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便是尊老养老尚齿。“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的象征,“仁”德之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但在周代礼制之中,“爱人”有礼制等差之别。这等差之别一是讲究尊卑贵贱之分,也就是说,“爱人”是先贵后贱,先尊后卑;二是讲究亲疏远近之别,也就是说,“爱人”是先亲后疏,先近后远,形成波浪式仁爱圈。最中心者,“爱”波最强最大,逐次减弱,以至于最后“爱”便消失。《论语·学而》篇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悌是仁道的根本,仁道最讲究的是孝悌。孝悌开始来自于家族内部相互关系,孝讲的是父子之道,悌讲的是兄弟之道;孝首先讲尊父,悌首先讲敬兄;然后才讲父慈兄友。由此在家族内部形成一种浓厚的友好和睦团结的气氛和关系,用这种家族亲情作为周代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家族的黏合剂,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向心力。社会最基本的细胞稳定了,推而广之,中国的社会也就稳定了。中华民族历尽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历经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内忧外患,但最终未能分崩离析,与这种孝悌之道所具有的稳定家族关系进而稳定社会的凝聚力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从战国秦汉时代的文献中可见,养老尊老的风尚由来已久。《礼记·内则》说: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收而祭,燕衣而养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孝道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对已去世的父母祖妣,一种是对还活着的父母祖父祖母;对已去世的父母祖妣尽孝道用祭祀的方式,对还健在的父母祖父母尽孝道则用养老敬亲的方式。
用祭祀的方式对去世的父母祖妣尽孝道,要求祭者心思纯一,态度虔诚,祭品丰洁。从殷墟卜辞中可见,殷王祭祖考之前,要占卜其祭日,祭祀方式,祭祀物品,甚至祭品的多少。例如《小屯南地甲骨》313版说:
丁巳卜,三羌三牢于大乙。
丁巳卜,五羌五牢于大乙。
丁巳卜,于来乙亥酒。
庚申卜,于来乙亥酒三羌三牢。
可见,在祭祀大乙之前,先卜问是用“三羌三牢”呢,还是用“五羌五牢”?从下文庚申卜可知,后来通过占卜选定了“三羌三牢”。下面又占卜对大乙的祭祀是用乙丑之日呢?还是用乙亥之日?这些都反映了殷王在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神灵的恭敬、虔诚态度,祭品、祭日等均由祖先神灵的意志来决定。周代对祖先神祇的祭祀也是十分恭敬、虔诚的。《国语·楚语下》说:“百姓夫妇,择其令辰,奉其牺牲,敬其粢盛,洁其粪除,慎其采服,禋其酒醴,帅其子姓,从其时享,虔其祝宗,道其顺辞,以昭祀其先祖,肃肃济济,如或临之。……天子褅郊之事,必自射其牲,王后必自舂其粢。诸侯宗庙之事,必自射牛刲羊击豕,夫人必自舂其盛。况其下之人,其谁敢不战战兢兢,以事百神。天子亲舂禘郊之盛,后王亲缲其服,自公以下至于庶人,其谁敢不齐肃恭敬,致力于神民。”由此可知,上至天子王后诸侯夫人,下至庶人在祭祀祖先神和其他百神时都是战战兢兢,毕恭毕敬。至于祭祀的物品也都是天子王后诸侯夫人亲自动手操办,以求态度虔诚、严肃。
对活着的父母祖父母尽孝道在周礼之中则有更明确的体现。《礼记·王制》说:
这一段文字也见于《礼记·内则》之中。另外《内则》篇还说:“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这些礼仪和尊卑秩序突出了年龄阶段的不同,从供养之处、饮食衣服到服役的年龄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处处考虑到了优待照顾老人,尤其是年龄大的老人。为什么要按年龄养老尊长呢?《礼记·乡饮酒义》说:“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原来尊长养老的倡导,目的就是要形成一种教育作用,这样国家便安定团结了。讲尊长尊老,可以形成以年龄阶段为特点的等级关系,而这种等级关系则有助于国家安定。所以,《周礼》反复强调“少长以齿”,就是因为“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所以孔子感叹地说:“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13]孟子也提倡这种以尊长养老为特点的“王者之道”:“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4]在儒家看来,贵老尊长实际上就是孝悌之道的扩大引申,以孝悌之道推而广之,便可形成王霸之道:“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15]
在家族内部的孝悌之道表现形式则是父母是绝对的权威,子女儿媳没有丝毫的人格独立和自由。据《礼记·内则》说,凡是父母舅姑的衣被簟席枕几,手杖鞋子,儿子媳妇均不敢挨着靠上;饮食所用的器皿,不是馂食之时,不敢动用;和父母舅姑一起饮食,不是吃剩余的馂食的话,就不敢饮食。儿子媳妇在父母面前,虽然寒冷,却不能穿双层衣;身上虽然发痒,却不能去搔痒;不是祭祀之时,不敢解开外衣。而且,“在父母舅姑之所,有命之,应唯敬对,进退周旋慎齐,升降出入揖游,不敢哕噫嚏咳,欠伸,跛倚,睇视,不敢唾洟”。这就是说,儿子媳妇在父母公公婆婆面前一切行为举止都要小心谨慎。甚至不敢打嗝,不敢叹气,不敢打喷嚏,不敢咳嗽;也不敢伸腰打呵欠,不能跛行,不能倚靠其他物件上,不敢斜视,不敢吐唾沫、擤鼻涕。未冠的少年男女,鸡初鸣时便起床洗漱、着装修饰打扮,天蒙蒙亮之时去向父母问安。儿媳妇侍奉公公婆婆,除了早起洗漱打扮问安外,态度、奉养则更要恭敬、勤谨:“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清沃盥。盥卒授巾,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16]媳妇如此,儿子也不例外,“孝子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子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17]。儿子媳妇在父母或公婆面前,不仅要态度恭敬,小心,不敢毛手毛脚;而且要求表情和颜悦色,表现出一种深深的爱心。
注释
[1] 黄河水库考古队华县队:《陕西华县柳子镇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59年第11期。
[2] 郑州市博物馆:《荥阳点军台遗址1980年发掘报告》,《中原文物》,1982年第4期。
[3] 唐兰:《殷墟文字记》,32~34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4] 《史记·刺客列传》。
[5] 王廷洽:《〈诗经〉与渔猎文化》,《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6] 酆裕恒:《公元前我国食用蔬菜种类探讨》,北京,农业出版社,1958。
[7] 梁启雄:《荀子简释·王制》。
[8] 《春秋经·哀公十二年》。
[9] 《礼记·冠义》。
[10] 《仪礼·士相见礼》郑玄注。
[11] 《孟子·梁惠王上》。
[12] 同上。
[13] 《礼记·乡饮酒义》。
[14] 《孟子·梁惠王上》。
[15] 《礼记·祭义》。
[16] 《礼记·内则》。
[17] 《礼记·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