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民无信不立。”孟子说:“言而有信,人无信而不交。”信用是一种承诺,一种保证,一种真诚;信用就是一诺千金。诚信,就是要说真话,道实情,守信用,讲信任,说话算话。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诚信”二字的分量可谓沉甸甸。因为讲诚信,刘备“得军师,如鱼之得水也”,他充分信任、重用诸葛亮,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同样因为讲诚信,诸葛亮知恩图报,辅助后主,力保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是因为讲诚信,关羽铭记“桃园结义”的誓言,“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回到刘备身边。人们崇拜诸葛亮,敬仰关羽,就是崇拜、敬仰他们这种诚信的可贵品质。
不管在任何时代,人都不能离群索居。人和人之间要有顺畅的交流、沟通,彼此寻求寄托与抚慰,这是对个体存在的认证,更是对生存状态的肯定。而彼此认同的产生其实就是一个彼此信任、互相接纳、多元包容的过程。作为社会的最小个体,我们不能要求别人重守承诺,但我们自己却应做到真诚守信、信任他人。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向来重信守诺,是讲信用的民族。在传统社会里,我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信用”的核心是强调忠诚,如朋友的信义、妻子的忠贞、臣民的忠实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指一个人的资信记录,是指一个人负责任的能力,不是简单的道德人品问题。信用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反映,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是一个人发展的必备品德。
诚信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无论是夫妻、朋友还是同事甚至陌生人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讲求的都是真情流露,是建立在真诚表达的基础之上的。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要获得别人的情感认同,取得别人的信任,就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从小事做起,友善待人。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不会变,也不能变。
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对大量著名人物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有成就者的健康个性特征,其中第一点就是能与现实建立比较愉快的关系,厌恶虚假的东西和人际关系中不真实的行为;自发、淳朴、天真,率性而发,自然流露。马斯洛还指出,一个人要走向成功或拥有健康个性,有八条途径,其中两条与诚实相关。当有怀疑时,要诚实地说出来而不要隐瞒,在许多问题上反躬自问就意味着承担责任。诚实是一个人成功的潜在力量,它将使你与众多的人建立密切和谐的关系,为生活大厦建立坚实的基础。
一个守信用的人,他的自我是纯真的、稳定的、健康的,体现出一种理想的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为他人所信赖。率真是真诚的另外一种重要的品质,它指的是一个人能如实地展现自己,不自欺欺人,这是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自尊自重。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对自己诚实,才不会对任何人欺诈。”因而,真诚和守信用是一个人自尊自重的表现。
有一位记者说:“一个人真诚、守信与否,涉及他是否有自尊自重的素质。一个诚信的人必然能够得到他人诚信的回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以诚待人、重诺守信,这应当是交友处世的第一原则。至于他人会对我们怎样,那是另外一回事。在实际的交往中,自然能够积累经验,用不着过于担心被蒙骗。”
另一个人补充道:“的确如此,这就好像使用信用卡一样,你必须先存入资本,才有资格和条件使用它,受惠于它。如果一个人只想使用和受惠,不想存入资本,那后果不可想象的。”
有一位教授说:“对人必须真诚并守信,我赞同这是做人的第一原则,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是要讲灵活性的,‘道不同则不相为谋’,真诚和守信应凭经验和智慧得来,以免遭受虚伪欺诈的亵渎。”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既要相信真主,又要绑好自己的骆驼。”
诚信的基础是信用。诚信就像是一辆直通车,选择的是沟通心灵距离的最佳路径,唤起的是一种大家发自肺腑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荣誉感。
守信和真诚是相互的、一致的。所谓“信,诚也”,指的就是心口合一。一个人必须先做一个真诚和守信用的人,然后才能获得他人的真诚和信任。中国历来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的说法,指的就是做人要重诺言、守信用。诺言之所以能成为力量,是因为守信用。社会秩序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能相互遵守约定的基础上的。种种约定或约束,都是为了生活更有秩序、更加圆满。能否实践诺言,是衡量一个人精神是否高尚的准则,一切的道义、道德都表现在守约上。如果守约的精神日渐衰退,那么,社会各个阶层的每个人都将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