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远古口头文学(1 / 1)

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

劳动是原始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原始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远在上万年之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大凌河流域、珠江流域等广阔的土地上劳动生息。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实践,促进了自身的变化,发展了思维,创造了语言,增强了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文学艺术也就随之而出现了。最早、最简单的文学艺术大概是原始先民为加强劳动协作、减轻疲劳而喊的“劳动号子”和模仿、描绘鸟兽虫鱼动作的“舞蹈”、“绘画”之类,这些大都是在劳动(采集、渔猎等)中集体创作的。“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1]以后,美术、音乐、文学逐步与宗教、巫术、祭祀等结合,在反映劳动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人们对改造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希冀,文学艺术创作的规模也就愈来愈大并成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昔伏羲氏因时兴利,教民田猎,天下归之,时则有网罟之歌。神农继之,教民食谷,时则有丰年之咏。”[2]这是远古文学发展的一个特点。

一、原始歌谣

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是人们劳动实践的再现和美化形式,有着鲜明的实用功能和功利目的。例如原始歌谣,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原始先民的劳动生活。原始先民结合劳动的节奏反复歌唱它,或者是再度体验生产活动的快感,减少疲惫,恢复体力;或者是以崇拜的心情娱神,希望能得到上下神祇的保佑;或者是强化对某些重要活动或事件的记忆,以诗的音律和节奏记忆历史,实用目的十分清楚。《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里有一首《弹歌》,大家公认是远古流传下来的诗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

断竹,砍伐竹子;续竹,指制造弹弓;飞土,指射出弹丸;逐肉,是说射中鸟兽。这显然是直接反映古代狩猎活动的一首诗。诗中记载了从砍竹制造弹弓到射猎的全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生活的欢快和娱乐。还有一首古老的诗歌是《礼记·郊特牲》中记载的《伊耆氏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伊耆氏即传说中的神农氏。蜡辞是岁终蜡祭时的祝辞。这首祝辞祝祷来年土地丰收,水灾、虫灾勿作,明显是巫师沟通天地人神的“咒语”。这种“咒语”带有宗教的特点,但它无疑又曲折地表达出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带有强烈的实用功能的特征。

原始诗歌的实用功能还表现在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式结构上。

现代诗歌是供人们吟咏、朗诵的,但远古的诗歌却是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艺术,是诗、乐、舞三位的统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和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3]

《尚书·益稷》记载了一个远古诗歌舞的盛会场面: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必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夔曰:“於,予击石柎石,百兽率舞。”

“咏”是歌诗,《箫韶》是乐章,琴瑟、鼗鼓、柷敔、笙镛都是乐器,“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则是各式各样的舞蹈。《吕氏春秋·古乐篇》也记载: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乐”而“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可见远古时代的诗歌是有音乐伴奏、且歌且舞的。

这种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结构形式与古代先民的情感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有关。

情感是艺术的推动力。《礼记·檀弓》说:“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诗大序》也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音乐、舞蹈在发生学上说基本上是同源同步的。它们共同源于人类劳作情感表现的需要,“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4],因此,它们形成的时候,激昂的音乐节奏、兴奋的咏唱和跳跃的舞蹈就有机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以后,随着音乐和巫术的结合,音乐慢慢又具备了一种更为神秘的精神力量。“在原始人看来音乐是人所获得的唯一一点神赐的本质,使他们能通过音乐去规定礼仪方式把自己和神联在一起,并通过音乐去控制神灵。……好像是在神通过音乐对人说话以后,人才通过音乐对神说话。又通过赞美、谄媚和祈祷去代替对神灵的征服,通过音乐,他们就有支配命运、支配各种因素和支配各种动物的权力。”[5]因此,原始诗歌的咏唱成为一种宗教活动的时候,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就更加有了沟通人神的力量,更具备了支配自然和社会的神秘气息。而这种以沟通人神为目的的神秘气息,最体现“万物有灵”时代原始先民的审美感。

原始诗歌是集体创作、集体咏唱的。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能力的限制,原始诗歌的语言还很朴拙,节奏也很简单。如《易》爻辞中记录的一些反映部族战争的短歌: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前一首短歌刻画战胜敌人后的群体场面:有人击鼓庆祝,有人趴下休息,有人为阵亡的战友哭泣,有人引吭高歌。后一首描写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战事突如其来,房屋被焚毁,战士被杀死,活着的人只好丢下战友的尸体逃跑。这些诗歌以朴拙的粗线条勾勒出战争场面最引人注目的情景,节奏急促而和谐,体现战争的悲壮气氛。

也有一些原始诗歌虽很短小,但表现的感情却隽永细腻。《吕氏春秋·音初篇》记载了一则古老的爱情故事: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为南音。

“候人(等待情人)兮猗!”一句简单的内心独白,在“候人”后面加上两个感叹词“兮猗”,**气回肠,一唱三叹,把涂山之女思念情人、望眼欲穿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人说:“带这类感叹虚字的句子,及由同样句子组成的篇章,才合乎最原始的歌的性质。”[6]这是正确的。上面说过,原始诗歌是文字产生以前原始先民的口头创作,这类诗歌要适用于咏唱,表示感叹抒情的虚词肯定是很丰富的。可惜这类诗歌我们见不到了。我们上边引用的远古流传下来的诗句,都由后人加工过,难免有些走样儿,我们只取其神似而已。

二、神话

远古流传的另一种口头文学是神话。

神话是“万物有灵”时代“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7]。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他们不了解自然发展的规律,就把自然界各种运动和变化归之于神的意志。他们以为变幻莫测的世界是由各式各样的神在控制着、支配着,于是按照他们崇拜的英雄人物的形象创造了许多开天辟地、移山造海、制止洪水旱灾的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

神话是人们的幻想构成的,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空想,而是有现实生活做基础的,是客观现实和生活斗争的反映。神话的产生基于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感性认识,比如:原始先民对中国大地西北高、东南洼下的地形特点很清楚,但不知道这是怎样形成的,就把它解释为“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8]。原始先民对旱灾洪水没有办法抵御,就幻想有神能把多余的太阳射下来,减低阳光的酷晒;幻想有禹那样的英雄,“化为熊”来通山泄洪。他们甚至幻想人身上能生翼,嘴上能生喙,能像鸟飞、鱼游一样来增加走路的速度,灵活地在天空和海上活动、生活。可见,“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9]的,它以直观的、感情强烈的原始思维认识自然、解释自然,表现人类的求知精神和奋斗精神,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尤其是艺术思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神话是集体创作,体现的是群体的意识,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部族性特点。中国现存的神话,已经零星不全,多散见于先秦和汉代的古籍中,大体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创世神话。内容包括天地的开辟、人的出现等。最著名的创世神话是盘古、女娲神话:

《太平御览》卷二引三国吴徐整《三五历纪》: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绎史》卷一引徐整《五运历年纪》: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流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淮南子·览冥训》:

《列子·汤问》:

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2.英雄神话。内容多是改天换地、战胜干旱或洪水的英雄,如羿、禹等。

《淮南子·本经训》: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山海经·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乃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绎史》卷十二引《随巢子》:

3.部落祖先或图腾神话。如黄帝、蚩尤、祝融、夸父等。

《逸周书·尝麦解》:

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

《山海经·大荒北经》: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命应龙攻于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这些神话,有的通过对部落祖先或英雄人物的歌颂把原始先民的智慧、经验和劳动成果加以集中、总结,有的通过对创世神灵和英雄人物的歌颂去表现原始先民与自然作斗争的伟大力量和信心,有的通过神灵之间的争战反映我国古代氏族部落之间的斗争,有的通过神灵的系谱表现我国古代部族的兼并和融合,曲折而形象地反映了原始时代先民的生活面貌,为后人研究原始社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神话的创作基础是现实的,是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但它的创作方法是浪漫的、富于想象力的。这种以现实为基础的浪漫的、富于想象力的创作方法,促进了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形成,给后世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学习的典范。神话是后世作家发掘不尽的文学宝库,它艺术思维的情感特征、形象特征及丰富的想象力,开辟了中国文学的创作道路。它表现的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积极改造世界的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对作家进步世界观的形成和积极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是一个推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