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更多事要做。还记得你的人物动作表吗?是时候回到角色身上了,从每个角色的视角,把每一场戏都审视一遍。你把每个角色的视角都表现出来了吗?如果没有,现在就是你的机会,把这场戏放大,增强压力和张力,提升喜剧效果。写初稿时,只专注于主角和主线故事是很正常的。初稿往往是让球滚起来,让故事向前发展,一直到达终点线。抓住这个机会,像体育教练观看比赛回放那样修改你的剧本。看看每个球员在每场比赛里都在干什么。每个人都在自己该在的位置上吗?在干自己该干的事吗?如果不是,那你就应该趁此机会换一种方式,重新再写一稿,达到更好的效果。
乔丹·贝尔把我们的第一个成交剧本推向市场之前,要求我们再写最后一稿,强调喜剧效果和角色。他让我们特别注意一些次要角色,因为这些人的视角和声音没有主角那样清晰。我们决定在大脑中给每个人物选角,用选角的思路来指引这最后一稿,同时给剧本增添额外的生命力。从这次修改中受益最多的角色,应该是托马斯太太,她是我们12岁的天才主角(杰克·罗斯)的校长。懒虫杰克是她的眼中钉。发现杰克变成了天才之后,她依然充满怀疑。然而,当杰克在她的办公室里高分通过了一系列测试,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后,就成了她的爱徒。她希望杰克在一年一度的中学生“学院杯”中获得冠军,从而让学校重现昔日的荣光。我们的初稿主要聚焦在杰克和他的傻朋友(弗莱德和“上校”)身上,对托马斯夫人着墨不多。但托马斯夫人在影片中也有自己的弧光。她对杰克,对教育事业都有自己的看法。她有希望,有梦想,不只是为了她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学校。在故事开头,她把杰克当作敌人(他的确是),但不久之后,她就把他当成盟友了。当魔法能力不可避免地开始衰退时,杰克害怕她会失望。所以我们把目光投向了莉莉·汤姆林[1],把她作为托马斯太太的原型。然后我们写出的这一稿,不仅优化了她这个角色,还通过赋予她一种更丰满、更有辨识度的声音,提升了整个剧本的水平。乔丹读了这一稿之后,就知道是时候出去推销这个剧本了。距离写完《神童》差不多已经过去了25年,我们没有再写过其他叫作托马斯太太的角色,但我们依然会给每一个项目做“托马斯太太式修改”,针对比较次要的角色,确保每个人物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