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平
苏霍姆林斯基(В. А. Сухомлинский,1918—1970)是享誉世界的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1918年9月28日苏霍姆林斯基诞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35年,17岁的苏霍姆林斯基从师资培训班毕业后返回故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此后,他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函授班的学业,接受了高等师范教育,获得了中学教师证书。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苏霍姆林斯基在一所完全中学当语文教师兼教导主任,领导全校的教学工作。这为他广泛探讨和研究教育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
卫国战争胜利后,苏霍姆林斯基重返教育岗位,先后任中学校长、区教育局长,全力以赴投入战后恢复学校的工作。1947年他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从此他一直在这一岗位上勤奋耕耘,直至1970年9月2日去世,历时23年。其间,苏联各地的许多师范学院都邀请他去工作,甚至波尔塔瓦师范学院院长,他的学位导师也亲临帕夫雷什,动员他去基辅工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
苏霍姆林斯基深信,要当好一名校长,就必须一天也不脱离学生和教学。他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口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到教师中去。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年级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他认为:“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1]他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了如指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关心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生活都是他的研究对象。20多年中,经他长时间直接观察的学生达3 700多人。他愉快地同学生一起活动,一起读书,一起旅行,他为每个学生写了观察记录。探索各年龄期学生的个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规律。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他把到教师中去,了解、帮助和培养他们,看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这是帕夫雷什中学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实验,使帕夫雷什中学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而且被看成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地工作,还在工作岗位上通过了副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副博士学位。他以帕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给教育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一生撰写了50多部专著、600多篇论文、1 5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小故事,他的作品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苏霍姆林斯基逝世后,苏联教育部和乌克兰教育部分别编选了五卷本和三卷本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文集》。他的著作生动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概括、提高和再现,因此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同年6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入苏联史册。
二、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
(一)教育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明确并完善了自己的教育信念,这些信念也是他长期进行教育实验和理论探索的主要思想依据。他相信“教育具有强大的力量”[2],相信每个孩子的可教育性。同时他还认为热爱孩子、关心孩子,是树立相信孩子、相信教育的力量这一教育信念的前提。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爱孩子”[3]。而要爱孩子,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熟悉孩子的精神世界,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和同志”[4]。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是这样**自己心迹的:“我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认识人,了解人。在工作中,我首先去认识人,从各个方面去观察他们的内心世界。玉石不经雕琢不成器,作为教师,要善于对待,善于琢磨,才能使人成才。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能够看到人类精神世界中那些取之不尽的各个方面。”[5]
苏霍姆林斯基另一个重要的教育信念就是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像一根红线贯穿于他的教育理论体系。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的。他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苏霍姆林斯基在这个问题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所要达到的程度,把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作为衡量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用德、智、体、美、劳各育相互渗透的思想丰富了全面发展的理论。第二,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和谐发展,是对全面发展的补充、完善和提高,要求把各方面的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统一体,处理好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使二者处于相互促进的和谐之中。第三,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要使每个学生在所有各个领域中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天赋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要求在每个学生身上找到他的“闪光点”,使学生因某事取得的成功而产生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发生情感迁移,成为他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的动力,从而找到并打开全面发展的突破口,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第三个重要的教育信念是: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深信“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6]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自我教育涉及学生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核心是要充实和发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成长中教育固然起着比环境更重要的作用,但自我教育的作用比教育更重要。人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和倾向的形成和发展固然离不开个人的禀赋,但更离不开教育的培养,尤其是自我教育。
(二)德、智、体、美、劳诸育统一施教的理论
1.德育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德育居于核心地位,贯穿于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知识、劳动和道德,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体系的支柱,而这三者又统一在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理想、有才能、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合格公民这一培养目标中。
苏霍姆林斯基要求学校培养道德高尚的人,这样的人应具有以下基本的道德修养。
①具有公民的义务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他要求学生懂得自己生活在人们中间,要“用意识来检查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7]。
②具有“对人民的知恩感”。苏霍姆林斯基把“知恩感”看成“责任感、义务感、公民的尊严感的亲姐妹”。他要求学生明白人民给了他们“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幸福”,要求学生“学会以德报德,用自己的力量为其他人创造幸福和快乐”。[8]
③认识到“生活中所有的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诚实的生活。”[9]
④要求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诚实的公民,成长为心灵纯洁、才智聪明、心地善良、双手灵巧的人。”[10]
⑤勇于“以公民的态度对生活中的恶的种种表现进行毫不妥协的、积极的斗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少年对他在生活中看到的丑恶现象表示出一分的愤怒和蔑视……他就会十倍地做好事,用自己的行动肯定生活中的善。”[11]
苏霍姆林斯基把德育的任务归纳为四项。
第一项任务是要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是基本的道德修养在思想上的深化和行动上的具体化,是道德观念和信念的入门。在学生的少年期培养道德习惯尤其重要,如果道德修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期没能成为习惯,造成的损失是永远也弥补不了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习惯的源泉,就在于高度的自觉性与对一些现象、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道德品质的个人情感评价之间的统一”[12]。据此,他提出了培养道德习惯的3条规律。第一,通过正确的教育,使孩子养成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去帮助别人的习惯,公民的义务感就是“在基本的道德习惯中孕育的”[13]。第二,“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对那些能反映出对劳动、对自己的亲人、对集体成员的态度的行为,做出情感评价并进行亲身体验”[14]。这比第一条规律进了一步,因为“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情感上的评价,他就应该调动自己的意志的力量”[15]。苏霍姆林斯基还要求少年“不仅对好的行为,还要对那些不可以做的、不允许的行为做出情感上的评价”[16],因为对“不可以”的体验,就是培养个人在社会中判别道德方向。第三,使道德原则与教师促使学生做出的行为相一致。根据这3条规律,苏霍姆林斯基制定了“道德习惯纲要”,要求培养以下道德习惯:做事有始有终,认真负责;对工作不推诿,不剽窃别人的劳动成果;帮助老弱孤寡者,不管他们是否是自己的亲友;自己的愿望要与满足愿望的道德权利相一致;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愿望的满足,不应给家长和其他人带来困难或忧虑和痛苦,要与别人的需要相协调;要诚实,不隐瞒自己的错误……
第二项任务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所谓道德情感,就是个人对各种事物、现象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毫无热情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去解释和理解世界,就不可能认识周围的世界。在人的活动过程中缺乏高尚的情感修养,情感缺乏崇高的思想性和方向性,那么,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和忠诚是不可思议的”[17]。由此可见,道德情感充分体现了社会政治的方向性。苏霍姆林斯基把道德情感的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敏感性、同情心和义务感。敏感性就是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爱憎分明;善于细腻地体察和感受他人的情感;勇于为维护真理而进行不妥协的斗争。同情心就是要孩子从小学会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学会尊老爱幼,在集体中形成相互关心的气氛并激发自尊和自信。义务感是苏霍姆林斯基德育内容的核心,它涉及“一个人对别人、对社会、对祖国所负的义务,对最高道德原则所负的义务。整个教育过程都贯穿着一条道德义务感的红线。义务感并不是束缚人的枷锁,它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恪守义务可以使人变得高尚。教育者的任务,就在于使义务感成为自觉纪律这个极其重要的品质的核心……”[18]
第三项任务就是要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信念是德育的基础,“只有当信念构成一个人的行动和行为的核心时,这种信念在人身上才会鲜明地表现出来”[19]。信念是由思想转化而成的,它是少年个人的崇高愿望,是他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受这种愿望和追求所驱使的行为尽可能地多,是少年教育中的一条“黄金法则”,因为“只有通过积极的活动信念才能存在、巩固并得到磨炼”[20]。
第四项任务是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是以道德习惯、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为基础的,这四项任务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苏霍姆林斯基对道德理想的定义是:“道德理想,这既是一种社会的东西,同时也是一种深藏在人心中的东西;这是政治、道德、审美原则在个人身上的折射。”[21]他认为应该把年青一代培养成具有鲜明的社会精神和公民精神的人。社会精神的核心是对先进的思想和崇高正义的事业坚信不疑,并满腔热情地、英勇顽强地去实现它。公民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他说:“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感、最高尚、最温柔、最无情、最强烈、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他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22]苏霍姆林斯基的最高伦理价值是“理想高于生命”,他的一生充分体现了他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实施德育,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通过课堂教学和学习各种基础知识进行德育,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②通过制定德育大纲、编辑和利用《人类道德价值文选》、建立“思想室”等措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③通过各种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进行德育。
④重视集体的教育作用。
⑤使教师的人格发挥榜样的作用。
2.智育
苏霍姆林斯基重视教育在促进科技进步方面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双重使命,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智育体系。这个智育体系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反映时代对人的全面要求,通过智育授予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发掘每个人独特的天赋才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的技能,培养他们对脑力劳动和把科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兴趣,培养精神丰富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文明公民。二是把智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施教系统中,统筹兼顾地处理智育与其他各育的相互渗透关系,以及智育这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中的各种矛盾和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把开发智力看成智育的主要目的,而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看成智育的核心。他强调,“教学是智育极重要的手段”[23],但他把教学仅仅看成广义的教育“这朵花朵上的一片花瓣”[24]。他明确提出,“智力教育与获取知识远不是一回事。尽管不进行教学就不可能有智力教育,如同没有阳光就没有绿叶一样,但同样也不能把智力教育与教学混为一谈,如同不能把绿叶等同于太阳一样。”[25]
苏霍姆林斯基把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必须保持在记忆中的基本真理,没有它们“就不可能掌握知识的顶峰”[26]。第二类知识“就是对无须保存在记忆中的东西的理解能力,是对人类所积累并在书籍中保存下来的那些无穷无尽的瑰宝的利用能力”[27]。他要求教师尽力做到使学生不把获得知识看成最终目的,而是看成一种手段,把知识看成“思维的工具”,这样知识才能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学习才能成为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愿望。
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人类的知识在不断积累,而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发展人的智能。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体系中基本技能的培养占有重要地位。他特别重视9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把它们归并为3组。
第一组:读、写、算技能。
第二组:观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组:独立思考、独立工作、自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从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中得出了一条规律,这就是制定和贯彻两个教学大纲。第一大纲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学校教学大纲范围内的所有知识,第二大纲是非必修知识的大纲,掌握第二大纲的重要途径就是独立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儿子的信》中是这样论述二者的关系的:“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天天读书。……你所阅读的内容,就是你用以治学的基础,基础越牢固,越雄厚,学习越容易。你每天读的东西越多,你的时间储备就越充足。因为在你阅读的东西之中,有千百个接触点,这些点同你在课堂上所学的材料连接起来。我把这些接触点称之为记忆的锚。它们把必须学到的知识同围绕人的知识的海洋连接在一起。”[2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有两个任务:“一是传授一定的知识;二是激发求知欲,鼓励少年越出课的范围,去阅读、去研究、去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掌握第二大纲,其实质就是少年在智力上的自我肯定,是集体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是精神财富的经常交流。”[29]除了阅读之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十分强**会学生观察和思考。他说,学生需要观察“如同植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儿童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越多,他就越需要看到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的种种关系和相互关系”[30]。苏霍姆林斯基把“在大自然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增强孩子的智能”看成“儿童机体自然发展规律的要求”[31]。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学习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把学习看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他指出:“学习不应当归结为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力,也不是进行死记硬背……我提出的目标是努力使学习成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精神生活才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有助于丰富他的才智。”[32]苏霍姆林斯基坚信,智力、情感是知识的种子成长为智慧的肥沃的土壤。苏霍姆林斯基从3个方面说明了精神生活的含义。
第一,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人的精神生活意味着在积极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满足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的兴趣。
第二,从发掘人的天赋才能的角度看,学校的精神生活应该创造充分的条件去发展每个学生的个人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表现、确立其力量和创造才能的场所。
第三,从智育的角度看,学校的精神生活表现为与必修课程无直接关系的各种智力兴趣的激发、发展和满足,表现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智力财富在集体中的交流。
他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的几个原则:
①情感与思维相伴而行,情感推动思维,思维推动情感。
②情感与意志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③自信心与道德尊严感相互作用,学校“最重要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使每个孩子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33]。
④利用情感迁移规律,发挥积极情感的作用。
在帕夫雷什中学,整个下午都由学生自由支配。学校为学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能发掘每个人的天赋才能的课外兴趣小组。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学生发展三项爱好:最喜爱的课外读物、最喜爱的学科、最喜爱的劳动创造项目。
3.体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体育是一个人得以全面、和谐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关于体育的任务,他认为,“这首先是关注健康……其次……保证人的身体发育、精神生活以及多方面的活动能够协调一致”。他明确指出,对儿童和少年实施体育,应有不同的任务和重点。儿童的体育主要是促进机体的正常发育和增强健康。而“在少年阶段,他们身上所发生的生理过程与其精神生活和意识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并能深刻地反映一个人的未来,因此体育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身体的锻炼与健康了,它还涉及人的个性的许多复杂方面……”[34]必须增加充实智慧才能,培养道德情感、道德品质,发展审美修养,评价周围世界和自我,培养对体力活动的热爱等多方面的内容。
健康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体育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们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35]他对学生学习差的原因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85%的学生学习成绩不良是健康状况不佳引起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生活,尤其是脑力劳动的修养。高水平的脑力劳动修养来自对学生身体健康的、智力的和审美的多方面的培养。他坚决反对死记硬背式的脑力劳动,认为这会导致青少年的身体发生病变;他极力主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适当结合,以保证脑力和体力的协调发展。为了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苏霍姆林斯基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绿色环境,增加学生户外活动的时间,把大自然看成健康的源泉;制定有利于健康的饮食、劳动和休息制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帕夫雷什中学的体育教学包括让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体育教学的目的不是追求少数人的体育成绩和个人记录,而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健康水平。
4.美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从周围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36]在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体系中的美育实际上是一种“情感教育”。他要求“把道德情感、智力情感和审美情感紧密地联系起来加以培养”,因为“个人对社会观念的情感—审美态度越明确,道德情感就越深刻”[37]。
(1)大自然在美育中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是从发展感觉修养和知觉修养开始的。”[38]对儿童、少年来说,大自然的美就是培养这些修养的学校,它能培养细腻的知觉,而知觉的细腻又孕育了情感的细腻;大自然的美又是使思想变得崇高的源泉之一。他还强调,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使少年在与大自然的交往中发展自己的智力”[39],大自然深化了孩子们的审美感知,而审美感知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因为“少年的审美知觉越深刻,他的思想的飞跃就越有力,他就越渴望通过自己的思想去看到更多的东西”[40]。
(2)艺术在美育中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艺术,这是体现人的心灵美的时间和空间。……艺术能舒展人的心灵。人在认识艺术的价值的同时也在认识人身上的人性,提高自己以达到完美,并体验快乐。”[41]
他认为,艺术进入少年的精神世界是从认识语言的美开始的,因此他十分重视语言的教育作用,认为“在一定的意义上语言是唯一的教育手段”[42]。他要求培养学生对语言及情感—审美色彩的敏感性,并把这种敏感性看成人的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他指出:“对语言美的认识,在少年的心灵中孕育着高尚的自豪感、人的尊严感。”[43]他还认为,儿童、少年对语言情感色彩的认识,是他们“丰富的、真正的智力生活的开始”[44]。苏霍姆林斯基还主张,“努力通过文艺作品去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一个人要忠于劳动人民的崇高目标和理想。……使道德美成为完全是个人的、珍贵的、不可动摇的理想”。他确信,“对道德美的体验使少年在心灵上得到升华……”使“少年比任何时候都深刻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45]
音乐也是苏霍姆林斯基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音乐把人的道德的、情感的、审美的修养连接在一起。”[46]它是一种情感的语言,能表达语言所表达不了的人的感受的最细腻的色彩。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47],是“展现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对他人的爱,决心去创造美和确立美”。在音乐美的感召下,“孩子们信任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心灵对……人与人之间的细微的接触变得很敏感,在人与人的相互接触中反映出相互关心和体贴的关系”[48]。
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绘画和雕塑作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审美教育体系”,“是对少年进行智力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一种特别有力的手段……”。[49]绘画和语言在美育中同样是密不可分的。
此外,苏霍姆林斯基还十分重视环境美、仪表美、劳动的美和人际关系的美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
5.劳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没有劳动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劳动与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审美发展、情感发展,身体发展之间,与个性的思想和公民基础的形成之间,有着牢固的联系纽带”。脱离了德、智、体、美诸育的劳动,“脱离了创造、兴趣和需求的劳动,脱离了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关系的劳动,就会成为一种劳役……”[50]这两段话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劳动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提倡的劳动教育有3个目的。
第一是社会目的,即劳动要为社会创造财富,体现出经济价值。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和愿望;要求他们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技巧和必要的基础科学知识,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兴趣。
第二是思想教育目的,即通过劳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完善审美情操,使劳动成为人生乐趣的源泉,而这种“劳动的乐趣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51],是劳动教育最本质的目的。
第三是培养创造性劳动态度。创造性劳动是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理论的核心,是“道德修养的源泉”“精神文明的基础”。创造性劳动有3个特点:
①用人的聪明才干去丰富劳动内容,完善劳动过程,使劳动成为一种智力劳动。
②用新技术代替传统的劳动方式,用机械化代替纯体力劳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③手脑结合。这种劳动教育能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对德育起着促进作用。他说:“劳动是道德的根源。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必须贯穿着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这根红线,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对自己的尊重……”“劳动能够成为人的和谐发展的基础……劳动确立的公民感,连同认识、掌握世界所带来的愉悦是非常强有力的情感刺激因素,能鼓舞人从事不轻松的劳动,而只有当劳动不是轻松的时候,劳动才能够起教育作用,教育的最为微妙的秘密之一,就是善于看到、找到、发现劳动的公民因素、思想因素。”[52]此外,劳动还能帮助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让人获得创造的欢乐,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孩子们通过劳动实现了道德上的自我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让他们体验到最初的公民自豪感。孩子们“用为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去衡量走过的生活道路。这种情感越深沉,对他人的公民责任心就越自觉”[53]。
苏霍姆林斯基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使他确信劳动教育能促进智育。“手能增长才智”[54],“儿童的能力和才干来自他们的指尖。……来自手指的那些细小的溪流在补充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孩子的手越巧,就越聪明”[55]。苏霍姆林斯基要求统一地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要求找到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的劳动,能把人引入创造的境界中去的劳动,认为这是智育和劳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同时,劳动中激发出的自信、自尊和自豪感,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的情感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劳动对体育的促进作用在于劳动能培养健美的体魄、强壮的身体、优美协调的动作,劳动还能缓解少年神经系统的紧张,犹如“神经系统和心脏健康操”[56]。
苏霍姆林斯基还竭力通过劳动去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审美教育。具体表现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形成热爱劳动的基本美德;用劳动去创造财富,创造美,陶冶人的心灵;在劳动中鲜明地体现人的相互关系的美,而这种美又能孕育集体中的每个人的心灵美。此外,劳动动作、劳动成果和产品本身也体现出美。
三、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对教育科学的贡献及其影响和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具有辩证全面、不断创新的特点,深深地扎根于实践,来自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因此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教育思想与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是在苏联普通教育理论发展、演变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标志着苏联教育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使苏联的整个普通教育理论更加完善,更富有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色。他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把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辩证地统一起来,解决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问题。他的教育理论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综合实施德、智、体、美、劳诸育,把它们统一在总的政治方向和社会对人提出的要求上。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人发展功能的结合点,就是保证个人的素质才能的充分发展。
第二,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正确确立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他把教育过程分解成3个组成部分:教师—学生—集体。他要求教师无论在品格修养还是知识阅历方面都应成为孩子们的不容置疑的权威。他反复强调师生之间要进行经常的精神交往。学生始终是苏霍姆林斯基注意的中心。他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每个个体(其性格、气质、智力、兴趣、志愿、情感等)的发展特点,二是孩子的发展所处的社会环境。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是他的重大创新,他的工作重点始终放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动因上。
第三,他建立了一个独特的整体施教体系。这是由学校、家庭、社会构成的“整体施教系统”,由空间、时间、爱好构成的“创造活动系统”,由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构成的“师生合作系统”共同构成的为“全面发展”教育服务的体系,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渗透在这一体系之中。
第四,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管理和领导方面,为后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坚定地认为并且身体力行地实践了一个好校长应该是好的组织者。他把健全学校的行政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权限和作用,看成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问题,把由教师代表、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构。这充分说明了重视集体领导、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发扬民主,是他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还十分重视教育思想的领导。他把自己的教育信念转化为全体教师的共同信念,为此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具体工作。苏霍姆林斯基精湛的领导艺术和高超的管理才能,就在于他善于从千头万绪中始终把教育信念问题,作为学校领导工作的最重要的问题。
第五,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的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教育理论的无穷尽的探索精神,为人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对教育理论的探索,不唯书不唯上,而是在亲自试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赋予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他的理论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因此更有说服力,更有生命力。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为了他们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把自己的整个心灵、把自己的全部生命献给了孩子们,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