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强化管理的要求(1 / 1)

报业垄断者—斯普林格

斯普林格是这样做了,但却是以典型的英国方式,而不是德国方式。他变成了一个报业大王,一个诺思克利夫式、比弗布鲁克或甚至伦道夫·赫斯特式的人物,拥有明显的巨大势力。

【管理方圆】

△在报业崛起的第一个奠基石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阿克塞尔·斯普林格的父亲——一位阿尔特纳人参加了报纸的经营活动,并办了一个小小的报社。报纸的内容无非是地方新闻和一些特写专栏,读者是市民。由于报纸的出名度不高和报社的规模较小,这位老斯普林格从这个报社所得到的也只是维持生计,根本无力竞争。在1912年他的儿子阿克塞尔·斯普林格出生以后,老斯普林格的报社也是没有太大的发展。斯普林格小时候经常在报社里玩,可以说,他的童年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油墨香而长大的。他也深深受到了这种油墨香的熏陶,小小的心灵中爱上了报纸这一行。长大后便在父亲经营的这家报社工作,成为他日后在报业崛起的第一个奠基石。

一次大战期间,德国的报纸遭到严格的限制,不仅控制印报用纸的数量;还实行书报检查制。一战后,德国建立了共和国并于1919年制订了魏玛宪法。在这部宪法第118条规定,人民在法律范围内,有以语言、文字、印刷、图画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人民实施这项权利时,任何人不得加以妨碍,不得对出版物实行检查制。

这样就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报纸受到的限制,一些大报开始出现扩大经营的情况并建立了报团。但由于德国经济崩溃政局不稳、政党报纸风起云涌,尽管宪法保障出版自由,一般性的报纸仍无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老斯普林格解散了报社,停止了报纸经营,转而开展印刷方面的活动,成立了一家中型印刷厂,进行各种报纸,杂志的印刷活动。阿克塞尔·斯普林格也在此时到了一家通讯社工作,继续积累着新闻工作的实际经验。

待到老斯普林格去世,斯普林格继承下来这家中型印刷厂时,已经是二次大战以后了。斯普林格加强了印刷机的印刷能力,并且开始把印刷机向外租借,同时把眼光又放回到了办报上。

从第二次大战后到1949年,西德的新闻事业处于盟军管制之下。盟军当局1945年5月颁布的新闻管理条例规定:原有报纸一律停刊;任何人必须事先向当局申请,领到许可证,方能办报;禁止与纳粹有关系的人从事新闻工作。在1946年,斯普林格领取了英国占领军当局的许可证,开始办报,办了一份广播节目周报《听》,获得成功;两年后,创办《汉堡晚报》;1953年,买进了原由英国人创办的《世界报》,这使他一跃成为联邦德国报业最大的出版商。

△办报生涯

从1946年斯普林格创办《听》开始,他就走上了报人的道路,并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成为欧洲最大的报业垄断者,究其原因,一则是继承其父的印刷厂为基础,二则是购买《世界报》为飞跃。而后者,则是他从量变到质变的完成。

他的中型印刷厂的其中一项业务,是承担《世界报》的印刷任务。《世界报》是在1946年4月间由英国军事当局作为文明征服的一项法令创办的。H·B·加兰(后来是埃克塞特大学的德语教授)

在1945年12月间乘参谋部汽车驶过汉堡受战争破坏的、残垣断壁的街道时,想出了创办《世界报》的主意。他说,德国是否要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从纳粹主义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呢,如果是这样,那么就需要一份自由而可靠的好报纸。

第一期是在1946年4月2日出版的,有6版,另有半版广告,主要是寻找住处的人们登的。报纸有两版新闻、两版经济新闻、两版小品栏或文化消息、屈斯特迈尔的第一篇社论宣布,这张报纸将成为“通向其他国家人民的桥梁,介绍其他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法,而我们已有12年没有接触了”。那些日子富有经验的人仍然争论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张英国的报纸,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张独立的德国报纸。但是毫无疑问,它的最初几期深有德国负罪之感。充满版面的是战争及其痛苦的后果。在第五期上,在他从贝尔森集中营获得解放的一周年的日子,屈斯特迈尔就贝尔森写了一篇社论,刊登在头版上。他写道:“贝尔森这个词将提醒人们,一个自认为是地球上最文明的民族,可能犯下多么穷凶极恶的暴行。”

还发行了专版,刊登仍然留在波兰、俄国战俘营的德国战俘的名单。甚至在俄国人无理地停止关于德国前途的四国谈判时,屈斯特迈尔仍然说道:“俄国可以制止德国已经造成的巨大破坏,如果德国复兴,它还可以这样做。”

1947年,《世界报》开始接受《泰晤士报》国际新闻社的消息。同年,它连载了温斯顿·邱吉尔的回忆录。

然而,该报为了更大的独立,摆脱英国监督人的限制。经常发生口角。一位年轻的柏林新闻工作者伯恩特·康拉德(他是乘飞机通过封锁去参加《世界报》工作的)回忆说:“他们经常阅读和审批我们写的每个词语。”但是在同伦敦的争论中,英国军官们自己通常站在德国记者的一边。

到1947年底,《世界报》一天销售60万份;

到1948年底95万份;1949年,销售量到了顶峰期,达到105万份。广告收入从1946年的44.5万德国马克,增加到1947年的99.4万德国马克,1948年再增加到100多万德国马克。这一年实行了货币改革,在财政方面批准同东部占领地区分开,并且开始进行德国经济的复兴工作。1949年,广告收入共计580万联邦德国马克。《世界报》极其自信,发表社论抨击“苏联共产主义扩张的危险”。未来的一位关键人物——海因里·舒尔特也参加这家报社,担任出版经理。

舒尔特还同英国管制官麦克里奇谈妥了一个新的管理机构,这下机构让英国人保留否决权,但把大部分的日常责任交给德国人。屈斯特迈尔提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作进一步改变,其中包括结束英国的否决权,他在遭到了拒绝之后提出了辞职。编辑部接着发生了混乱。门尼接过了主编的职务,历时5个月,接着是阿登纳的前新闻顾问保罗·布尔丹;然后是以阿德尔伯特·沃利尔策克为首的3人小组。沃利尔策克太忠实于阿登纳的事业了,因此舒尔特让《法兰克福汇报》的一个自由派流亡者阿尔贝特·科马接替他。

该报的发行量继续下降。到1952年底,资产负债表上亏损了108万德意志联邦马克。工会要求提高工资,新闻纸价格上涨,最糟糕的是,斯普林格撤回了他重要的印刷合同。英国当局想要摆脱《世界报》,可能的买主不乏其人。恢复后的老出版社乌尔施泰因出版公司感兴趣,但又担忧《世界报》的财政亏损。德国政府自己回想起利用温文尔雅的虚构的帝国款项创办这家报纸的情况,于是进行了谨慎的调查,直至汉堡社会民主党人和工会工作者联合向伦敦提出了抗议才停止。斯普林格的投标虽然很低,但最终被接受了,尽管麦克里奇担心,这样会使一个人掌握过分集中的报纸权力,因为这笔交易不仅包括《世界报》和《星期日世界报》,而且包括在埃森的房屋和场址,一家生意兴隆的旅行社、销售网、印刷设备和成功的《新报》。英国人士暗示,斯普林格收买这个财团只付了200万德意志联邦马克;德国报纸估计,他支付了350万马克,而消息灵通的《泰晤士报》则宣布,斯普林格总共付了600万马克。斯普林格本人从来没有证实任何数字。在1970年他从来不需要补助《世界报》大企业,而且在1956年以前每年从此获得的利润经常是800万到1100万马克,所以他有理由保持谨慎。

斯普林格1952年在汉堡创办了《图片报》,这是西德最早出版的一份通俗性图画报。由于斯普林格赞佩英国的报业巨头,例如塞西尔大王,这反映在他最得人心的《图片报》故意仿效这个大王的《每日镜报》上:在版面设计上用粗体字大标题、引人注目的图片、激动感和生动的动作图象。与一般报纸不同。它不重视政治新闻和评论。它的内容主要是轰动性的社会新闻、名人轶事、凶杀色情、体育报道和知识性文章,注意新奇、刺激和娱乐。从1952年6月到斯普林格购买《世界报》为止,《图片报》一天的销售额超过100万份。

到1956年其销售额达300万份。现在销售额达500万份。《图片报》每天通过卫星传真在埃森、西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等8个城市同时出版。

以后,他又买进乌尔斯坦因报团的两家西柏林日报《柏林日报》和《柏林晨邮报》。斯普林格报团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控制的报纸发行量已接近全国报纸发行量的40%,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各方的压力之下,它被迫有所收缩,但是目前仍控有报纸发行量的25%以上。

斯普林格现有全国三大报之一的《世界报》,最大的通俗性报纸《图片报》,最大的晚报《汉堡晚报》,两家最大的星期日报《星期日图片报》和《星期日世界报》,两家西柏林日报,最大的广播电视节目杂志《听》和其它的一些报纸杂志,以及两家通讯社。

斯普林格报团所属报刊的发行量分别占全国性日报总销量的25%,星期日报总销量的89%,广播电视杂志的55%,报团总共有职工11000人,年资金周转额为5亿美元。

△背后的因素

有些证据表明,政治势力对于斯普林格的成功起了作用。当初次出现销售的前景时,斯普林格和保守的德国总理阿登纳博士就安排了一次会见。这次会晤是在汉堡举行基督教民主联盟会议期间4月19日至22日进行的。联盟会议是由汉堡基督教民主联盟领导人埃里克·布卢门菲尔德安排的,他后来仍然是这个执政党内斯普林格的主要盟友,后来领导了争取德国的商业电视的政治斗争——斯普林格的另一项宏愿。在和斯普林格会晤后三周,阿登纳去了英国。他在那里同英国外交部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世界报》的前途,在阿登纳讨论后的一天,《世界报》的汉堡咨询委员会原则上同意把《世界报》卖给斯普林格。当然,斯普林格正式购买了这家报纸,他仅仅用两周时间就任命策雷尔担任主编,并且开始把《世界报》从一家“无党派的报纸”变成一家保守的、深深卷入政治、几乎总是支持阿登纳的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报纸。麦克里奇已经敏锐地猜到了可能发生这种情况。斯普林格强调说,他没有政治野心,麦克里奇当时就直率地对他说:“如果你拥有《世界报》,你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政治家。”

斯普林格是这样做了,但却是以典型的英国方式,而不是德国方式。他变成了一个报业大王,一个诺思克利夫式、比弗布鲁克或甚至伦道夫·赫斯特式的人物,拥有明显的巨大势力。到1964年,出售的德国日报,他占有40%以上,星期日报纸占有80%以上,青年杂志占有45%,广播和电视杂志占有48%。在德国,报业权力这样集中,必然会使他的批评者回想起希特勒统治的日子里曾经统治德国报界的垄断的埃尔出版公司联合企业;但是斯普林格就象他以前的比弗布鲁克和其它报业大王已经认识到的那样,也认识到,卖报的权力和左右舆论的权力大不相同。正如比弗布鲁克在英国企图进行英帝国宣传注定要看到英帝国消亡一样,斯普林格在进行保守的、民族主义的和反共的活动时,德国的选民却赞成“东方政策”,放弃民族主义,选举左派自由派联合政府进行治理。

这种信念的证据是,《世界报》于1955年1月开始印刷柏林专版,最初是从西占领区空运进去的,1956年,《世界报》成了在汉堡、埃森和柏林本地使用电传打字机印刷的第一家欧洲报纸。1955年,策雷尔和斯普林格一起去莫斯科宣传他们建立一个德国的梦想。在阿登纳的基督教民主联盟政府几乎即将作为一个重新武装的民主反共国家骄傲地参加西方联盟的时候,策雷尔却在《世界报》上阐明他愿为德国的重新统一付出的代价:“只有一条道路是畅通的:那就是和俄国人共处,建立一个不结盟的独立国家。”在50年代冷战的现实下,策雷尔的方案很可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但是策雷尔的声望很高,《世界报》的影响又很大,所以在整个50年代德国国内政治生活中,策雷尔的论点总是在起作用。它的发行量从1954年的低点16.5万份回升到1955年底19.1万份,1959年21.7万份。

斯普林格下令进行更大的扩充,又雇佣了100个记者,部分的用以代替象格奥尔格·拉姆泽格、库特·贝克尔、保罗·泽特这样一些逐渐离去的经验丰富、有声望的新闻工作者,他们开始一批批地辞职了。在某些(非政治的)方面,这家报纸有了改进,开辟了象“文学世界”这样一些新专栏,用越来越多的版面刊登大量的广告。《世界报》作了一番革新,采用了现代化的标准组件拼版和英美的风格,开辟了“读者和编者栏”,采用了更多的图片,增加了艺术报道,新辟了象“学校和中学”、“科学和艺术”这样一些栏目。为了把读者从设计保守的《法兰克福汇报》吸引过来,《世界报》开始大力兜售了。它对读者说:“我们将把这张报纸办成一张自发性强、生动活泼和率直的报纸。”1964年,该报发行量上升到了29万份的顶峰。

【管理之道】

斯普林格的成功在于:实行垄断管理,而且这种管理的手段从来没有被他怀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