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与人合作(1 / 1)

底线博弈 王亚军 986 字 1个月前

人与人相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人本来就是群居动物;人与人相处能够美好而又和谐,却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人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发展。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挥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

欲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学会与人合作,这一方面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股合力。

团结才有力量,只有与人合作,才会众志成城,战胜一切困难,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以此推论,说合作是生存的保障实不为过。所以,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关系到青年人的前途大业。

一盘散沙,尽管金黄发亮,也仍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建筑工人把它掺在水泥中,它就能成为建造高楼大厦的水泥板和水泥墩柱。单个人犹如沙砾,只有与人合作,才会有意想不到的变化,变成不可思议的有用之材。青年人要学会与人合作,掌握这种才能,从而引导自己的事业向前。善于团结人的人,天生就是一个领袖人物。他能引导其他人进行合作,或者引导他们团结在自己周围,完成一项共同的工作。他善于鼓舞他人,使他们变得活跃。通过协作,他完成了单靠自己无法完成的工作。在他的协调下,以他为核心的这些人给社会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服务。

有些人天生是服从者,他们不知道一件事情牵涉的范围有多大,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处理棘手的问题。但他们也有与人协作的愿望。只是他们的协作是一种消极的协作。他们会说:“你看,我适合干什么,只要你安排了,我就会尽心去做。”所以,通过是否善于合作,可以区分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可成大事的人。

成功人士有极强的号召力,能鼓舞并指挥他手下所有的人员获得比在没有这种指挥影响力之下更大的成就。要想成功,必须拥有这种精神与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可通过自愿的方式,也可通过强制的纪律。

三教九流,人也各异。唯有和谐相处,生活才会美好,因为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是需要用良好的合作来维持的。

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因为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们不可能再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每个人都要借助他人的智慧完成自己人生的超越,于是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合作不仅使科学王国不再壁垒森严,同时也改写了世界的经济疆界。我们正经历一场转变,这一转变将重组22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将没有一国的产品或技术,没有一国的公司,没有一国的工业。至少将来不再有我们通常所知的一国的经济。留存在国家界限之内的一切,是组成国家的公民。

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化的科学与技术的合作早已超越了国境线,许多大公司开始进行跨国性“联姻”、财力、物力与人力的重新组合,使生产效率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总量增加,而这些必将使科学技术的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造福于人类。

每个欲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要学会合作,与人共处有着深刻的内涵。学会共处,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优点,尊重他人。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本身的多样性、共同性及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学校开设的诸多科目,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人文学科,都是为了传递人类的思想文化遗产,增进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了解,认识各自的文化特性和共同价值。了解自己是认识他人的起点和基础,正所谓“设身处地”。同时,教育作为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注重从了解他人、他民族他国、的过程中更深切地认识自己,认识本国、本民族。这种了解和认识,始自家庭,及于学校,延至社会,推而广之于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及其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并从这种深入的了解之中,培养人类的尊严感、责任心、同情心和对祖国、同胞和人类的爱。

那么,我们与人合作时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原则,合作也一样。与人相处,要坦诚相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矛盾!无须在一些无所谓的问题上争个你死我活,过于“精明”,就会落得“人至察则无友”的结果。青年人在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的同时,更要注意合作也是有原则的。

不仅如此,还要知道社会是复杂的,它不像学校里那么简单。

个人即使为协调人际关系做出了很多努力,事实上仍然不能完全免除同别人的冲突。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产生矛盾,是由人的天性所决定的。

也许由于观点、趣味的不同,也许因为感情、个性的抵触,从而产生误会,进而引起纠纷。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一切。产生矛盾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诸如狭隘自私、敏感多疑、刚愎自用等人性的弱点。人们思考和处理问题往往习惯于从自我出发,平时疏于同别人沟通,因而出现矛盾后,总认为真理在自己这边,别人都是错的。

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应该说对双方都是不利的,必然会对各自产生消极的影响。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必须想方设法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千方百计地消除各种矛盾,使自己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