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1784)是培根以后、康德以前、西方现代早期最伟大的一位哲学家。他在人类思想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把人类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人类思想作出了贡献。狄德罗最初受教于朗格里(Langres)的耶稣会,先后就读于路易公立中学和哈尔库公立中学,在那里学习了逻辑学、物理学、道德学、数学以及亚里士多德和神学家的形而上学。他在1732年获得巴黎大学文科硕士学位。狄德罗兢兢业业地献身于他主编的《百科全书》,这部又名《艺术与科学科辞典》(Encyclopédie,ou Dictionaire Raisonné des Sciences,des Arts et des Metiers)的杂志凝聚着他一生的心血,体现了狄德罗崇高的品德。它既是储备学术思想的宝库,又是散发激进观点的号角,为扫除愚昧、推进人类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1746年,他匿名发表了《哲学思想录》。此书一方面审视宗教迷信;另一方面着眼于人的生存方式,重视情感动力作用。《哲学思想录》表述了自然神论的思想。1747年,他发表了《怀疑论者漫步》,对所谓宇宙的设计提出疑问,表明他由同情自然神论者的态度开始转向把自然看作机器的唯物主义观点。
1749年,他印发了《论盲人的书简》。这是一篇有关心理学和认识论的论文,文章揭示了人的有机组织,即感觉器官不同,观念思想也不一样,盲人就没有上帝那样的概念,明确表达了无神论的观点。1753年,他发表了《对自然的解释》,鲜明地确定了唯物主义立场。1761年,他撰写了《拉摩的侄儿》;1769年,他撰写了《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和《达朗贝的梦》;1773—1775年,又写出了《对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一书的系统反驳》。
狄德罗教育思想的研究者在分析狄德罗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时,主要利用了《对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一书的系统反驳》和《俄罗斯大学计划》两个文本。狄德罗的《俄罗斯大学计划》体现了他对教育问题的关注。这是他给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制订的一个教育计划。这个计划阐明了教育的作用。他断言,教育使人修身养性,明确职责,削弱恶习,启发人们爱秩序、正义和德性,并加速培养在生活各个方面的良好兴趣。他反对天主教一直掌握公共教育的大权,认为这些人的思想和行动是同启蒙意识与自然理性相对立的。
这里作者从狄德罗的教育批判思想入手,研究他的发展教育思想和他的知识与教育观。
一、教育批判思想
作为一种精神,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们在审视教育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教育批判,无疑为现代教育思想写上了重要的篇章。狄德罗与同时代的所有启蒙思想家一样,对专制国家制度和宗教教会制度及其教育制度进行了强烈的批判。狄德罗对教育制度的批判是以他对封建制度和教会制度的批判为基础的。他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自然状态”中,受着“永恒的理性”即“自然法”的支配,一切人都是自由平等的。少数人采用了暴力手段,剥夺和践踏了人类的天赋权利,才出现了封建专制的不合理的统治形式。而宗教教会的禁欲主义说教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人们放弃不能转让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无条件地忍受封建专制的剥削和压迫。他从自由、平等的观念出发,批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他指出,维护封建制度的“法律”是“以成百种不同的方式伪装起来的枷锁”,这枷锁是贵族压榨人民的标志。因此,所谓“法律”,“只能引起一个爱自由比爱任何东西都深切的人的愤怒的蔑视”。他认为人是自由、平等的,他们有权享受自由、平等的生活,只是由于“政治契约”的关系,才容许君主掌握权力。君主只有维护与执行“政治契约”,保护人民的利益,人民才能服从。狄德罗也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天主教会制度。他认为,教士享有特权,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他们贪婪钱财、鱼肉百姓。教士所宣传的宗教教义,对于广大人民来说,完全是“用迷信来愚弄他们”,教士是刽子手。因此,狄德罗指出,宗教应该废弃,因为“是儿童时的教育禁止一个伊斯兰教徒去受洗礼;是儿童时的教育禁止一个基督徒去受割礼;是人的理性使人同等地看不起洗礼和割礼”[92]。
狄德罗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一样对封建教育制度和教会控制的教育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他尖锐地批判了法国等级森严的和教会控制的教育制度,认为教会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剥夺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把无数蕴藏着的天才都埋没掉了。他说,多少人在没有表现他们是什么之前就死掉了。狄德罗把这些人比作一幅藏在黑暗的画廊里的壮丽的画图,里面透不进一线阳光,没有谁看到它,也没有引起谁的赞赏,它在那样的地方埋葬了。启蒙思想家高扬着平等的旗帜。在教育上,他们认为,优良的天赋素质是人人都有的,绝不是只有少数特殊人物的专利品。因此,狄德罗认为,人人都需要通过教育来发展这种天赋素质。
狄德罗时代正是出现现代曙光的时代,他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同样给予了严厉而尖锐的批判。他看到,古典主义教育在当时法国的中等教育中处在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它使学生把学习时间过多地耗费在玩弄空洞的文字上。古典主义教育课程“没有一个字是关于博物学和实用化学的,也很少有关物体的运动以及各种实验的内容,更不用说动物学和地理学了”[93]。在古典主义教育中,如果要学习拉丁语和希腊文,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要学习1年或1年半就足够了。为此他指出,仅仅学习古典语言不值得花去那么多时间,古典语言学习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94]狄德罗之所以得出这种结论,是因为他对古典教育,即拉丁文和希腊文语言本身及其有关的学习的了解。他说:“我倒是要问问,人们断言,文笔难懂、内容深奥、往往有害于道德的那些作家的语言应该是青年首要学习的东西,说出这样的话来是否真心诚意……我要问问,这种学习难道不是必须先具备更成熟的头脑和基础知识吗?”[95]
狄德罗还认为,在经院主义统治下的大学也没有与真正的科学相联系,而是对科学知识抱着厌弃的态度。
二、发展教育思想
(一)教育与国家和政府
发展教育思想是当代教育思想的主流,它的主旨在于通过发展教育以促进国家、社会和人的发展。狄德罗认为,教育在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或改革中有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启发人的理性,而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狄德罗之所以重视教育对于理性的启发作用,是因为只有人的理性才能去认识封建专制的罪恶,才能扫除人们的愚昧无知,从而为发展合理的社会制度,实现平等、自由的“理性王国”奠定基础。这种思想的实质在于通过教育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这是西方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教育观。
实际上,狄德罗的发展教育思想的实质在于,教育可以减少罪恶,缓和和消灭罪恶,唤起对秩序、正义和善行的爱。教育发展意味着人们识字、写字和计算能力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初步的塑造,最终对治安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些初等学校一般是为人民大众的,因为从首相直至最低的农民,应该让人人都识字、会写、会算……贵族说那会使农民调皮、爱争讼。文人说,那样,农民既已小康,就不会再把耕犁传给儿子,而要把他培养成学者、神学家,至少也是个小学教师。我不想多谈贵族的抱怨,大概,这种抱怨无非是:一个会读、会写的农民是比另一个更难压迫。至于第二种不满,应该由立法者制定法律,使务农得到安宁和尊敬,这样人们就不会弃农了……在这方面,我觉得利大大多于弊。强迫学习、识字、写字和计算,可以使人民的粗鄙思想得到初步的塑造,其后果,对于治安和政府的稳定来说,也许是不可估量的。”[96]他在《俄罗斯大学计划》中提出,如果一个民族获得教育,就可以使它文明化,进而繁荣昌盛。
(二)教育与人的个性
狄德罗的发展教育思想一方面认识到教育在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高度评价了教育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教育不仅可以陶冶人性,培养正义、正直、爱国主义的品德,而且可以削弱人的恶习。他说:“我并不否认,有一些人受了恶劣教育的腐蚀,沉湎于****的行为,长期地养成了作恶的习惯,自然的本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理性被践踏在脚下,因而根本不理睬自己的理性,只是一味听从各种成见、**、欲望的话。”[97]看来,狄德罗赋予教育对人的个性形成的意义在于追求培养人的理性,成见、**和欲望与理性是相背离的。“恶劣的教育”具有的腐蚀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践踏了理性和人的自然本性;另一方面形成了成见、**和欲望。
狄德罗的关于人的个性内容是多方面的,如美德、情感、自由、平等,其中启蒙思想家们普遍地关注的是德行。狄德罗说:“美德只要得到小心培养,是会使古代诗人们用来描绘黄金时代的那些嘉言懿行见于人世的。”[98]美德必须小心地进行培养,使人根据行动来评判善恶及其影响。为此,狄德罗强**育对于人的道德发展的重要性,主张学校教育中安排分量很多的道德修养。他认为,通过道德教育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识到美德是自己享受幸福的必要品质。狄德罗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道德学,使人在明智的理性指导下行事,培养利他精神和仁爱之情。家庭中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要把孩子完全委托给雇来的人养育,要启发儿童理性的自由发展,使之仇恨谎言,爱好礼仪和荣誉,尊重法律;要教育孩子懂得财富不会使心灵安宁,而劳动却不会使财富丧失;要让孩子同情贫困者,关注卑微者的命运,让孩子们明白在大自然面前人人平等,使他们确信生活如无美德将毫无价值,只有行善才有幸福,等等。[99]
在人性认识上,狄德罗持“人性善”的立场。他认为,人性中具有善良的因素,此因素来自于人的本性。从发展教育观来看,良好的教育不仅能发展人性中“善良”的因素,而且能培养人的情感。如果人的“善良”的人性与情感得到培养,那么他就能获得幸福。情感在狄德罗的思想中是表示人对其他人或事物的热爱与憎恶,而追求美好的生活与幸福是人的本性,因此良好教育要培养人的情感。文学作品通过各种人物形象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及其意境,应该对人们起到教育的作用,培养人的积极情感。对于狄德罗而言,“人们无穷无尽地痛斥情感;人们把人的一切痛苦都归罪于情感,而忘记了情感也是他的一切快乐的源泉”[100]。他强调培养人的情感中的积极因素,认为这是人们争取幸福生活所必需的。
(三)教育与人的自然素质
在狄德罗的发展教育思想中,还包含了教育与人的自然素质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说,通过教育发展人的优良自然素质,抑制不良自然素质。狄德罗指出了人的自然素质、生理结构和天生倾向的差异性对教育带来的影响。在他看来,人的自然素质、生理结构和天生倾向如何乃是正确地组织教育的几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在狄德罗看来,这些不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一定的差异,如聪明和愚笨、勇敢和胆怯、性急和迟钝、愉快和忧愁等。在狄德罗的思想中,人的自然素质及其完善程度是正确地进行教育和发展人的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此,狄德罗还认识到教育与自然素质、天生倾向之间的作用差异。在他看来,教育并不是形成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唯一根源,它只是主要的根源之一,因为在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根源中,除了教育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根源。狄德罗正确地估计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有限作用。教育可以改变人,但它不能改变人在某一方面的天生缺陷。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估计到人的自然素质和天生倾向的作用,于是狄德罗说,与其说教育决定一切,不如说教育能起很大作用。
启蒙思想家把教育议题纳入到他们的思考领域,这在教育思想史上意义很大。思考带来了争论。狄德罗与爱尔维修在教育问题上的争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教育的可能性作用和人的自然性与教育的关系。教育的作用涉及发展教育思想,两位思想家在这点上有共性。但爱尔维修提出了人的素质不同与感官的精致程度毫无关系的论断,提出了“教育万能论”,否认了人的天生倾向性。对此狄德罗反驳说,人的生理素质的完善程度是正确地组织教育、形成不同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从自然界的各种奇观作出来的那个伟大的推论,对于瞎子们来说是软弱无力的”。[101]人们构想的颜色各异的不同图形,在天生盲人来说也是不可理解的。狄德罗断定,人的天生素质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他们之间的争论从《对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一书的系统反驳》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
爱尔维修:我认为智慧、天才和美德是教育的产物。
狄德罗:仅仅是教育的产物吗?
爱尔维修:这种思想,我觉得还是合乎真理的。
狄德罗: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因为它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充分说服人的。
爱尔维修:我认为教育对于个人和民族的天才与性格的影响,要比一般人所想象的大些,你曾同意过我的这个意见。
狄德罗:我可以同意你的仅仅是这一点。[102]
狄德罗看到了,爱尔维修由于过分强调感官的作用,因而忽视了大脑生理机制的差异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他说,爱尔维修忽视了研究大脑生理机制的必要性,“然而如果没有这个器官,其他器官不论如何完善,都没有任何意义,它是造成人们在从事智力活动的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的原因”[103]。狄德罗强调大脑和感官结构上的差异形成了自然素质上的某些差异,正是由于天生倾向上的差异决定了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上的某些差异。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狄德罗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在教育问题上的反映。狄德罗的启蒙教育思想的贡献也正是对教育、自然素质和天生倾向等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正确认识。
三、知识观与教育思想
(一)《百科全书》的知识观
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一方面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充分重视人的中心地位。他认为各门科学犹如树枝,彼此相互联系,和共同的树干也有联系。他根据唯物主义的原理,断定存在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人类知识的树枝通过各种方式而构成。着眼于关联,可以把不同的知识同心灵的各种职能相联系,也可以同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相联系;人类知识既然是对客观事物特征的反映,在这两种联系的方式中,必须重视、肯定后者。没有认识对象的联系,就没有种种知识之间的联系。联系涉及各个部分之间以及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知识结构的基础。知识的各个部分既相互区分,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统一性的体系或系统,它的结构是符合自然的结构的。《百科全书》中刊载的一些文章和条目突出知识和智慧的作用,高度赞扬培根、笛卡尔、牛顿、洛克和莱布尼茨的成就,激发人们的兴趣和注意,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把握真理。狄德罗编辑《百科全书》,不仅提出了科学的知识观,而且传播了工艺知识。他认为,机械工艺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强调要把自然科学知识传授给人们,使他们获得真理,掌握手工艺。狄德罗还赋予科学知识以重要作用。他认为,人们一旦掌握了科学知识,世界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就能更快地前进,人们的生活也就会更加幸福。《百科全书》的“宗旨是汇集世界上分散的各种知识,向现时同我们一起活着的人们阐述它们的普遍体系,并将此书传之于我们的后人,从而使得过去时代的业绩对未来时代不是无用的东西,让我们的子弟因为更有知识,从而更有道德、也更幸福,使我们与世长辞无愧于人的称号……”[104]
狄德罗提出的新知识观强调指出,知识不限于书本的知识,还包括从实践中特别是从手工艺技术中取得的知识。
(二)实用主义科学知识教育思想
从凡是知识都要有用的信念出发,狄德罗认为,一个学生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花在古典语言的学习上,而应该主要学习科学知识,学习其他更重要的课程内容。“仅仅学习古老语言是否值得花去那么多时间?无论出于理性或偏见,我很难相信人可以不对古人有所了解。那种文学具有一种坚固性,一种**力,因此将永远是伟大心灵美之所在。但是,我想,古老语言的学习可以大大缩短,同时加进许多有益的知识。一般来说,在学制中,往往给予字词的学习以过于重要的地位和过多的时间,今日应代之以事物的学习”。[105]狄德罗明确提出以“事物学习”代替古典教育。同时他强调,实用应该是学校科目的评价标准,科学应该在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他们的创造精神,也才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好地利用自然界。他说:“当我把眼光转向人的工作,而看到许多城市到处被建立起来了,一切元素都被利用了,各种语言固定了,各族人民开化了,许多港口建筑起来了,海洋被渡过了,地和天都被测量了;这时世界对我显得已很古老了。”[106]言下之意,科学使生产发展了,人民开化了,生活幸福了,社会进步了。相反,当人们还不懂得科学知识时,生产和生活是多么落后和幼稚。“而当我发现人们对于医药和农业的主要原则,对于一些最普遍的物质的属性,对他们所患的疾病的知识,对树木的修整,对犁的形式都还不能确定时,则地球据我看来似乎还只是昨天才有人住的。”[107]对于狄德罗而言,掌握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可以发展物质生产,提高人类文明,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和美满,因此他强调指出,“如果人们是明智的,他们毕竟将献身于有关他们福利的研究”[108],也即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为此,狄德罗认为学校应该给学生传授公民所必需的一切知识,从立法直至既有益于社会又美化社会的机械技艺。在他构建的教育制度中,初等教育应该设有阅读、写字、算术和公民道德等课程;中等教育必须扩充课程内容,提供数学、物理、化学、自然和天文学等科目,取消无用的课程;还应该建立各门学科的教研室、解剖室和实验室,并提供学习所必需的器材。他设想的提供中等教育的大学文科分为八级,前三级学习数学(算术、代数、几何)、机械学、天文学,第四、五级学习自然、物理、化学,最后三级学习文学、修辞和古典语言,同时学生还要学习历史、地理、图画、音乐和道德等。这是一个典型的实用主义的科学知识课程体系。这个体系也在《俄罗斯大学计划》中反映出来。他构建的大学体系由医科、法科、神科以及军事、工程、航海、农业、商业、艺术和政治等高等专门学校构成。狄德罗的传记作者是这样评论他的:“他是效法德国方式,几乎完全依据务实精神而制定的。刀剪师傅的儿子、艺术和工艺的普及者在《为俄国政府制定大学教育方案》(《俄罗斯大学计划》——作者注)中成为技术教育的首倡者。他第一个觉察出他那个时代科学新生事物即将在新的文明中产生技术之重要。他的最肯定功绩之一,也在这里。”[109]可见,狄德罗的实用主义科学知识观在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中也是独树一帜的。
(三)唯物主义的科学知识认识论
狄德罗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论述了学习和研究科学知识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首先是以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中坚持的一元论为基础。他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我是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是在自然中而不是在我的头脑中把握物体的;我把物体看成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具有各种特性和活动的,在宇宙中活动着,就跟在实验室中活动一样……”[110]同时,各种客观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它们又是运动变化的。他强调事物的统一性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运动变化,“在自然界中,当实验物理学更加进步时,我们也将遇到一切现象,不论是关于重力的,弹性的,引力的,磁的,或电的,都只是同一作用的不同面貌”[111]。其次,狄德罗坚持唯物主义的感觉论,感觉主义者把人类的一切认识活动简单地归结为感觉,但狄德罗不但重视感觉论,而且重视思维活动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他看来,寻求真理的法则和方法就是由感觉回到思考。如果人们不搜集丰富的材料,也就无从思考,然而,人们思考的结果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又要回到感觉那里,用事实加以验证。于是,他提出了科学知识认识论的三种具体的方法。他说:“我们有3种主要方法:对自然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对自然的观察应该专注,思考应该深刻,实验则应该精确。”[112]这显然是培根的实验科学方法的思想体现。具体地说,第一种方法是观察,即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仪器对自然进行观察,并搜集事实材料。这是形成观念的基础,也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知识的基础。狄德罗说:“事实,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性质,总是哲学家的真正财富。”“我们可以把在自然中没有任何基础的概念,比之于北方的森林,其中的树木是没有根的,只要一阵风,一件轻微的事实,就把整个树木的森林及观念的森林推倒了。”[113]第二种方法是思考,即人们通过思考把观察得来的事实材料进行组合,加以整理和概括,这样使学到的知识得以深化。因此狄德罗说:“一切都归结到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不停地重新进入自己里面去,又从里面出来,这是一种蜜蜂的工作。如果你不重新进入装着蜡的蜂房里去,你就白白地跑了许多地方。如果你不知道把这些蜡做成蜂巢,你就白白聚集了许多无用的蜡了。”[114]第三种方法是实验,即人们通过实验可以证实事实材料组合的结果,证实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是否坚实可靠。为此狄德罗说,一些概念“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它们只有在和外界的东西联系起来时才坚实可靠”[115]。实验应该反复地做,把各种情况的细节搞清楚,把适用的限度弄明白,如果没有实验,就不可能获得精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