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农(2)向余道闵汶水茶不置口。戊寅九月至留都(3),抵岸,即访闵汶水于桃叶渡(4)。日晡(5),汶水他出,迟(6)其归,乃婆娑(7)一老。方叙话,遽起曰:『杖忘某所。』又去。余曰:『今日岂可空去?』迟之又久,汶水返,更定(8)矣。睨(9)余曰:『客尚在耶!客在奚为者?』余曰:『慕汶老久,今日不畅饮汶老茶,决不去。』汶水喜,自起当炉。茶旋煮,速如风雨。导至一室,明窗净几,荆溪壶、成宣窑磁瓯十余种(10),皆精绝。灯下视茶色,与磁瓯无别,而香气逼人,余叫绝。余问汶水曰:『此茶何产?』汶水曰:『阆苑茶(11)也。』余再啜之,曰:『莫绐(12)余!是阆苑制法,而味不似。』汶水匿笑曰:『客知是何产?』余再啜之,曰:『何其似罗岕(13)甚也?』汶水吐舌曰:『奇,奇!』余问:『水何水?』曰:『惠泉。』余又曰:『莫绐余!惠泉走千里,水劳而圭角不动,何也?』汶水曰:『不复敢隐。其取惠水,必淘井,静夜候新泉至,旋汲之。山石磊磊藉(14)瓮底,舟非风则勿行,故水之生磊。即寻常惠水犹逊一头地,况他水耶!』又吐舌曰:『奇,奇!』言未毕,汶水去。少顷,持一壶满斟余曰:『客啜此。』余曰:『香扑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向瀹者的是秋采。』汶水大笑曰:『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遂定交。
(1)闵老子:闵汶水,精于茶道,跟张岱颇有来往,此篇就是叙述两人结识的经过。
(2)周墨农:周又新,张岱好友。
(3)戊寅:崇祯十一年(1638)。留都:古代王朝迁都后,旧都仍置官留守,称留都。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以旧都南京为留都。
(4)桃叶渡:秦淮河边的渡口,位于秦淮河与古青溪水道合流处附近,又名南浦渡。相传东晋王献之经常在渡口迎送爱妾桃叶,故名。原渡口处立有桃叶渡碑,并建有桃叶渡亭。
(5)晡(bū):申时,午后三点到五点。
(6)迟:等候。
(7)婆娑:衰老之貌。
(8)更定:入夜一更,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
(9)睨:斜眼看。
(10)荆溪壶:宜兴紫砂壶,储茶的良品。成宣窑:明代的成化窑和宣德窑。
(11)阆苑茶:四川阆州所产的茶。
(12)绐(dài):欺骗。
(13)罗岕:罗岕茶产自湖州长兴。清冒辟疆《岕茶汇钞》载:『茶之为类不一,岕茶为最。』罗岕茶为明清时期的贡茶,盛行于明万历年间,因制作工艺复杂,于清雍正年间失传。岕,指两山峰之间的空旷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