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塑造讨喜但有瑕疵的角色,关键之处往往在于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和表达自我的方式。在《洛奇》(Rocky)里,洛奇·巴尔博亚是当地黑帮的一个底层收账人,这时他得到了一个机会,与阿波罗·克里德对决擂台。一个名不见经传,靠给黑帮收账勉强维生的拳击手,听起来完全不像“英雄”。但看看西尔维斯特·史泰龙塑造的这个角色是怎样对待身边那些弱者的——阿德里安和年少的玛丽。洛奇是一个守护者,他内心善良、行事正派,甚至还很有街头智慧。他也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尽管他的境遇,以及作为拳击手的地位和成绩都不怎么样,但他相信只要有机会,他就能打完与重量级世界拳王的比赛。他有一个梦想,我们希望他赢。
你的主角,他的价值观和形象应该在第一幕里就足够清晰,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你通过概念和第一个转幕节点给他安排的这种境遇上的改变,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但角色的塑造并未到此结束。他要去向何处?在一个剧本里,角色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旅程。但如果到了结尾,他跟开头时相比并没有产生某种形式的变化,就会让人怀疑你这整个故事的价值在哪里。角色的性格是通过动作,通过他们对于挑战和**的反应来得到揭示的。他们会成长。他们有人物弧光。利用人物弧光给故事导航的方法,就是分清你的角色想要什么和需要什么。你应该在第一幕的结尾说明他想要什么,而他需要什么则要等到故事后面再揭晓。
在《黑豹》(Black Panther)里,查德维克·博斯曼饰演的特查拉想要的是夺回属于他的瓦坎达王位。然而他需要的是成为人民真正的领袖,他不仅要打败对手,还要利用他们这个隐秘小国的资源和能力,去帮助外面更大的世界和所有被压迫的人。在《佐州自救兄弟》(Ride Along)里,凯文·哈特饰演的本是一个保安,他想要未来的大舅子祝福自己与未婚妻安吉拉。但他需要的是向安吉拉那位当警察的哥哥(艾斯·库珀 饰)证明自己足够坚强,足够勇敢,能在婚姻生活的一切考验和磨难中保护和照顾她。卢克·天行者想要离开叔叔婶婶在塔图因的农场,开始一种更刺激的生活。而他需要的是克服自己的急躁,在善与恶之战的这项伟业中,肩负起自己关键而独特的作用。电影明星和演员所寻找的,是力量与弱点并存,有感染力,同时还具有学习和成长空间的角色。
所以你的主角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有缺点但讨喜的角色,他受到了来自故事前提的施压与挑战,迫使他的自我不断地发展,并与观众分享这一过程。现在,演员表里其他的角色怎么办呢?其他角色起到两个关键作用。第一个,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是填充你创造的这个世界,并在其中扮演具体而必要的角色。想出创意的几分钟之内,我们就能凭直觉知道这些角色是谁。举个例子,如果你写的是一部劫盗电影(heist movie),就要有一个犯罪团伙,还要有他们准备抢劫的对象——某个人或某个机构的代表,可能还会有一个警察或FBI探员,这些角色天然地分为两个阵营——准备实施犯罪行为的和试图阻止或解决犯罪行为的。记住,你的电影是一场辩论,是互相冲突的利益和信仰体系之间的交锋。在劫盗电影中,罪犯可能是被纯粹的贪欲驱使,比如《虎胆龙威》(Die Hard)。也可能是被复仇的渴望驱使,比如《高楼大劫案》(Tower Heist)。或者被一种正义感驱使,比如罗宾汉故事的各种电影版本。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你的角色都分布在敌对的阵营中。次要角色和小配角需要各司其职,在辩论中支持某一方的观点。在《居家男人》里,杰克·坎贝尔在平安夜收到了大学女友凯特发来的电话留言。他的助理阿黛尔知道他是个工作狂,只能一个人过圣诞节,所以劝他给凯特回电话。杰克问他的老板兼导师彼得·拉斯特有什么看法,拉斯特回答:“旧的恋情就像旧的税单……放三年就可以扔了。”
爱情应该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占据多少分量,应该在杰克的生活中占据多少分量,关于这个问题,阿黛尔和拉斯特分别代表一种论点。但拉斯特是杰克的导师,他肯定了杰克当年出国追求事业,放弃与凯特过日子的选择。所以杰克把凯特的留言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结果呢?第二天杰克一醒来,他身处于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在新泽西的房子里,躺在凯特身边,还有两个孩子和一条狗。杰克踏上了一段自我发现之旅,重新检视自己应该怎样给事业上的野心与凯特的爱情进行排序。不管是纽约的人生,还是“体验”中的新泽西的另一种人生,他身边的每个角色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他最终必须找到自己的答案。
当然,要想塑造亮眼的角色,这些还远远不够。难道我不需要对角色生活中的一切私密细节都了如指掌吗?从他们早饭吃了什么,到用什么牌子的牙膏刷牙。为了捕捉角色的本质,为了在剧本里鲜活地塑造他们,难道我不应该给每个角色写上10页纸的人物小传吗?别。求你了,别!
关于你的角色,重要的是你必须知道他们是谁,他们跟你的创意和你的主角是什么关系。我们很快就会讲到,在适当的时刻,其中一些角色会发展出他们自己的故事,也就是副线或支线剧情,跟主角的故事同步展开,两相呼应。你会发现,所有角色都具有一些附加的重要细节,有助于对他们进行鲜活的塑造。这些细节能展现他们的性格特征,以及他们在你所创造的这个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开的是什么车,在酒吧里喝的是什么酒……这些是揭示性的细节。揭示性细节很重要,有助于塑造出有记忆点、有感染力的多维角色。一个喝康胜啤酒的角色,和一个喝麦卡伦威士忌,或大都会鸡尾酒[3]……或秀兰·邓波儿鸡尾酒[4]的角色肯定不一样。一个开法拉利的角色,和一个开福特嘉年华的角色肯定不一样。一个穿定制西服、意大利皮鞋的角色,和一个穿休闲裤、运动鞋的角色肯定不一样。但宝洁公司和高露洁公司,对不起了,用佳洁士刷牙的角色和用高露洁刷牙的角色没什么太大不同。有些细节是有用的,另一些则没用。能否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将决定你的努力能换来一个构思精巧、角色能引起共鸣的剧本,还是因为盲目自信而把时间浪费在徒劳的练习上。
你要了解你的角色。如果你在写一个酒吧里的场景,就应该清楚他们喝的是什么酒。如果他们在回家或上班的路上,你应该清楚他们开的是什么车。你不需要知道他们上高中时是不是喜欢过物理老师,除非那个老师真的要在你的故事里出现。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他们无意义的生活细节上。要专注在有用的东西上——他们在故事中扮演的角色定位,以及他们的视角。对于大部分角色,你真正需要知道的信息应该用一段话就能交代完。如果你想多写一点,当然可以。但如果你一直写一直写,只是为了增加字数,为了向你自己,向你的团队或老板证明你懂得多,证明你完全“掌握”了你的角色,那么你就是在用一种虚假的安全感欺骗自己。但你骗不了别人。你写的东西里,有90%都是对剧本没用的内容。角色的精华其实就是能让剧本读者产生共鸣的东西。要锦上添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细节上,除了你自己,没人能感觉到,也没有人在乎。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个足以诠释你的概念的主角,而且也为故事设置了各种角色来推动叙事,准备好对剧本的中心论点进行戏剧化呈现。这时,你就可以开始想象由谁来饰演这些角色了。除非你要自掏腰包投资,或者用手机在你家附近拍摄,否则全靠朋友来帮你演是行不通的。为了卖掉剧本并且让它投拍,你需要愿意来演这部戏的演员。虽然设想是件好事,但你设想中适合这些角色的演员,人家为什么要考虑你的剧本呢?更别提还要从所有收到的剧本里把你的挑出来。演员在读你的剧本时,脑子里会带着一些非常明确的问题。自己的角色要做什么?这个角色对于整个故事或世界有什么贡献或揭示作用?他的独特之处在哪里?记住,演员是好莱坞产业链里的关键一环,你卖剧本和拍电影都要依靠这段产业链。你的剧本能给他们提供什么呢?
我们有一种工具可以回答这个关键的问题,是专门为了“放大”剧本里的每一个角色,以及剧情的每一次转折和升级而设计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角色的作用和视角都应该清晰而明确,做到这两项能给你的剧本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但你想要的不仅仅是坚实。坚实等于“好的,我明白了”。坚实只能当写作样本。也许吧。但你想要的是精巧。在演员看来,一个立得住的角色应该积极主动,做的事足够有趣,能承受挑战并且做出反应,反应的方式既要出乎意料,又要真实、有揭示性、有意义。这些是构成一个丰满角色的部分元素。你怎样确保你的剧本能为主演和其他演员提供这样的机会呢?为了让角色立得住,我们的方法就是角色动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