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战国人治思想和集权思想的深入(1 / 1)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引发了理性批判精神的高度发展:民本思想进一步深入,中央集权观念深入人心,无神论和唯物论的思想也有很多建树,成为我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定型期。

诸子著作中论述民本思想最多的是《论语》、《孟子》、《荀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等书,但观察问题的角度和对民本思想的认识则不尽相同。《论语》提倡“博施于民而济众”,“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但认为“天”和“君”比民重要,“养民”的目的是为了“使民”;墨家的重民思想建立在平均主义的基础上,主张“爱人若爱其身”,但又提倡“尚鬼”,力图把重民思想和天的意志联系起来;《管子》提倡“爱民”、“慈爱百姓”,但又认为国家安定的决定因素是尊君而不是恤民,主张“刑杀毋赦则民不偷于为善”,带有法家以法治国的特点;《晏子春秋》认为“卑而不失最,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对民的评价最高,可惜其政治措施叙述得不甚详细,故无从评说。

把民本思想推上高峰的是儒家的孟子学派。孟子主张行“仁政”,主张制民“恒产”,轻徭薄赋,救济穷人,保护工商,并响亮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2]的口号,指出民是得失天下的关键,是“诸侯”之“宝”,这是当时民本思想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民本”不是民主,但它与民主有一定的联系,或者说是民主的第一步或前奏。孟子说的“民为贵”,“民”是诸侯之“宝”,是从两方面来说明其作用之重要的:一是民的向背关系着国家的兴亡,“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13];二是民为统治者财用之源。所以孟子非常主张统治阶级在欲望忧乐诸方面“与百姓共之”,主张给人民以生活保障,使他们“衣食足而知礼义”,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统一。在给人民以生活保障、主张统治阶级在欲望忧乐诸方面“与百姓共之”这个角度上讲,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带有一定的朴素的民主意识的,不过这在当时只能是一种美好的理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以“礼法合一”著称的荀子也主张“爱民”、“利民”、“裕民”,不过他同时主张“礼之经,礼与罚”,主张“礼以顺人心为本”,“立法施令,莫不顺比”。这是从他性恶论的观念出发的。荀子对天的认识已转向唯物主义,不相信鬼神,在先秦诸子中是最突出的一个。

以上诸家,在不同程度上主张“爱民”、“利民”,同时也都主张中央集权。如墨家主张通过“尚同”、“兼爱”实现统一;管子主张以霸道治国实现统一;孟子主张“行仁政”,“定于一”;荀子坚持王霸并用,“上可以王,下可以霸”。

法家也坚决主张统一,但它对民的态度与上述诸家却大相径庭。

法家以君利为中心,提倡崇君压民,提倡君主极端独裁专制,以为“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因而他们对民众的态度始终是用利导、利诱、利用、利禁的办法,用高压欺骗的法术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法家主张“拂于民心”,认为儒家主张的“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危也”,把严刑重法甚至轻罪重罚当作“爱民”的表现[14],因而他们政策的出发点总是把镇压人民放在第一位。

纵横家也是主张统一的。他们“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也经常把“息民”、“养民”、“安黔首”一类的话放在口头上。不过他们这样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倾销策略智谋,并不一定重视民心民力,相反还经常利用老百姓的活动为他们的谋略服务。如东周欲为稻,苏代就叫人在西周控制水源,“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15]。这说明纵横家的主要活动是服务于军事的外交活动,并不是真正的思想家。

战国的民本思想和集权思想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然而最后却是站在民本思想对立面的主张君主极端独裁专制的法家把秦国推上了统一中国的舞台。这个原因比较复杂:其一,以加强君主集权为目的利导、利诱、利用、利禁的调动臣民的措施有利于加速对旧秩序的破坏(如奖励军功,破除世卿世禄制度等)和促进生产的发展(如重农抑商),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其二,鼓吹君主极端独裁专制符合新兴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也符合当时天下趋于统一的大势。相比之下,民本思想尤其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则有脱离实际的理想化倾向。在讲实力、务耕战的兼并时代,强调“罕言利”,自信“仁者无敌”,实在是有些“迂远而阔于事情”。民本思想对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但其社会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这对于急功近利的以统一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孟荀大儒,笑傲王侯,以王者师自居,最终不能见用,倒是**裸讲法、术、势的李斯、韩非最后成就了秦始皇的统一大业。

注释

[1] 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1936年第20期。

[2]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528页。

[3] 《书·周书·召诰》。

[4] 《孟子·万章上》引《酒诰》语。

[5] 《国语·郑语》引《太誓》语。

[6] 《左传·哀公元年》。

[7] 《左传·僖公十九年》。

[8]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9] 《左传·桓公六年》。

[10] 《左传·昭公十八年》。

[11] 《论语·雍也》。

[12] 《孟子·尽心下》。

[13] 《孟子·离娄上》。

[14] 《韩非子·奸劫弑臣》。

[15] 《战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