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史:明代卷 07绪言(1 / 1)

代元而兴的明王朝,从明太祖洪武到明思宗崇祯,共历16帝,17朝,长达277年。它既是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年代仅次于唐朝的第二个国祚绵长的封建王朝。综合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及其总的趋势,明朝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前期——开创时期,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建国到正统七年(1442年)王振专权;(二)中期——积弱与改革时期,从正统七年(1442年)王振专权到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三)后期——衰败时期,从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去世、明神宗亲政,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代,已开始步入其晚期阶段。此时,封建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的矛盾已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为了阻止和延缓封建制度的衰落和瓦解,明初的统治者通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的调整,使受到元末战争严重破坏的社会经济得到全面的恢复和发展。随着封建统治的稳定,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起来,到永乐年间,明朝的综合国力,已雄踞亚洲乃至世界前列的地位。此后,社会生产力继续蓬勃发展,达到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在明中后期呈现空前活跃的势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江南一些工商业城镇破土而出,封建经济结构内部开始出现缓慢而又重大的变化。在日趋繁盛的商品经济的刺激下,地主阶级的胃口更加膨胀,对土地和金钱的追逐更加贪婪,生活更加荒**奢侈,从而导致土地兼并的猖獗,租税赋役征敛的苛重,使社会矛盾更趋复杂而尖锐。封建政治也日益腐败黑暗,统治阶级内部派系斗争不断,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已难以维持高度的集权统一,封建制度对社会的控制日渐松弛。与此同时,在商品、货币的**之下,社会各阶层“锱铢共竞”,形成一股追逐金钱的社会风气,“厌常喜新,去朴从艳”成为一种时髦的风尚,“下陵上”,“少侮长”的现象层出不穷,传统的伦理纲常受到猛烈的冲击,封建社会秩序陷入了紊乱的状态。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地主阶级中以张居正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厉行改革,企图力挽狂澜。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使封建统治暂时得到稳定,但它毕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固有的矛盾。待到张居正一死,改革的成果随即付诸东流,各种社会矛盾又迅速尖锐激化,使明朝的统治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终于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浪涛所埋葬。

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变化,明代的思想文化出现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思想领域,王守仁构筑的心学体系对陈腐僵化的程朱理学发起挑战,以其反传统的精神起着冲破思想禁锢的作用。继起的泰州学派更具“异端”色彩,特别是李贽的理论主张更具有反封建的启蒙意义。伴随着异端思想的崛起,主体意识渐趋觉醒,讲求实学的思潮也在涌动,给思想界带来一股活泼、新鲜的时代气息。在文学艺术领域,古典诗词散文等雅文化日趋衰落而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适应市民阶层和下层民众需要的小说、戏曲、民间歌舞等俗文化迅速勃兴,逐渐占据文学的主流地位。在科技领域,一批讲求实学的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对传统的科学技术进行总结性的研究,并吸收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知识,写出一批饮誉世界的科学巨著。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中外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形式多样。这些思想文化成果的涌现,对明代的政治和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反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种新思潮的涌现,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进一步加速社会风尚的演变。实学思潮的兴起,又推进着各个领域的革新和改革。而主体意识的觉醒,更鼓舞了下层民众突破封建礼教和传统伦理道德束缚的勇气,奋起冲击明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与资本主义的萌芽而出现的新的文化因素,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旧的传统封建文化形成尖锐的对立。传统文化借助明朝统治者的君主专制及其文化专制政策,力图阻止、扼杀新的文化因素,维护其一统天下的局面。新的文化因素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力图冲破统治者的重重压制和束缚,求得自身的发展。这样,新旧杂陈,旧的式微,新的萌动,方生与方死展开殊死的搏斗,就构成了明代文化一个鲜明的时代特点。

由于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十分稀疏而又脆弱,加上封建专制统治的百般摧残和破坏,难以得到顺利的发展,尚不具备瓦解封建经济和政治结构的力度。伴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产生的新的文化因素,也就很难顺利地茁壮成长,并战胜旧的文化,双方的斗争呈现长期对峙的状态。及至明末,当腐朽的明朝封建专制统治为李自成农民军所推翻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清朝的满洲贵族借助其强劲的铁骑,入关**平全国的反抗势力,建立起更加专制的封建统治,推行更加残暴的文化专制政策,这场新旧交替的冲突也就因此暂告中断,而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历史教训。

本卷由陈梧桐主编。全书的写作提纲由仇正伟草拟,陈梧桐作了调整修改。第一、第二、第十二章第四节第三目由陈梧桐与陈红宇合写;第三章由向燕南撰写;第四章由陈名杰撰写;第五、第十二章第一至第四节第二目由胡志华撰写;第六、第九、第十、第十一章由张英聘撰写;第七、第十三章由侯明撰写;第八章由仇正伟与赵朝合写;第十四章由佟辉撰写;书中插图由仇正伟选定。全部书稿最后由陈梧桐统纂改定,并撰写绪言,编制主要参考书目。

本卷的写作,参考、吸收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这在书中多数均已加注说明,有些可能因一时疏忽而未注明,尚祈谅宥。这里,谨向诸位专家、学者表示深切的谢意,因为没有他们用辛勤劳动奉献的诸多成果,本卷的写作是难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