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最廉价的高贵(1 / 1)

在一篇文章里,作家杨熹文提及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家里举办家庭聚会,期间,一位长辈劝正读高中的表妹要好好读书,谁知表妹却说:“学习有什么用?我的高中同学辍学后在一家餐馆工作,现在已经当上了经理,每个月工资五千块,这比考个好大学有用多了。”

这一番话令在场所有人哑口无言,这时这位长辈回答道:“读书非常有用,最直接的用途就是让你有机会改写超出五千块那部分人的命运。”

这句话说得多好!每当看到身边正值美好年华的孩子荒废学业,甚至怀疑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时,我就无比悲哀。当然,这个社会上不否认有个别不读书也能活得很好的人,但那些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不好好读书的人最后都会从事一些低端的体力劳动,流入社会底层,过着廉价的生活。

我的一位朋友在温州的一家鞋厂做人力资源,她几乎每天都在跟一线工人打交道,她曾告诉我,所有的工厂都差不多,稍微带点技术含量,相对轻松一些的工作都要求最低大专以上的学历。而绝大多数读书不太好的孩子,可以选择的工作太少太少,基本是做各类学徒,进到服务行业做服务员、保安,或者进服装厂、食品厂、电子类厂房从事枯燥又劳累的体力劳动。这些年轻的男孩或女孩,每天工作时间都差不多在10个小时以上,一个月能休息4天的都不多,请假的话会被扣全勤和工分。赶上旺季和大的订单,一个月能休息2天就万幸了。可是这些年轻人即便是再辛苦再努力,一个月的收入也仅仅在3000—5000左右。养老、医疗等保险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有,而提拔、晋升、培训基本不用想,做几年能当上小主管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次聊起这些年轻人时,朋友无比感慨地说:“我当初上学时也曾不喜欢学习,甚至逃过课,但好在及时悔悟,成绩没有落后太多,而最终考入了一所还可以的大学。毕业后,我一开始只是办公室的文员,经常被领导安排做些琐碎的工作,在老板的呵斥下小心翼翼,独自咽下委屈……后来,我一边参加工作,一边进修考试,先后拿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等证书,我不用再做那个手忙脚乱的小文员,也开始成为运筹帷幄的人物。现在回想起来我都有些后怕,如果当初我不好好读书,若那些日子里没有知识的填补,我无法想象现在的自己会在过怎样的人生。”

这,就是读书所给予我们的超越5000元的命运。

平时经常运动与完全不运动的人,隔一两天看没有什么区别;隔一两个月看,差异有,但不明显;但是隔一两年看,就会在身体和精神状态上表现出巨大差别。

读书亦然,一个读书者与一个不读书者,短期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日积月累就会呈现出天渊之别。或者更准确地说,读书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书本知识,充实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还能提高自我的层次,进而让生活能有更多的选择。

俗话说“腹有书香气自华”,读书是最廉价的高贵行为。不管你出身寒门,还是富甲贵胄,都有一条公平的路摆在面前,那就是读书。常与书为伴的人,从内至外自有一种迷人的气质,并且会随岁月的流逝变得愈发醇厚。他们在为人处世上也会显得从容、得体,一眼就能从人群中分辨出来。

有这样一段精彩且经典的对话,我深以为然。

学生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究竟有什么意义?”

老师答:“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读过的书如同吃过的饭,吃过饭了还是会饿,读过的书还是会忘,但其实它们早已融进骨血,变成了身体里的一部分。所以,你要想活出一种高级感,想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和欣赏,就要多多读书,让书的精华提升你的性格、思想、内涵、素质、修养,真正由内而外得到改变。

静娴人如其名,脸上一直带着温婉的笑容,娴静有礼,万般风情。她具有渊博的知识,理性的谈吐,那份睿智与从容,豁达与优雅,使见到她的人都会深深着迷,而这种着迷无关容貌和衣着,仅仅是她全身散发出的那种气质。静娴的秘诀就是读书,在她认为,真正的高贵源自内在的一种精神。

我一直很好奇,静娴的这种魅力究竟从何而来,直到有机会前往她家拜访。

走进静娴的家里,除了桌椅几件必需的家具外,入眼之处都是一摞摞的书。闲暇时间,静娴喜欢读一些唐诗宋词、古今中外优美的散文,在轻松悠闲的阅读中修身养性。“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静娴坦言说,“我看书的时候喜欢独立安静的思考,思考的多了,便拥有了宽广的视野,体会到了丰富的情感,提高了看待生活的境界,这让我能自如地处理各种问题。”

这句话貌似云淡风轻,实则意味深长。源于此,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我一直给她灌输那样一种思想:读书是过上更好生活的重要途径。

愿我们都能在读书的路上变得越来越美好,活得越来越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