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感情还是功利,既然人际交往是互利的,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那么人际交往的延续就有一个必要的条件:交往双方的需求和需求的 满足必须保持平衡。否则,人际交往就会中断。人际关系的发展要在双方 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底线就是互利。我们的社会提倡奉献和利他精神,但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人际交往境界,很难要求所有人都做到这一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尽管每个人的交往动机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 动机都是为了从交往对象那里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实际上,人际交往中 的互惠互利也须合乎社会的道德规范。
李梅是大一的新生,刚刚踏入校门,对学校里的一切事情都不太 了解。学校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也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利交往。 李梅很想加入学生会,但是不知道从何入手。无意中得知学生会主席 是自己的老乡,于是李梅就以老乡的名义与学生会主席结识,国庆节 回家时主动帮他买了车票,还把家里邮来的特产送给他。很快,他们 就成为了朋友。在加入学生会时,由于得到老乡的提示,做了充分的 准备,李梅自然如愿以偿。
互利互惠即互酬互助,指人们在交往中互相考虑对方的价值和利益, 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彼此都能从交往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对方的帮 助。人际交往中的互利,是互助而不是交易,是一种“只有助人,才有人 助”的生活哲理,是“施恩不图报”与“好心得好报”的辩证统一。交往 中,只有双方都有所“施”,才会都有所“受”。
所谓互利原则,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由于受传统 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们在交往中更愿意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事实上,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是多层次的,粗略地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个 层次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际交往,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另一个层次是以 功利定向的人际交往,也就是为实现某种功利目的而交往。现实中人们时 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两种情况交织在一起。有时候,即使是功利目的 的交往,也会使人彼此产生感情的沟通和反应;有时候,虽然是情感领域 的交往,也会带来彼此物质利益上的互相帮助和支持。所以,按照人际交 往的互利原则,人们实际上采取的策略是:既要感情,也要功利。
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人情淡漠,朋友间缺乏真情,甚至不讲交情。其实说穿了,抱怨的一方往往是由于自己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需求往往也是非常功利的。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没有任何功 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轻率地抱怨别人没有“友情”。
我们只要坦率地承认: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底线;既 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常规策略;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 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