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不利时要学会暂时妥协(1 / 1)

底线博弈 王亚军 838 字 1个月前

人性丛林里的争斗有很多种解决方式,“妥协”是其中的一种。“妥协”是双方或多方在某种条件下达成损益不对等的结果。在解决问题上,它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没有更好的方法出现之前,它却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奋起抗争不起任何作用,那就用百倍的忍耐为既定的目标暗中积蓄力量。妥协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在冷静中窥视时机,然后准确出击。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唐高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有目的地结识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其遭到隋炀帝的猜忌。

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觐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顿生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觐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对自己起疑心了,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一面向隋炀帝表示忠心臣服之意,一面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声名,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此举颇见效果,隋炀帝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给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许多人都能准确地回答这样的问题:将拳头笔直伸着打人有力呢,还是先将拳头收回来打出去有力呢?是身体笔直跳得高呢,还是先将身体蹲一下跳得高呢?这是生活常识,没有人会答错。先退后进,以退为进虽是办事常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运用自如。

为什么呢?对别人委曲求全,是件很没面子的事。许多人宁可折断腰杆,也不肯让面子稍稍受损。这当然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无可厚非。但那些干大事的人却另有选择。

汉高祖刘邦曾率军讨伐匈奴,被打得大败。刘邦死后吕后主政。匈奴冒顿单于想趁机攻打汉朝,只是苦于师出无名,便送来一封信,想激怒吕后挑起战事。信中说要娶吕后为妻,代替刘邦当皇帝。

吕后大怒,想斩掉来使,立即出兵。大将樊哙气愤不平,表示愿领兵十万,“横扫匈奴”。这时,名将季布坚决反对出兵,他的理由是,现在高祖刚去世,国内人心未定,战争的创伤尚未平复,怎么能因一时之辱,置天下安危于不顾呢?

吕后冷静下来,命人写了一封非常谦卑的信:“大王不忘怀于我,给我来信,想我年老色衰,发齿脱落,行步失度,哪配得上大王您呢?现在奉上我平日乘坐的御车两辆,良马八匹,给大王乘坐。”

冒顿也是一代英雄,见了此信,找不到出兵的借口,只好暂时打消了大举入侵中原的念头。

妥协是在不利形势下所实行的一种让步政策。当我们在斗争中处于劣势时,对方往往会提出无理要求,我们只能暂时让步,满足其要求,以待危机过去,再解决问题。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可以避免时间、精力等“资源”的无效投入。在“胜利”不可得,而“资源”消耗殆尽日渐成为可能时,妥协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充实力量的机会。

二是可以获得暂时的和平,来扭转对已不利的劣势。我们之所以处于劣势,最大的原因是实力不足,或者内治、外交方面出了问题。无论提升实力还是解决问题,都需要时间。用妥协换来“和平”,我们便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引导“敌我”态势的转变。

三是可以维持自己最起码的“存在”。妥协虽然往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却可换得“存在”。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存在是一切的根本,因为没有存在,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也许这种附带条件的妥协对你不公平,让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换得存在,换得希望,相信也是值得的。

妥协有时候会被认为是屈服、软弱、投降,而事实上,妥协是一种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既是转危为安的战术,也是图谋远举的战略。所以,古今智者都懂得在必要时向别人妥协。毕竟成功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