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开,开得春花也笑,笑影飘,飘送幸福乐谣……”每次听到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的这首《桃花开》时,都会想起那个傻乎乎的靖哥哥与机灵古怪的蓉儿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呆样子,还会想到那片令江湖人士望而却步、闻风丧胆的桃花阵。
想来也怪,栽在土里的桃树竟然能根据自己周围的情况随意变换位置,恐怕这种神奇的桃树只会在金庸老先生的头脑里出现了。
桃花以文字的形式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作此句者借灼灼其华的桃花,寄托对流浪在外的夫君的思念,读后则有一种彻骨的凄凉。
古时的玫瑰似乎没有被人誉为爱情的象征,反倒是桃花,与爱情、暧昧、情意有着密切的联系。桃花中有一种人面桃,又名美人桃,即千瓣桃花。外层花瓣粉红色,内层花瓣越向中心越红,仿佛美人娇羞深藏不露。关于人面桃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崔护是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的进士,曾任岭南节度使。他年轻时,到长安应进士试没有考中,就在当地找了一个旅舍刻苦读书,准备下一次再考。清明节这天,人们纷纷到野外踏青,崔护也趁此休息一下,独自一人信步来到长安南郊,观赏春天景色。这样东逛西游,时间久了,崔护感到口渴难受。正好前面有个村子,一家小小的庄院就在不远处。他走近看时,院内花木茂盛,静悄悄的不见人影。
崔护在门前敲了好一会儿,方才有个姑娘从屋里出来,在院门缝隙里偷偷看着他,细声细气地问:“谁呀?”崔护忙说:“我叫崔护,是到长安来应试的士人,今天独个儿出来踏青寻春,路走得多了,非常口渴,求姑娘给一杯水喝。”那姑娘也不答话,回身从屋里拿一杯水出来放在石桌上,开了院门让崔护进内,又从屋里搬出一把椅子,请崔护坐着喝水。
然后,这姑娘退到一棵盛开的桃树旁,把身子微微斜靠着,脸上现出腼腆的神色,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魁梧英俊的崔护。崔护看到姑娘秀丽的容貌,在红彤彤的桃花映衬下,显得格外美艳,不觉产生了爱慕之情,便跟她攀谈起来。可她却一句话也不答,只是含着微笑,看了他好久。
崔护见天色将晚,就向姑娘道谢,告辞要回去。姑娘把崔护送到门口,脉脉含情,几次想要开口,终于没有说,突然转身急匆匆进屋去了。崔护也频频回头张望,不胜依恋地离开了。此后,崔护心中总是忘不了这位姑娘,但为了下一次能榜上有名,只好专心攻读,再也没有去她家的小院。
时光如梭,第二年清明节又到了。崔护蓦然想起了姑娘。这时,长期潜伏在心底的感情再也抑制不了了,崔护立刻到南郊去找她。寻到那里,只见小院门墙依旧,门上却扣着一把铜锁。崔护非常失望,就在姑娘家的院门上写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他写完了,后面又具上姓名,这才怅怅而归。
几天后,崔护又去看望姑娘。他来到门前,听得屋里传出哭声,连忙敲门。有个老人出来,问道:“你就是题诗的崔护吗?你可把我女儿害死了!”
原来,姑娘在崔护走后,也非常思念他,前几天与父亲走亲戚回家,看到门上的诗写得情真意切,心里更是难受,不禁生了病,突然昏死过去。崔护听了,赶紧进屋扶起姑娘的头喊道:“崔护在这里!崔护在这里!”昏过去的姑娘终于苏醒了,崔护悲喜交集。老人见女儿和崔护这样相爱,便让他们结成了夫妻。
晋朝诗人陶渊明,曾经在“采菊东篱下”时,幻想出了那一片脱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之后,桃花便成了后人梦里仙境中不可或缺的点缀,成了文人墨客抒**意的绝妙辞藻。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株桃花映小楼”,“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读了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就仿佛置身于一片掩映在桃花丛中的江南春色之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的诗句将桃红柳绿、烟雨江南的春色渲染到了极致,而张旭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更引起人们对梦幻中世外桃源追寻的无限遐想。
我国20世纪80年代最著名、最具实力的男高音歌唱家蒋大为,所演唱的那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则把家乡的春色和美丽的桃花联系在了一起。
早春三月,桃花盛开,花儿不像牡丹那样国色天香,富贵气逼人,也不像兰花那样幽静素淡,过于洁净。是桃花装扮了春色,还是春色映衬了桃花?人们无须回答,其实桃花早就融入了春天之中,桃花和春色已经成了不可分割的和谐统一。桃花是大自然的精心之作,没有桃花的春天必将黯然失色。
我国有许多桃花胜地。像杭州西湖栖霞岭,就因为岭上桃花烂漫、色如云霞而得名“栖霞”。西湖包家山上,桃林密布,花开时如火如荼,云蒸霞蔚,所以宋人曾题匾“蒸霞”。又据《花史》记载,古田县黄檗山上遍植桃花。有桃坞、桃湖、桃洲,春天到来之时,夭桃夹岸,红灿烂漫,真正一个桃花源的世界。此外,五台山的桃源洞,华盖山的桃花圃,黄山的桃花峰,苏州的桃花坞,都是古代的桃花胜境。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杨凭《千叶桃花》
而在《红楼梦》中,也有一个桃花圣地。为何说是桃花“圣地”呢?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最经典的一首诗《葬花吟》中的几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这样一位多愁善感的女人将自己比作桃花,而且还是散落在地的桃花,可见其内心的痛苦、命运的悲凉。当她写这句的时候,或许已经预知了自己的命运,知道自己不会幸福地死在宝玉的怀里,甚至见不到他的最后一面。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
林黛玉将落花拾起,放到布袋里,然后埋掉。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黛玉落泪葬掉的不仅是那些残花,还有自己的命运。她似乎对生活不抱有什么希望,却又在一些事情上不甘心放弃,比如那个“看到姐姐就忘了妹妹的”宝玉。寄人篱下的生活让她有一种得过且过的想法,不然又能怎么样呢?
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都表现在这首诗里了,但她并非一味地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这些,也正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所以有人将她所有葬花的地方都是桃花的圣地。
女子自然会感时花溅泪,而江南那位天资聪慧、仪表堂堂、琴棋精通、诗画双绝、位居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却借桃花一展才华,并对自己心爱的女子抒发爱意。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读到这几句诗时,是不是想到了那个搞怪、爆笑的香港艺人周星星了?当他半悬在空中为心爱的秋香姐吟这两句诗时,秋香顿时被唐伯虎的潇洒、才学迷住了。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桃花庵歌》
虽然桃花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但它命运不济,在花界资格很老地位却不升反降,乃至竟沦落为色情象征,此系花中之又一不平事。
作为这种不平的补偿,桃花得到大名人诗仙李白为知音。
李白身为名所累,诗亦为名累,他的名气往往成为我们理解其人其诗的障碍。其实李白年轻时也算是个很不听话,“性倜傥,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尝手刃数人。轻财重施,不事产业”的人。偏他又自幼诵读儒家经籍,对此一性情中人当是形成精神约束。性情与约束,使得李白自己也难把握住自己的情绪。有趣的是,他的情绪,在他对桃李和松柏的态度变化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当他情绪激昂时,或是理智占上风时,他就褒松柏而贬桃李。譬如: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飚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
到他放纵性情时,他又常是尽情歌颂桃李,譬如有“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之名句的《长歌行》。这种时候他对于松柏则颇不屑,譬如《拟古十二首》之九:“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到他注入深情时,桃李也是其寄托。譬如“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再譬如以桃花寄寓亲情: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李白《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固然也积极去追求过功名,事实上他仅是希望其个人价值能因此而得到社会的认可,或是从道义上觉得理应如此,缺乏的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那样的真诚与热情。当他纵容起性情而不再考虑这些的时候,便有了他的绝好文章: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这里有个除掉束缚而疯狂的李白,以至我们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到那集一春之所有灿烂的满园桃花,花之色,人之情,在这一刹那而于天地万物之内,于光阴流淌之间,竟成永恒。桃花在李白诗中成为以青春、感情为代表的个性人生美好的象征,那桃花得李白一赏,复何怨之有呢?
桃花聚朵成枝,聚枝成簇,聚簇成丛,这便淋漓尽致地显示出春天的妩媚与娇娆。桃花已然成为春临的一种象征,撩拨和温润了人们的心,默默地沟通了人们和自然的天然联系,奉承给人们视觉的安谧与心灵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