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住居
先秦时代的居住之处初为地穴与半地穴形式,后来才演变成地面上的住房。
在新石器时代的房屋建筑可分为半地穴式、地穴式和少数平地建起的房屋。(1)半地穴式的房屋。这种半地穴式的房屋平面一般皆呈方形、圆形,少数为扇面形。这几种类型房屋的门道朝南,伸出一斜坡式的出口。有的呈现台阶式的窄长门斗。面积有大、中、小之分,小的只有10—20平方米,中等的有40—50平方米,大的则达一二百平方米。室内中央靠门处均设有用于炊事及取暖用的火塘。火塘或为圆形,或为瓢形,绝大多数房屋的居住面上还设有土床。土床位于火塘左侧或右侧,约高于地面10厘米。这种半地穴式的住房在地面上挖一个地穴后,穴周加培低矮的围墙,然后立柱盖顶。(2)地穴式的房屋。地穴式的房屋根据考古报告仅见于泉护村。[1]这种房屋的平面为椭圆形,一般只有20平方米左右,一侧设斜坡形通道与地面相连,室内地面不平整,一般涂抹拌有草的泥。烧灶设在穴壁一侧的下方。(3)平地建的房屋。平地建的房屋有单间也有双间,有方形或长方形。以郑州地区的房屋为例,一般门开在东墙或西墙中部,墙为木柱泥墙,屋中设有灶台,房屋面积在25—40平方米之间。如果是双间房屋,便在正间房的后侧附建一小间,形成里外套间。[2]
当时建造房屋的材料,是木材、树枝、粟秸、草筋、藤条、绳索、泥土及料姜石。建造房屋时,先平整地面,若为半地穴式房屋,需要先挖房基,形成房墙下部,接着挖火塘,挖主柱洞和穴槽,然后竖起木柱及作墙骨的小柱或木板。接着,用藤条或绳索将它捆住,再架梁盖顶,在地面、墙骨及屋顶涂抹和草泥,并用黏土抹火塘,有的房屋还涂了一层料姜石浆,最后再整修室外地面。如果在地面上建筑房屋,则不用挖地穴房基,其余和半地穴式的房屋建筑工序相同。
土木结构的房屋在殷周时代便广泛应用并高度发展。从殷墟甲骨文看,商代商王办公、处理政事之处为“廷”(图一);商王居住之处为“寝”(图二);先公先王的宗庙建筑称“宫”;诸官办事之处称“官”;人所居住的聚落或城市皆称“邑”;都邑的外城称“郭”,为城郭的象形字(图三);储存粮食的粮仓称“廪”(图四),等等,都是地面上土木结构的房屋。另外还有“京”、“高”等字,这可能是二层式的高大建筑。《考工记》谓商人“四阿重屋”,可能就是“高”、“京”这一类屋顶四面共有二层的复杂且高大建筑形式。
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遗址曾发现过大型宫殿遗址。郑州商城宫殿夯土台基长80米,进深14.5米,以石质或铜质做柱基,其建筑由木梁、柱、门窗和夯土墙构成,以立柱、横梁组成构架,木柱承载房屋的全部重量。这种建筑技术一直延续发展到清代。这种土木结构的骨架以木为主,构件之间主要用榫卯接合。这种榫卯接合形式起源甚早。早在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中已采用方形、圆形的榫,长方形或圆形的卯,有的既有凹榫,又有卯眼。湖南长沙战国墓葬中棺椁方木榫卯有插榫、银锭齿形三种形式,足见榫卯形式的发展。先秦时期的墙是用版筑技术筑起来的。版筑是用两块木板相夹筑墙,两版外用木柱顶住,装满泥土,用杵夯实,筑完拆去木柱木版,就变成了一堵墙。
先秦时期人们的住房称宫室,宫是指整所房子,室只是宫中的居住单位。这时宫是普遍名词,一般的房屋住宅均可称宫,并无贵贱之分。并不像秦汉之后,只有帝王所住才称“宫”。宫室的建筑一般朝南,宫室内部空间分为堂、室、房。前部分是堂,一般是行吉凶大礼之处,不住人。堂后为室,是住人之处。室的东西两边是东房和西房。整座房子是修建在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基上的,因而堂前有阶。进入堂中要先登阶而上,故称“升堂”。《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堂前没有门,堂上东西有两根楹柱。堂东西两壁的墙叫序,近序之处称东序、西序。堂后有墙和室房隔开,室、房各有门户和堂相通。东房后部有阶道通向后庭。三代的窗户称“窗”、“牖”、“向”。“窗”是天窗,一般地穴式和半地穴式的建筑均有“窗”,在屋顶上开窗。地面的房屋建筑在门户西边修有窗户,称“牖”。坐北朝南的房子在后墙上有一个窗户叫作“向”,《说文》说:“向,北出牖也。”《诗·豳风·七月》说:“塞向墐户”,就是说塞住北边的窗户以便过冬。
夏商周时期城市的发展可反映当时人们居住条件的发展水平。传说鲧时已筑城,近年来在山西夏县东下冯和河南登封王城岗都发现了年代相当于夏朝的城邑遗迹,均由夯土筑城。在郑州发掘的商城夯土墙现有4米的平均高度,最高可达9米,基部宽6米,夯土层厚度有8—10厘米。依勘探可知,整个城墙长7公里,略成方形,均由版筑夯土而成。在洛阳发掘的周代都邑呈不规则方形,南北长3300米,北墙长约3000米,大多数建筑物在都邑的中部偏南,这面积和《考工记》所谓王都“方九里”,“王宫居中”的记述相近。战国时代城市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临淄是齐国的都城,是战国时最大的城市之一,临淄城中有7万户,壮年男子达21万。从考古发掘可知,该城由大小两城组成,大城住官吏百姓,小城为国君所住。在宫殿附近发现有铸币遗址、铁器作坊遗址。燕国的燕下都也分内、外城,东西长8300米,南北长4000米,规模十分宏大。宫殿区有三座大型的主体建筑,当时的建筑已有排水设备,地下有衔接的陶管下水道;城内还有陵墓区、手工业作坊区等。这些都反映了战国时代人们居住条件的发展和进步。
二、服饰
先秦时代的服饰可分为三类:头衣类、上衣类、下衣类。下衣类包括鞋、袜之类。
(一)头衣类
先秦头衣主要有冠、冕、弁三类。先秦贵族男子戴“冠”。戴冠时要先用发笄把发髻绾住后再用冠套住头发。先秦时中原蓄长发,而蛮夷留短发:《左传·哀公七年》谓吴人“断发文身”,《哀公十一年》说“吴发短”,《史记·越世家》亦谓越人“文身断发”,可知长发与短发是华夷之别的标志。先秦之时的冠并不像后世的帽子那样把头顶全部盖住。而是冠圈两旁有缨,是两根小丝带,用来在颔下打结。
冠又是冕和弁的总称。冕为黑色,是最尊贵的礼冠。最初天子诸侯大夫在祭祀时皆可戴冕。冕的形制与一般的冠不同。冕上面是一个长方形的版,叫“延”。延的前边吊着一串的小玉珠,叫作旒。据《礼记·礼器》说,天子有十二旒,以朱绿二色为丝绳串玉;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士仅有三旒。后世只许帝王戴冕,“冕旒”遂成帝王的代称。“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两种:一种叫爵弁,是一种没有旒的冕;另一种叫皮弁,皮弁是用白鹿皮做成的尖顶皮帽。鹿皮缝合之处缀着一行行像星星一般的小玉石,故《诗·卫风·淇奥》谓“会弁如星”。
冕弁戴在发髻之上时要横插一根较长的笄,笄穿过发髻并把冕弁别在发髻之上。笄的一端系着一根叫作“纮”的小丝带,从人的颔下绕过系到笄的另一端头。笄的两端还要用丝绳垂下名叫“瑱”的一颗玉。《诗·卫风·淇奥》说:“充耳琇莹”,因为瑱正在左右两耳上垂着,故又称“瑱”为“充耳”。
先秦时庶人没有戴冠弁的权利,只能用布巾裹在头上。这种头巾发展到后来便是幞头。
(二)上衣类
先秦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诗·邶风·绿衣》说:“绿衣黄裳”,《诗·齐风·东方未明》说:“颠倒衣裳。”衣与裳的分别是十分清楚的。但“裳”是裙子而不是裤子,先秦时还没有连裆式的裤子。衣与裳连在一起叫作深衣。先秦时中原地区的衣襟向右开,而蛮夷的衣襟则向左开,《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衣襟左向与右向形成了区别华夏与蛮夷文化的标志。
先秦时代冬天人们穿裘与袍。贵族与富人穿裘,而庶人与贫民只能穿袍。有时庶人也穿犬羊之类的裘衣,但绝对穿不上狐貉之类的裘衣。《诗·小雅·都人士》说:“彼都人士,狐裘黄黄。”《论语·子罕》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正反映了国野之分与贫富差别。先秦时代人们穿裘衣,毛是向外的,目的是要人看到裘毛的色泽。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衣上需加上一件叫作裼衣的罩衣,以表示恭敬。袍是长袄,里面铺的是乱麻。只有穿不起裘衣的人才穿袍。衮是王公和诸侯穿的礼服,王的礼服上有升龙、降龙,公侯的礼服上只有升龙。
先秦的纺织品有布和帛,布不是棉织品,因当时人还不懂得种棉花。布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是丝织品,帛是高级衣料,是贵族和富人所穿的衣料。庶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因此“布衣”是庶人的代称。用葛和粗毛编织的粗劣衣服称“褐衣”,贫民一般被称为“褐夫”。《孟子·滕文公上》谓许行之徒“皆衣褐”,就是一种粗劣的衣服。
(三)下衣类
如前所述,先秦时期有裳而没有有裆的裤子。裳是裙子,当时男女服装的区别不甚大,男女皆穿襦裙。先秦时的人常用一块布斜裹在小腿上,叫斜幅或单称幅。《诗·小雅·采菽》:“邪幅在下”,郑玄笺:“邪幅……偪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这种“邪[斜]幅”相当于后代的裹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