投融资服务联盟拓宽融资渠道。2011年,由省信用与担保协会联合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中新力合、浙江小企业多方服务平台、数银在线和中小企业数字金融服务中心联合发起成立的“浙江省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联盟”,将吸收更多的投融资服务机构,促成机构间的合作、交流,开展切实有效的融资服务,为我省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渠道四:推出“银政保”结构化小企业集合信贷产品。省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联合国开行浙江省分行、绍兴市政府、担保公司创新金融工具,在融资平台形成一个资金池,以委托贷款等合法有效的方式将资金提供给经各方选定的小企业,由中小企业作为最终用款人。
2010年12月底,绍兴市首期“银政保”结构化小企业集合贷款发放,41家小企业通过该项业务获得了共计10170万元的基准利率贷款。2011年该项业务将扩大运行范围,提高合作力度,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资金。
渠道五:借力网络融资提高融资效率。省信用与担保协会和数银在线合作,将网络技术和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协会于2010年12月在全省范围内首批选取了50家优质担保机构接入数银在线金融操作后台,担保机构和具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都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合作对象。
渠道六:积极实施“e融行动”,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保险机制,为引入保险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寻找合适的途径。探索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金融资产交易市场,打造中小企业产权、股权、债权以及其他金融产品交易平台。
渠道七:政府、银行、担保、企业四方联合推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适时设计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中期票据等创新类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产品需求。
三、青海省将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10年,青海省实施了150个中小企业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133项,累计完成投资41亿元。今年青海省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支持民营经济的新36条重大政策,提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夯实县域经济等方面的能力,继续加大中小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
2011年将安排180个中小企业重点项目,总投资50亿元,重点抓好西北骄牛肉干生产线等项目,力争完成投资44亿元,新增产值12亿元。青海省还将进一步加快推动10个中小企业绿色经济集中区建设,优先支持集中区的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年内有一百户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3%以上。持续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年内力争在西宁、海东以及重点工业园区培育3~5个小企业共性技术服务中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政策引领、金融支持、产业集聚等形式,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向科技型、专业型、服务型方向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
四、云南多措并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今年,云南省非公经济力争实现增加值3400亿元,增长20%,从业人员达到484万人,增长10%。云南省将多措并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引进省外民营大企业入滇,在引进资金和项目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灵活的机制和创业创新精神,为全省非公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加快建立小企业创业基地,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改善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条件,吸纳中小(非公)企业入园发展。在核桃、茶叶、橡胶、薯类、辣椒等农产品资源集中区域,加快推进一批集原料、专业市场、仓储物流、加工、共性技术研发推广、检测等要素完备的中小(非公)企业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加快引进省外民营大企业入滇,尽快做优一批中小企业。今年,新增认定100户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增至600户,新增认定省级技术中心20个左右,重点培育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5~10个,建设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10个以上。力争2~4户企业成功上市。
五、重庆市将发展微型企业2.5万户以上
2011年,重庆市将发展微型企业2.5万户以上,解决就业20万人以上。同时,确保微型企业不抽逃资本金、不搞空壳公司、不投机经营(包括放债、放贷、炒股票、搞投机等)。
重庆市工商系统今年将简化办事程序,放宽准入条件,提高微企申办效率。凡身份证明齐全的,可直接到工商所申办,由工商所集中到乡镇、街道备案。工商部门还将研发微企网上申报、年检平台,在部分区县开展网上申报试点。继续开辟微企名称审核和注册登记“绿色通道”,实行限时办理,缩短办照时限。
工商部门将打造发展平台,加强行业指导,推进微企帮扶工程。以微型企业孵化园、创业基地为发展平台,为有发展潜力、符合产业导向的微型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地及服务,实现微型企业的产业聚集和集中展示。以微型企业创业指导站为根基,加强指导工作力度,建立一支5000人左右的指导员队伍。设立微型企业交易网,为每一户微企提供一个免费电子商务账户,提供网上商务服务,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微型企业交流并进行贸易的商务网站和结算中心,实现微型企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交易结算“三位一体”。
与此同时,工商部门将强化监管工作,严格把好初审、培训、评审、拨付、年检、变更注销、巡查等关口,建立微型企业信用监管平台,将微型企业创办、财政资本金使用、日常经营状况、注销倒闭等情况进行信息录入,形成微型企业的信用监管体系。加大对恶意骗取、套取政府扶持资金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监管到位。
六、内蒙古将着力实施三大示范工程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2011年,内蒙古将着力实施三大示范工程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自治区将围绕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富民与强区并重的目标,扶持发展微型企业2万户,实现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实施“以创业带就业”工程。围绕自治区重点建设的60个产业集群,重点培育1000户成长性中小企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围绕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每年重点支持100户中小企业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加快发展,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工程。
七、山东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用地的意见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和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发出《关于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确定采取五条措施,缓解中小企业发展用地难。
一是在同等条件下中小企业项目优先安排用地。
二是多种方式盘活存量土地、拓宽企业用地空间。
三是指导企业集约利用、立体利用土地。鼓励中小企业到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内集中连片建设标准厂房,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水平。
四是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综合整治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用地。对中小企业分散零星用地,可参照增减挂钩办法置换用地。
五是省国土资源厅和省中小企业办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及时会商中小企业发展用地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省每年列入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用地,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予重点支持。同时要求各地仿照省里的做法,建立起相应的工作联系机制。
八、贵州省中小企业办将从三方面着力培育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为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土壤。贵州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提出从三方面着手促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培育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一是要走好“群众路线”。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放宽民间投资门槛,减少审批事项,在工业园区内建设一批创业园或基地,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创业人口在全省的比重,让贵州成为创业的乐园。
二是要围绕大企业大项目做文章。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围绕大企业、大项目做好专业化、协作化配套,在拓展产业面、延长产业链上下工夫,提升大企业的龙头带动力、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地方配套增值率,从而提升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三是要变“小舢板”为“大舰队”。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式的工业园区,鼓励同行业的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园区集聚发展,支持关联企业进入园区配套生产,引导物流、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技术创新、融资服务、人才培养等现代服务业进驻园区,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九、天津市实现九个突破促中小企业发展
2011年,天津市中小企业局将围绕“十二五”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赶超、转型、集聚、提升”这一中心任务,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企业培育、技术改造、管理提升、绿色产业“六项工程”,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生存发展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促进区县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天津市中小企业局将深入开展“调结构、增活力、上水平”活动,大力实施以服务中小企业、服务民营经济、服务区县发展为宗旨,以示范工业园区和亿元楼宇为载体,以区县重大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抓手,以搭建八个服务平台为核心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的“三二二八”工程,重点抓好九个环节,着力在九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抓好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在完善区县发展载体上实现新突破;二是抓好亿元楼宇发展,在培育强街强镇上实现新突破;三是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在提升区县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四是抓好区县重大项目建设,在优化区县产业结构上实现新突破;五是抓好招商引资,在增强区县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六是抓好融资服务对接,在缓解园区和企业融资难上实现新突破;七是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在加强中小企业指导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八是抓好政策措施的制定落实,在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力度上实现新突破;九是抓好创先争优活动,在夯实基础创建一流服务水平团队上实现新突破。
十、新疆设立1亿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今年新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1亿元,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后逐年保证20%递增;自治区财政将增加2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
为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除强化财税支持外,还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明确“非禁即入”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所有行业和领域,一律对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开放;对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配套产品和下游产品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同等享受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并给予相关税收优惠等。自治区还将在上市融资、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强化支持力度,解决中小企业的实际问题。
目前新疆99.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数量约3万多家。2009年新疆中小企业缴纳的国税额就占国税收入总额的36.7%,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非重点税源企业缴纳的地税额占地税收入总额的68.4%。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区GDP的30%左右,自治区将通过一系列扶持措施,使得到2015年,这一数字达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