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的上学问题,随着流动人口在城郊结合部的大量聚集而日益突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怎样解决穷人家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怎样帮助流动人口子女择校,从而让他们安心工作、促进本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让穷人家的孩子也上得起学”
让穷人家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这是100多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变法图强的抱负。李鸿章就是这样的仁人志士之一。
1896年9月3日,《纽约时报》记者这样采访在美国访问的李鸿章:“阁下,您赞成贵国的普通老百姓都接受教育吗?”
李鸿章回答说:“我们有很好的学校,但只有付得起学费的富家子弟才能入学,穷人家的孩子没有机会上学。但是,我们现在还没有你们这么多的学校和学堂,我们计划将来在国内建立更多的学校。”
“阁下,您赞成妇女受教育吗?”
李鸿章谨慎地说:“在我们清国,女孩在家中请女教师提供教育,所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雇请女教师。我们现在还没有供女子就读的公立学校,也没有更高一级的教育机构……也许我们应该学习你们的教育制度。”
让人遗憾的是,100多年前李鸿章就在探讨让穷人家孩子上学的问题,直到100年以后的今天我们还在探讨。
我们总是说,最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可是当农民要求让他们的孩子接受教育时,却发现交不起学费、或者干脆交得起学费也没有地方上学,我们还能对他们说什么呢?!
流浪在城市街头的辍学童工
在各大城市,都有一些学龄儿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流浪在大街上,这是《义务教育法》的光辉无法照到的阴影。
2002年11月26日凌晨6点,北京市学院路城管分队配合警方对位于二里庄附近的烤白薯窝点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截获6辆烤白薯用的桶车、抓住1名非法使用童工的“大人”。
当执法队员赶到现场时,屋外已经摆好了6辆整装待发并且已经冒着白烟的小车,“大人”和小孩正在屋里吃饭。又矮又乱的小屋内,小凳上放着一小碗发黑的咸菜,异味混着霉味弥漫在空中。2个蓬头垢面的小姑娘端碗坐在床边吃饭。屋里的小孩都是10多岁的儿童,有3个女孩和2个男孩。
经过询问,“大人”是安徽省宿松县人,51岁。对非法经营和使用童工,他供认不讳,但始终声称“这帮小孩都是他及亲戚的孩子,让他们干活没什么不对”。
专家指出,这些童工在价值观上已经产生了偏差,他们不是认为读书无用、就是没地方读书。他们的父母在北京打工,即使把他们送回老家,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最理想的办法是在北京的流动学校读书,而不是对他们一推了之。
生源大战常常引发聚众斗殴
流动学校也有一个争夺生源的问题。而且,由于这些流动学校主办者的法制观念薄弱,争夺生源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很多地方甚至画地为牢,以“势力范围”瓜分择校生。
2002年10月31日,本来应该为人师表的两所流动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因为争抢生源而聚众斗殴,被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在苏州市东渚镇开办流动学校的潘某,为了学校的招生问题,与浒关一所流动小学的经营者徐某宿怨已久。2002年7月,这两所学校的生源大战愈演愈烈,结果双方从暗自较劲到互相谩骂、最后终于动起拳脚。
7月31日晚上8时,潘某纠集在该校任教的儿子潘某某、借住学校的老乡余某兄弟2人、潘某某的同学刘某等5人,携带钢管等器械,由潘某驾驶着学校校车至浒关镇徐某创办的小学,冲进该校,用钢管、铁棒追打该校教师及工作人员毛某等人,之后驾车逃离现场。
融入当地公办学校就学是大势所趋
李鸿章的梦想如何实现?从目前各地政府部门正在采取的措施来看,让流动人口子女就近进入当地的公办学校就读已是大势所趋。否则,由于这些学校多为流动人口所办,并且带有某种宗族性质,无论在学校创办还是学生成长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在广州,市政府通过制定《广州市接受外来人员子女入学办法》,从而实现了10万名外来工子女在学历认可、入队、入团、评优等方面和当地户籍学生的一视同仁。
据统计,截至2001年9月,在广州市就读的外来工子女已经达到10.05万人,约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8.5%。其中3.55万名在公办中小学借读。
针对普遍存在的外来工子女入学难问题,广州市政府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外来人员子女在广州就读的,学校须为他们建立学籍档案,在学历认可、入队、入团、评优等方面和本市户籍学生一视同仁;
切实保证流动学校的办学条件,对不符合基本办学条件、又未经批准擅自开办的外来工子女学校,由教育部门会同执法部门依法予以取缔;
严格控制收费标准,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除每人每学期要交借读费外,其他学杂费一律与本市学生相同。社会力量办的流动学校,收费标准由学校根据教育成本提交方案,报请教育部门和物价部门核准(每学期杂费800~1000元);
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流动学校;
切实加强对流动学校在经费保障、风险预防、教师管理、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
流动人口子女的多渠道就学模式
由于流动人口的教育背景、收入状况各不相同,他们对子女的就学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问题,应当采取多渠道就学模式。
这些模式主要有三类:
一是开放公办学校,让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正规义务教育。
也就是说,通过依托遍布全市的公办中小学,接收流动儿童少年入学。据统计,北京市目前就有10多万流动人口子女在各类全日制义务教育学校借读。
为了让他们接受正规义务教育,提供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很多学校采取了混合编班方式,让流动人口子女与当地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实现灵活的收费制度,可以按月交纳学杂费,也可以缓交、减交或免交;在竞选班干部、评优选优、组织文体和公益活动、实行奖励和处分等方面同等对待。
例如在宣武区广安中学,流动人口子女担任学生干部和评选三好学生的人数,都占到47%以上。
二是在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由政府部门举办或改办一批原有学校,重点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入学。
例如在北京市,宣武区红莲小学、广安中学,石景山区麻峪小学等,就是主要招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在合肥市,29中也是一家以招收流动人口子女为主的公办民助学校。
这些学校利用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多的特点,专门配备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总结和摸索出了一套针对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家庭特殊情况因材施教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除此以外,还应当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接收流动人口子女,满足其择校要求。
三是流动人口自己创办的打工者子女学校。
这些学校通常分布在城乡结合部、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但是由于收费低廉、办学灵活,而很受低收入流动人口的欢迎。例如在北京市,目前就有将近5万名学生在这类学校就读。
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政府将逐步对这类学校进行规范整顿,将其纳入社会力量办学轨道,依法进行管理,保证在这里就学的孩子能够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