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生产视域中的总体主体(1 /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主要是从物质生产的角度来透视和把握人的存在方式的。一方面,他们在理论上以技术实践或工业为中介,既关注现实的人本身,又以此为条件来透视未来社会中人的存在,揭示并展现了人的本质发展的动态性;另一方面,他们在实践中基于现实的、具体的生产方式来分析“具体的”社会主体的分化和不同表现,明确不同阶级、阶层在变革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革命策略。正如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将阶级斗争和生产方式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观。”

(一)工业或技术实践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主体理解的创新,体现在它将关于主体的思想与现实统一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实现了对人的本质与社会本质的内在统一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把人视为抽象的、完全脱离于生活的、纯粹符号化的概念性的存在,也不只是将其视为生理学上描述的对象,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感性的存在,特别关注人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实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获得和改变的,人只有在劳动中利用工具,利用各种不同的生产手段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形成社会存在。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是通过工业过程以及利用技术来满足人的需求的。正因如此,马克思强调必须把人的问题和生产劳动的问题关联在一起思考,在资本主义社会,尤其要同工业生产关联在一起思考。

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把技术的本质看作工业的本质,那么这个工业的本质也是人的本质的表现。“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关系来理解。”①后一种理解显然是浅薄的。在对劳动、工业以及和社会关系的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产生了唯物史观的核心理念。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用水平来衡量,而最明显地表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东西,是该社会或民族的社会分工程度,也体现为社会使用工具,使用技术的手段①。当我们把工业的本质、技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会看到,人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而且这种变化是同人变革对象的手段和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尤其与这个时代的技术联系在一起,这是对人的本质的辩证理解。2003年2月24日的《参考消息》有一篇关于隐形技术的文章写道:眼睛让我们如此地博爱,就是现代新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具有透视隐形的能力,我们原来在衣服里面的东西都通过这种技术完全暴露在世界面前。例如,伦敦市有几十万个红外探测仪,我们走到哪儿都被监控,几乎没有隐私,这都是技术塑造的新人,可能人种不会改变,但是我们作为人的存在来说,彻底地改变了。不断创造出来的这个新的主体对哲学的意义就在于它不断地改变着哲学本身对主体是什么的理解。新出现的主体和以前的主体不同,我们赋予它新的特征和意义。而这些新的特征和意义,正是哲学在关于主体的研究中得出来的。可见,哲学只有在关于主体的研究中得到不断的发展、深化和创新,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的本质、技术的本质和工业的本质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时刻体现在工业的发展中。工业的发展在不断地创造着主体,这难道不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哲学上的伟大革命吗?以前的哲学家从未达到这个高度。只要工业和技术还在,就必然会和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永远不会过时。

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关注现实的人本身,同样也着眼未来社会中人的存在,把现实的人作为一个条件而关注未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关于类的人的哲学,即关于人类的哲学,蕴含着一种崇高的理想境界。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关注现实的存在,而且关注理想的存在,并将那种美好的理想视为对现实的改造,视为对现实的物的一种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共产主义作为其追求的目标,而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想,作为一种在哲学中所要追求的人的终极意义,给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设定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一种哲学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境界,就会失去其现实存在的理由。例如,现象学就是关于现象世界的学说,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因其试图把一切本质的东西都抹杀掉,不去关注本质的存在,认为现象就是本质,这就使得这种哲学看上去似乎很有感召力,但实际上却失去了作为哲学本身应该具有的对本质的、规律的、基础的东西的把握。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密切关注现实的人的存在,又不断追求美好的未来,积极构建新的世界,并把这样的一些基本因素内在地统一起来。这是一种既能体现生命的现实意义,又能体现生命永恒意义的全新哲学思想,而联通现实与未来的就是主体自身。正像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中所说:“在马克思的思想中,连通现实与未来的是工人阶级——这不仅是现实的一部分,也是彻底改变现实的动力。工人阶级在现实与未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成为未来与现实的交汇力量。”

(二)无产阶级革命主体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要立足于特定的生产方式,不断发现和培育推动社会革命和发展的主体族群,塑造强大的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为无产阶级乃至人类的解放凝聚力量。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无论哪个社会阶级,只要掌握了物质生产,就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实现了对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社会体系内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和反思,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又被转化成不同国家的思想文化意识。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分析19世纪80年代俄国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出发,批判了民粹派无视俄国已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坚决否认资本主义发展必然性,进而把村社农民看作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的错误观点,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找到了变革这一社会的真正的主体力量。他指出:“要摆脱这个社会,只能有一条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中必然产生的出路,这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①之后,列宁针对如何培育和引导这一主体力量及其农民同盟军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最终依靠这种主体力量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开始致力于从更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培育社会主义建设所依靠的社会主体。他写道:“不吸引更多的人民阶层参加社会建设,不激发一直沉睡的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就谈不上什么革命的改革。”①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中国的国情,看到并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革命思想。批驳了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找到了中国革命要依靠的主体力量。他说:“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②在这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农村进行了土地革命,焕发了农民主体支持和参与革命的热情,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后来总结到:“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的书读得很多,但是要注意,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你没有力量。”③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中遭遇到的巨大挫折,邓小平再次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创造力,找到了推动农村改革这一突破口,着力恢复农民的主体地位,具体讲就是确立农民的自主性, 引导其自为性,尊重其选择性,鼓励其创新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准确地把握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需依靠的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