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校际之间的差异(1 / 1)

招生政策的不稳定和不连续,原因在于校际之间存在差异。那么,应当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种校际之间的差异呢?

如何看待校际之间的差异

2001年对全国300多所小学校长进行的一份问卷调查表明,他们对择校的态度基本一致,而且多数持肯定意见。调查结果表明:

53.5%的人认为,只要有校际之间的差异存在,学生与家长的择校意愿就必然存在,这是他们的合法权利。

43.21%的人认为,择校现象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学校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只有12.76%的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择校破坏了生源的随机性,由此加大了校际之间差距。

59.26%的人认为,校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能被消除的。

28.40%的人认为,应当尽可能消除校际之间的差距。

17.70%的人认为,有差距比没有差距好,可以形成竞争。

从上可以看出,多数人对待校际之间差异的态度是顺其自然,而不是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或否定。

这种观点显然与上述教育资源均衡化的原则相悖,这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

从哲学观点来看,校际之间差距的存在是绝对的,没有差距是相对的。正确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承认差距,但同时应当努力缩小差距。

不正常的教育经费“级差”

校际之间的差距,取决于校际之间的财力投入。

国际上有这样一个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600~2000美元的国家,学前和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的三级教育经费分配比例,应该在40.5∶29∶17.9。我国1997年三级教育经费的比例是34.25∶37.15∶20.32。

从中很能看出一些问题,那就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投资比例太小,大部分投资都投于非义务教育阶段中去了。

我国对于义务教育的轻视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的义务教育一直到1986年才建立,这时已经建国37年了。

教育资源向一些高等学校、重点学校倾斜,就必然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产生巨大差距,造成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优质教育的局面。

因为只有5%的儿童能进入重点学校,而其他相当多的学校被沦为“垃圾学校”、“流氓学校”,完全没有升学率。

校长的掌舵作用不可否认

校际之间的差距,与学校的掌舵人——校长的思想观念和管理能力息息相关。一份调查资料表明:

85.6%的人认为,应当调一名优秀校长来管理薄弱学校。

60.9%的人认为,应当调一批优秀教师进入薄弱学校。

54.7%的人认为,让好学校与薄弱学校结成对子。

42.8%的人认为,让好学校兼并薄弱学校。

17.7%的人认为,要改善生源。

17.3%的人认为,要依靠某企业赞助改变学校整体形象。

从上可以看出,排列在第一位的是调一名优秀校长来管理薄弱学校。这表明,大家对优秀校长在改善薄弱学校中的作用是寄予厚望的。

我国目前的教育政策,倾向于努力改善基础薄弱学校,逐步消除校际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也是取消小学升初中统一升学考试、采取就近入学方式的基本前提。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择校热就无法降温。

“奥数班”曲解了选拔考试的初衷

谈到小学升初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就不能不提到目前热热闹闹的“奥数班”(包括“奥语”、“奥外)。

许多人认为,参加形形色色的“头奥班”、“强化班”、“兴趣班”、“综合素质提高班”就能提高学生素质,而学校招生也是以此作为某种衡量标准的。半推半就之间,“奥数”似乎就成了招生改革的一个方向。

统计表明,南京市2001年秋季开学后,80%以上的6年级学生都参加了各种“奥数班”,大批低年级学生也纷纷提前卷入其中。

在这热热闹闹的背后,目的只有一个:冲刺来年11所名校举办的“小升初”综合素质择校考试。

这种所谓“奥数班”,说穿了就是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知识等多门学科强化辅导的统称。

这本是一种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考试模式,被移作他用到中小学课程教学辅导中,当然也就“变质”了——原有目的是为了极少数学有余力、成绩优异的学生开阔视野、挖掘潜力的,而现在却成为“万众一心”的强化辅导。不但冲击了正常教学秩序,而且严重增加了学生负担,曲解了教育部门进行“小升初”选拔考试的初衷。

“奥数班”诱发的巨大“商机”,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办学机构和良莠不分的“奥数老师”所看中。为了躲避检查,许多人干脆在家里挂起小黑板上课,雇用几个学生保姆。由于家中只有一个卫生间,学生休息时上厕所都要排长队。

由于各所名校的考试题目秘不示人,所以,“奥数老师”便东拼西凑教学资料胡乱开课。

一门功课每月的家教费要几百元,有的学生一报就是3门,费用竟然高达上千元。可是,别人的孩子上,自己的孩子也得上。相比而言,一旦能够考上名牌学校可以省下几万元择校费,算来算去还是“合算”的。

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奥数热”的背后实质上反映了家长趋从名校的盲从心态,以及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合理分配的现实。

义务教育办学应当尽量避免马太效应

现在的义务教育状况有些像《圣经》上说的“马太效应”:多则给予的愈多,少则得到的更少。

那些过去一向受到社会各界青睐的学校,由于具备先天优势和市场机制的帮助而左右逢源。择校费及各种捐赠使其财源茂盛,学生趋之若鹜使其享尽生源上的优势。一般学校很难对其构成“威胁”。这样一来,义务教育学校“强势群体”与“困难群体”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和学生流失严重,已经到了学校濒临消亡的地步。

面对这种状况,政府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政策对义务教育中的“困难群体”加以扶持,那么它们在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公民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也就难以落实。

然而,马太效应存在的一大因素,正是地方政府及其教育部门的支持。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初中招生实行就近入学、不准以书面考试选拔学生、不许乱收费”等,可是好政策到了地方上都会“变通”,直至最后“变通”得面目全非。

例如,你规定只能“就近入学”,那我就通过“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改制学校的名义来加以推翻;你规定不准“书面考试”,那么我就用目测(面试)来加以代替;你不许“乱收费”,我(地方政府)就通过倾斜政策增加对“窗口学校”、“重点学校”的财政拨款,搞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凡此种种,都使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实现基础教育平衡,一直是各国的努力方向

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家长们追逐名校的行为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地方政府部门应当保持清醒头脑,努力使择校热降温,尽快摆正办学理念。

正确的办学理念,应当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例如,2002年美国通过了一个法案,对于连续2年成绩没有提高的薄弱学校,政府在增加拨款、投入之后,重新加以评估。这说明,美国的办学理念是把钱投到基础差的学校,以进一步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而我们的办学理念却是相反。一方面是政府财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把这有限的资金重点投入到一批基础较好的学校上,“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进一步拉大学校之间的差距。

追求基础教育均衡,一直是各国不可动摇的原则。因为义务教育是一种普及教育,更是一种公平教育,它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而教育权利的平等,则必须通过教育机会均等来加以体现。

眼下的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并不能充分体现教育机会均等。为什么那条马路的孩子可以念省级学校,这条马路的孩子就只能上薄弱学校?通过居住“地段”和“运气”来加以区分,和《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是不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