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在自己的故事里成为勇者 世界便无路可挡(1 / 1)

这是最坏的你,这是最好的你

几年前,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个人成长培训课程,期间一位女学员做了个人分享。她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年薪50万左右,年轻漂亮,在上海有车有房。所有人都觉得她已经非常成功了,她却说自己一点都不优秀,经常自卑于自己不够完美,容不得半点瑕疵,稍有不足她就会自责,也会在深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一遍遍拿自己与他人比较,一遍遍肯定自己多么的笨拙。

“比如,我天生一张娃娃脸,细长的丹凤眼,肉肉的脸颊,经常被人说清纯可爱,但我向往成熟性感的女人,认为那样的女人更受欢迎。我一直不满意自己的眼睛,觉得单眼皮太没有魅力了,二十二岁那年,我便偷偷去做了一次双眼皮整形手术。后来又觉得鼻子不够挺,又做了一次隆鼻手术。”

这位女士手指着脸部,硬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现在的我,有了双眼皮、高挺的鼻梁、尖小的鼻头、V形锥子脸,看起来气质上更成熟了,但终究没了清纯可人的气质,个人的特色全没有了。身边不少朋友替我感到惋惜,而我,依然看自己哪儿都不顺眼,一点都不开心,又不知怎么办?”

这一番话听得我心头一震,年少时多少人曾如此自卑,也会不知所措。

随后老师说得一番话,至今让我铭记于心——“你所能做的不应该是盲目地改变自己,而是要学会接纳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恰恰正是不完美,使你真正区别于他人。”

在生活中,我也曾发现不少人自卑于自己的不完美,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好,或暴躁地烦恼,或压抑地消沉。其实,我们都忘了一个最基本的现实,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苛求完美的心态与做法,不仅违背了自然,也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我们自卑,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完美,而是我们不能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唯一能真正克服自卑的方法就是:完全的接纳自我。无论你身上好的部分,还是坏的部分,都要完完全全的接纳,不再抗拒和否定真实的自己。当你完全接纳了自我之后,你的身心状态就会是完全的坦然与真实。

事实上,好也好,坏也罢,它只不过是一种相对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点。例如,你没有迷人的容颜,可是有动人的声音,声音同样可以让你受到瞩目;你不擅长演讲,但你善于倾听,后者同样是让人喜欢的好习惯;你跳不出高雅的舞蹈,可是会写毛笔字也值得别人欣赏……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心灵导师的戴尔·卡耐基曾说:“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只能以自己的方式绘画。你是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所造就的你。不论好坏,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不论好坏,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发音符。”

做更好的自己意味着我知道自己很好,在我的世界里,我是完整的。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没有一个人和我一样,永远都是。电影《时空恋旅人》里有一句话,这几年一直深深印刻在我心里:“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在穿越时空,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其所能,珍惜这趟不平凡的旅程。”

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实在没必要严苛地对待自己,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将优点发扬光大,其余的就不必理会。

任何时候认识到这一点都不算晚,不过幸运的话,早一些懂得当然会更好。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我一直活在自卑中。总是羡慕别人很有能力,人脉非常广,魅力十足,又十分幽默,到哪里都能快速成为焦点。而自己总是不善表达,反应迟钝,在人群中特别容易紧张。后来我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有那么糟糕,我只是不擅长对不亲密的人太过热情,了解对方后才逐渐放开自己,让对方慢慢走进自己的世界。在一些事情上,我总显得有那么些“吃亏”。

但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很多稳定的关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建立的,很多关系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我学不会世故和圆滑,但是彼此熟悉之后,对方会知道,相较而言我注重倾听、情感细腻,相处起来很舒服。明白了这一点的那刻,我便能够坦然接受不擅表达、容易紧张的自己了。

后来,我可以很淡定的看那些在公众场合口若悬河的人,不再默默地自卑了,我努力保证自己有一句算一句,让自己每句话都是走心的,都是发自肺腑的,至于辞藻是否华丽,我不关心了。渐渐熟悉我的朋友,也开始知道我的特点,反而更喜欢这种话不多,但是每句话都是真心话的我了。

当然,现在的我依旧跟完美不沾边,但我学会了不再强求。我接纳了自己微胖的身材,接纳了自己脸上的几颗小痘痘,接纳了自己偶尔的自私和坏脾气。我不再做无谓的比较,幻想自己再像其他人一样。对于自己的人生,我想说——即使我真的不完美,我也值得拥有最美好的人生。

欣赏自己比欣赏别人困难很多,因为欣赏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自信,需要具备更多的耐心和毅力。这需要我们不把自己当作一只破罐子、烂桌布,随心所欲地抛弃,而是把自己当做上帝一样供奉在高高的神殿之上。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不完美中找到最积极的活法!

最美好的人生,是接纳自己的人生。

最美好的人生,在于自己欣赏自己。

最美好的人生,在于信心满满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