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和杨亮同住一个宿舍,向光有一台电脑,杨亮没有。向光打字还不太熟,速度很慢,每次录入一篇文章都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
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论文,要求交打印稿。杨亮用稿纸写完后,对向光说:“你能不能帮我录入一下?”
向光满口答应,但向光光写自己的论文都来不及,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帮杨亮录入论文。结果几天后,杨亮催他,说:“你赶紧把我的论文打出来,我还要修改。”向光说:“好,等我把自己的论文写完。”
等到交稿的前一天,向光也没有将杨亮的论文打出来,杨亮不乐意了,说:“都快交了,你怎么还没把我的论文打出来?”
向光正手忙脚乱地弄自己的论文,没好气地说:“我自己的都没打出来,怎么打你的?”
杨亮生气了,说:“早知道这样,你当初就不该答应啊,这不是耽误我吗?”
向光更不高兴了,说:“我是不好意思拒绝你,谁想到你这么没眼色,看着我来不及了,还不另想办法。”
从此,向光和杨亮分道扬镳,两人也不住一间宿舍了。
向光碍于面子,羞于说“不”,答应了自己力所不及的事,因此和杨亮闹翻了。生活中,像这样的事情也随处可见,很多人因为不习惯拒绝别人,因而给自己惹了一大堆麻烦,情况也变得更糟糕。如果他们能在一开始就拒绝别人,那么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英国作家毛姆在小说《啼笑皆非》中讲过这么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位小人物一举成为名作家了,新朋老友纷纷向他道贺,成名前的门可罗雀同成名后的门庭若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毛姆为我们描写了这样一个场面:一位早已疏远的老朋友找上门来,向你道贺,怎么办呢?是接待他还是不接待他?按照本意,自己实在无心见他,因为一无共同语言,二来浪费时间;可是人家好心好意来看你,闭门不见似乎说不过去。于是只好见他了。见面后,对方又非得邀请你改日到他家去吃饭。尽管你内心一百个不乐意,但盛情难却,你不得不佯装愉悦地应允了。在饭桌上,尽管你没有叙旧之情,可是又怕冷场,于是又得强迫自己无话找话。这种窘迫相可想而知……来而不往非礼也,虽然你不再愿意同这位朋友打交道,但你还是不得不提出要回请朋友一顿。为了“面子”,你还得苦心盘算:究竟请这位朋友到哪家饭店合适呢?去第一流的大酒店吧,你担心你的朋友会疑心你是要在他面前摆阔;找个二流的吧,你又担心朋友会觉得你过于吝啬……
既然如此,何不在一开始就拒绝别人呢?这样你也就不必左右为难了。所以生活中,对于别人的请求,你要能分清情况,逐渐培养自己对于无能为力的事、不合时宜的事果断拒绝的习惯。
吕松从外地来北京做生意,租了一套二居室的楼房。—天,一位老乡找上门来。吕松和这位老乡实际并不太熟悉,他对老乡的来访有点意外。
吕松问老乡:“你怎么会知道我的住处?”老乡说是从吕松父母家要来的地址。吕松热情地请老乡吃了饭,饭后老乡提出能不能先在他这儿住段时间,等找到房子就搬走。吕松当即拒绝了,说:“不行,我很忙,没时间照顾你。”
老乡说:“我不需要你的照顾,我只是在你这住几天。”
吕松说:“可这是我的房子,我不能把它交给其他人。”
老乡非常不满地走了。不久,吕松从家乡朋友处得知这位老乡因贩毒正在被通缉。吕松暗暗感到自己当初拒绝得对。
拒绝亲戚朋友可能更难开口,但要清楚对方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你则要明确干脆地拒绝。既然对方能够轻松地提出,你又何尝不能自如地说“不”呢?只要拒绝得对,谁也没有理由指责你。
我们也应该像故事中的吕松一样,该拒绝的时候就果断拒绝,否则就会害了自己。
当然在拒绝别人时,也要多多考虑对方可能产生的反应,要有策略。婉转地拒绝,对方会心服口服;如果生硬地拒绝,对方则会产生不满,甚至怀恨、仇视你。所以,一定要记住,拒绝对方,尽量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要让对方明白,你的拒绝是出于不得已,并且感到很抱歉、很遗憾的。尽量使你的拒绝温柔而缓和。
拒绝总是令人不快的。“委婉”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减轻双方,特别是对方的心理负担,并非玩弄“技巧”来捉弄对方。特别是上级、师长拒绝下级、晚辈的要求,不能盛气凌人,要以同情的态度,关切的口吻讲述理由,使之心服。在结束交谈时,要热情握手,热情相送,表示歉意。一次成功的拒绝,也可能为将来的重新握手、更深层次的交际播下希望的种子。
【习惯视点】
面对没法做到的事,或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帮忙的事,要勇敢地说“不”。如果总是习惯于承诺办不到的事情,太照顾面子,为自己树立无法达成的目标,你就会使自己陷入泥潭,而且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