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不足的编剧经常会落入这样的陷阱,就是对角色的描述过多,远远超过了需要的和应有的程度。请记住,角色描述通常是没法拍出来的,所以你在这儿写的东西,基本都不可能真的拍到电影里去。那么你为什么还要写呢?记住,不要去描写角色的外貌细节,除非这个细节会对故事产生影响。为什么?因为当你把一个角色描述为“胖子”时,最适合演他的演员可能偏偏骨瘦如柴。你描述一个角色是蓝眼睛,但最后可能是一个长着绿眼睛的演员更适合他。如果你写的是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主角是一支篮球场上的弱队,那可能要涉及球员们的身高。至于眼睛和头发的颜色……就不必写了。他们皮肤的光滑程度?除非你的故事里需要他们去拍香皂广告,否则也不必了。角色的揭示是通过他们的动作和对于刺激的反应来完成的,不是通过你的描述。少即是多,这条原则几乎永远成立。当你的电影进入了筹备阶段,制作团队会把角色试镜片段发给各个演员经纪人。除了给出大概的年龄范围之外,这些试镜片段从不会涉及你的描述,而是基于这个人物在故事里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的性格和态度。

最后,按照本书的指导原则,检查一下你的角色,看看从演员的角度出发,应该怎样描述这些角色。演员是你的创作伙伴,他们能为你的角色注入生命,所以你要尽量尊重他们。不要觉得剧本里只有角色描述就够了,就能代替对角色的深层洞察。如果在你的剧本里,你形容一个女人时只会说她“火辣”,那么可能是你对这个人物的塑造还不到位。如果在你笔下,主角哥哥的形象仅仅是个“肥屌丝”,那么你不是在揭示这个角色,而是暴露了自己作为编剧,工作还没做到位。从角色出现在你剧本中的那一刻起,你就要尊重他们,还要充分理解角色描述的作用和它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