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择校现象为什么久治不愈且愈演愈烈,归根到底在于它是一种“并发症”,需要多管齐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齐头并进,才能达到设想效果。如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势必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上兴趣班的学生未必就聪明
某地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小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课余都参加了家教或辅导班,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占57.3%,艺术类占10.1%,体能训练占4.85%,棋类占3.85%。
随着年级的升高,参加语文、数学、外语辅导班的比例明显增加,三四年级参加的占47.9%,到五六年级则高达66.8%;三年级参加艺术类的还有11.3%,到六年级参加艺术类的只占到3.9%,参加棋类的只有0.7%。
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90%以上的课余时间都是用于文体活动及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方面。
为什么要参加这些“兴趣班”?原因之一在于择校之用,因为择校青睐学生广博的知识面。然而殊不知,这与“兴趣班”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以数学奥林匹克为例。我国是一个数学大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所获得的金牌总数常常高居榜首。然而不可否认,这些优秀数学苗子中的绝大多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说是“只开花、不结果”也不为过。
美籍数学家魏诗曙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是这些选手在国内都是层层选拔上去的,并且在赛前经过了严格的强化训练。而在国外,参加奥林匹克比赛是自愿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组织得这么好。
对于数学奥林匹克,家长的兴趣远远大于孩子,这与小学升初中择校有一定关系。如果一名学生能够在国际或全国性的比赛中拿到一块大奖牌,就可能不花一分择校费就能选择一所好学校。同时,也为参赛选手进入重点中学后的再选拔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这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说穿了,多半是对同一题目的类型进行反复练习。如此机械的“题海”战术,首先泯灭的是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而独立思考正是创造性的保证,在这种“八股文”式的灌输下,学生只有好胜没有好奇。
所以,如果有人要把奥林匹克比赛成绩作为选拔择校生的依据,必然会变得非常可笑。而悲哀的是,这种可笑随处可见。
限制报考重点高中,她为无权择校而喝下农药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然而,压力过大了就会摧残稚嫩的花朵。
2002年6月3日,离开中考还有12天。江苏省盐城市P中学初三(4)班的潘同学,因为不能报考当地数一数二的重点中学Y中学,16岁的她在家喝下农药。
P中学位于该市某镇上。根据该市中考招生有关规定,“报考重点高中的考生,由毕业生所在学校进行资格审查并报经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集体到招办报名。”上报的截至时间为5月30日。然而,当潘同学希望报考Y中学时,她的母校因为要考虑自己生源而不让她报名。
校方对此否认:“6月3日上午潘同学的父亲和三叔到学校来要求考重点中学,而学校已经将考生的材料送上去了。”
P中学的一位初三老师说:“我们学校有个指导线,学生600分以上的可以报考重点中学,600分以下的考重点中学没有什么希望,反而加重家长负担。”“学校觉得,我校也是一个招生单位,本身也要生源,经过研究以后,决定每个班4名,依据就是平时的成绩,但也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班主任事先到班级征求愿意的名单,然后再在里面挑选。”
据其他同学回忆,当班主任征求意见时,潘同学站了起来。她很想到Y中学去读高中。
校长介绍,“潘同学的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上游,最近的摸底考试中她在班级排名第13,年级排名第45,而我们中学去年考取Y中学的总共也就14人,她这个成绩报考Y中学没有太大希望。”
6月11日上午8时,中毒后一直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的潘同学停止了心跳。这时离开盐城市中考还有4天。
潘同学服毒一事迅速在该市教育系统广为传播,关于中考择校的许多问题也因此暴露在阳光下。
6月8日,该市教育局发出紧急通告:“本市范围内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提前录取高一新生,凡是已经录取的一律无效;任何学校都应充分尊重学生填报志愿自主权,绝对不得限制报考任何一所学校或不得报考任何一所学校。”
生源争夺的背后,反映的是各种利益较量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就在离市区9公里之外的P中学发不出工资的时候,Y中学正在投入2亿元资金建设分校,准备将高一新生招生规模扩大到令人吃惊的50个班级。
在各校争夺生源的激烈竞争中,谁在考虑学生利益呢?
治理择校病的“三限”政策
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择校问题,有关部门历来态度明确,许多地方更是采取一系列措施限制择校行为。其中最普遍的是“限制分数”、“限制人数”、“限制收费”的“三限”规定,从而使已经存在多年、并且产生诸多混乱现象的择校行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在以前,除了“初中阶段禁止择校”的一纸禁令,全国不少地方执行的择校政策是“在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阶段,根据社会实际需要仍然允许招收部分择校生”。由于这条政策的内容相当“原则”,没有具体的细则规定,致使各地在处理择校问题上纷纷“因地制宜”,结果出现了因择校而引发的“怪现状”:
班级人数严重超标
由于择校生过多,从而导致班级学生数严重超过国家教育部门规定的数额,有的甚至达到3位数。教室里拥挤不堪,学生课桌紧挨着黑板。老师连按时批改作业都难以做到,教学质量可见一斑。
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重点中学是择校的主要目标,家长不管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坏,都要拼命利用各种关系、出高价钱塞进重点学校。而一些重点学校也来者不拒,从而导致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成绩差的根本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在这样的重点中学上学,学生简直是活受罪。
招生过程朦胧暧昧
择校生数量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来确定,由于择校已经形成一股热潮,在政策允许招收择校生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并非完全按照分数高低进行取舍,有的干脆就是按照出价大小、关系远近来定夺,招生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平等现象。
正是针对上述种种弊端,各地在高中择校时推出的“三限”规定,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择校过程中的透明度。
化解择校压力并非教育部门一家之事
择校为什么走不出死胡同?关键在于化解择校压力并不是教育部门一家之事。如果寄希望于单纯从教育部门一处寻找良方,势必就只能脱离实际、无功而返。
从社会观念角度看,受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期望值普遍较高。总希望孩子能够按照家长为他划定的人生之路成长,把选择好学校当作家长提供给孩子的成才硬件,否则似乎就对不起孩子。
从社会用人机制看,虽然我们还处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但是“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激烈的人才竞争,大大增加了家长对孩子成才的紧迫感和焦虑感。自己的“一生”已经“过去”了,就把希望通通寄托到孩子身上。
从我国经济发展看,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起飞阶段。考察世界各国,他们在经济起飞、人才需求爆炸阶段,也都出现过和我国目前类似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不断成熟、社会心态趋于理智,特别是对于原有的人才观、教育观进行深刻反思之后,全社会的人才评判标准就会从唯文凭、唯名校逐步转变到考察身体、心理、行为方面上来。
在我国,目前已经开始出现重文凭、不惟文凭的可喜现象。在国外发达国家,更是出现了在招聘用人时封存文凭、在工作中只根据实际表现择优录用的做法。
可以相信,只有到了那个时候真正推崇“素质”教育了,择校压力才会彻底化解。
我们期待着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