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别林斯基的革命民主主义教育思想(1 / 1)

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Bиссарион Григоръевич Белинский,1811—1848)是19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家、革命民主主义者和教育家。他出生于一个医生的家庭,是第一个平民出身的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他从小生活在不良的环境之中。在家庭里,他的父亲和母亲关系不好。学校里则充斥着死读书、不务实际和体罚的气氛。但是,他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思考问题。因此,在中学时代,就被同学们戏称为“哲学家”。17岁时,他担任了平兹中学的俄文教师。

1829年,别林斯基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语文学系。因为在悲剧《德米特里·卡里宁》中对农奴制与教会的仪式有过激之词而被逐出大学。之后,他开始从事文学和编辑的活动。1847年,他到过德国和法国,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被残酷剥削的情景。

长期恶劣的物质、精神生活和繁重的编辑工作影响了他的健康。1848年,别林斯基不幸去世,年仅37岁。

别林斯基除了从事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外,对教育问题也有浓厚的兴趣,是革命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为俄罗斯教育思想和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还开辟了俄罗斯教育的新路径。

—、政治和哲学观点

别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与其政治和哲学观是密切相关的。列宁曾经认为,别林斯基是俄国社会民主政治的先驱者之一。

别林斯基的政治思想发展经过了一条复杂的道路,他的一生贯穿着一种探索真理,与丑恶现象做坚决斗争的精神。他生活在俄国农奴制改革来临之前,经历了农奴社会的动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的过程。在19世纪30年代,别林斯基认为,可以通过普及教育实现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到了40年代,他成为一名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揭露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是以不平等、专制、欺压人民为基础的,反对压迫人民的反动势力,提出要从根本上改造社会制度。但是,他与西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他从人道主义和启蒙主义最终转向了革命民主主义,认为没有人民革命而试图通过和平途径建立社会主义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别林斯基的社会政治观与哲学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的世界观也是从唯心主义走向唯物主义的。在1845年以后,别林斯基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的影响,产生了唯物辩证法思想。他激烈反对正教教会和一切宗教信仰,指出了教会和当时社会制度之间的依赖关系,指出教会是不平等的捍卫者,权力的奉承者,人们彼此间友好的敌人和压迫者。他断言,俄国美好的未来不能依赖神秘主义、苦行主义和虔信主义,它必须建立在理性和正义的基础上。

爱国主义精神是别林斯基顽强斗争的动力。他非常热爱祖国和人民,对俄罗斯及其人民的美好未来充满憧憬。他说:“我们羡慕我们的子孙和曾孙们,他们一定能在1940年看见俄罗斯领导文明世界,给科学和艺术制定法则,并接受全体进步人类的虔诚的敬礼……”[2]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沙文主义者,他把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与对其他民族的尊敬结合起来。他说,只有在局部之中才能表现出全体,不属于自己祖国的人,也就不属于全人类。

二、对农奴制教育的批判

别林斯基对当时农奴制教育进行了尖锐的、全面的批判。

首先,别林斯基批判了当时学校专制秩序,指出农奴制下的俄罗斯教育制度是人在发展道路上可怕的障碍。他反对官方提出教育必须符合“正教、专制与民族性”,并将之解释为教育必须符合“信仰、忠诚与民族性”三位一体的观点。

其次,别林斯基批判了沙皇政府对农民教育所持的愚民政策。他认为,人民对受教育有深切的渴望。俄罗斯不应当开展神秘主义、禁欲主义或虔信主义教育,她应当开展文明和人道主义教育,唤醒人类尊严的感情。他认为,俄罗斯大学只对取得文凭有用,不能奠定科学教育的基础。在他看来,学问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是,普通教育又不能仅仅流于简单的职业教育。他指出,农奴教育实行过早的职业专门化,是一种狭隘的实用主义和升官发财主义的教育。

再次,别林斯基批判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的弊端。他指出,无视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压抑儿童天性是学校的通病。这种教育只能培养出死气沉沉、毫无活力的人。学校教科书粗制滥造,体现的是农奴制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因此,他提出改善教科书与学校教学方法,并在改善语言与文学教学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

最后,别林斯基对当时的家庭教育制度进行了批判。在早期作品中,他揭露了贵族家庭中的教育由于农奴制度而产生的黑暗面,对地主的愚昧无知发出了抗议。他描绘了当时农奴社会各阶层中家庭教育的几种不良情形:第一种是喂养教育。不学无术的父母,对儿童一味放任,儿童们沉溺于吃喝、吵闹、叫嚣、打架之中,对读书不感兴趣。而父母们以孩子小为理由对其放任自流,不关心孩子各方面的教育。第二种是纯粹讲究外表的形式教育。这种教育的结果,造出一批徒有虚表的年轻人。他们在生活上装出一副文雅、聪明和有教养的样子,口里讲着一口流利的法语,可是写出俄国话来却是错字连篇。第三种是中等社会阶层中“装成贵族的小市民阶层的教育”。这一个阶层的人羡慕上层阶级,瞧不起下层阶级。他们把贵族教育中从容不迫的精神与不伤大雅的嬉笑模仿成一种装腔作势和扭扭捏捏,把美妙的音调变成猴腔猴调。这种恶劣的教育使小市民阶级学会装腔作势,令人又好笑,又好气。

别林斯基意识到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教育改革必须遵循辩证法的规律,即教育体制改革既要革新旧教育体制,也不能完全脱离旧的教育体制。

三、论教育目的与作用

别林斯基反对当时广泛流行的人的本性决定着他受教育的可能性的观点。他认为,普通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从遗传上看,“人是社会的存在”,“大自然创造了人,但发展人和形成人的是社会”。大自然毫不吝惜地赋予人们以才能和天禀,没有天分和愚笨的人像生理上的缺陷一样是极其稀少的。另外,人所属的等级也不能成为限制人受教育和教养权利的根据。他认为,假如所有的人都能平等地受到正常的教育,那么,天资不好的人数便有限到这样小的程度:“真正天资不好的人就直接进古董店去了”。因此,社会应保证所有人能获得那种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个人才能的平等的教育,所有的儿童应享受平等的和同样的教育。

当时,官方的教育学把教育当作培养儿童将来履行各种等级职务的一种工具,甚至把教育仅仅看作一种对动物的养育。别林斯基明确反对这种教育。他说,最初的教育决不应当把孩子看成未来的官吏、诗人、匠师,而要把他看成一个人。他日后可能成为这种人,也可能成为那种人,但他总归还是一个人。他指出,在任何活动范围,在社会每一个阶层,人的主要任务是做一个人。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全的人”。

别林斯基所说的“完全的人”包括以下一些品质:第一,完全的人是有人性的人。他认为,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应该是爱,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性。所谓人性,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共同要素的有机组成,这些要素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同样必要的,不管他的国籍如何,他的声望如何,他的地位如何,他的年岁如何,甚至他的所处环境条件如何,没有这些要素,他就不成其为人。第二,完全的人是热爱自己民族和人类的人。他认为,应该培养一个人的精神的共同要素,培养其对自己民族和人类的热爱与尊敬。第三,完全的人是一个能为人类美好的社会制度而无畏斗争的人。他认为,理想的目的应该培养为没有剥削和压迫、争取自由和人人平等的美好社会制度而斗争的无畏的战士。第四,完全的人是有个性的人。他把个性看作人性的具体表现。重视个性是与当时俄国政治变革密切相关的,是别林斯基提倡个性自由在教育上的表现。

在如何培养“完全的人”的问题上,别林斯基提出了一些辩证的见解。

第一,认为儿童具有优良天性,社会上没有生来就低能的人。别林斯基认为,一些儿童未能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是以下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恶劣的教育;二是他们走错了自己的道路。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讲,教育就是一切。教育工作的伟大任务就是去挖掘人心灵中美好的一面,并充分发挥天赋才能。他认为,人的才能分创造才能和技术才能。后者是学习的结果,前者则是自然的结果。

第二,反对把教育机械地看成是成人对儿童灌注某种东西的过程。别林斯基指出,儿童并不是教育者手中的一个零件或玩具;每个儿童都有好的一面,教育的艺术恰恰就在于发现、发展和形成这些优点。

第三,强调只有在全民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和正确的教育。别林斯基针对农奴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等级教育,反对上流社会成员在教育方面的特权。他提出,人人都要享受正常的、平等的教育。

第四,提出教育应当适应儿童天性。别林斯基很重视教育中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提出教育方法要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当然,这种年龄特点不是抽象的概念。每个儿童各有特色,在天性、理解力、性格、道德倾向上有所不同。教育只有回到人个性和谐发展的轨道上,才能使个性渐趋完善。儿童的发展阶段还包括他的意识发展状况。儿童的意识力表现为想象力和幻想力。

第五,强调个人只有与社会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个性发展真正完善。人的精神有两个基本方面:内在心灵生活及个体、个性范围外的利益,这两方面互相贯穿才能达到和谐。别林斯基反对把儿童教育建立在家庭的利己主义上,认为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因此,他号召进行公民教育。他坚信,社会教育的道路能使人过上像人一样的生活。

第六,强**育中的人民性原则。别林斯基号召从小就以人民性教育儿童。因为人民性是智育、美育和德育最深厚的基础,用人民性的精神来教育人,只有通过联系人民才能实现。

第七,指出人应该协调发展。别林斯基指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者是统一的。他说:“不要忽视任何一方面的教育,既要对儿童讲整洁,讲外部的清洁,也要讲高尚和庄严的举止和待人接物的态度,但是要从一个总的源泉,从一个最高的源泉——不是从社会的职位或等级的假定的要求,而是从人这个称号的崇高性;不是从关于礼貌的假定的概念,而是从人类尊严这样的永久概念——来得出这一切教育的必要性的结论。”[3]例如,儿童体育的任务是保护儿童的健康,通过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组织游戏和体操等途径发展他们的体力、灵巧和机警;但是,它还必须使儿童遵守个人和公共卫生规则,并且还要掌握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等。因此,体育和智育、德育是密切联系的。

四、论道德教育

别林斯基指出,教育是多方面的,每一种教育都有自己的重要性。但是,道德教育是培养完全的人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把道德教育放到首位。他之所以如此重视德育,与他的教育目的有关。在教育完全的人的品格中,他特别注重训练崇高理想——为人类幸福而斗争。相应地,在道德的目标上,他提出要使儿童摆脱奴性、胡作妄为等一切不良习气,发展他们的正义感、人道精神等,培养爱祖国、爱人民、意志坚定、勇于行动的人。

别林斯基指出,德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批判了当时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做法。首先,他批判了枯燥无味的道德说教。他认为,道德规则、格言、教训只能使儿童们苦闷,引起他们的憎恶,把他们塑造成迂腐、拘泥的伪君子,或议论风生不着边际的人、伪善者。其次,他坚决反对采用有损人类尊严、轻蔑儿童人格的处罚,特别是体罚。再次,他批判了能引起儿童虚荣心的夸奖的方法。他反对把成功当成炫耀的工具,认为这种做法摧毁了儿童谦逊的感情,培养出他们爱面子的感情,忽视了内在的美德。

对德育的方法和途径,别林斯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培养道德情感

别林斯基力图把德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他指出,情感在幼年儿童的心理生活中起着主要的作用。感情是先于知识的,谁没有道德的感情,谁就不懂得道德。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首先从儿童的感情入手,而不是道德意识入手。在学龄初期,应该重视培养儿童对善事善行的好感和对坏人坏事的憎恶。

别林斯基把爱称作“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父母与子女间建立紧密关系的基础。其中,充分信任孩子是父母理**的首要条件,也是教育成功的保障。用理性的爱取得孩子信任的双亲,只需用慈爱就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自己中意的人,完全不需用处罚。

友谊也是很重要的道德品质。真正的友谊是纯朴而谦逊的感情,而不是出于自身目的和利益。别林斯基还认为,爱情对道德教育有正面影响,可以把人从许多丑恶的事物中解救出来。当儿童的身体发育唤醒少年对性问题发生兴趣时,应当给予适当的性知识教育,采用缄默或暗示的方法反而是有害的。

(二)树立道德榜样

别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如果只限于理论说教是空洞的。道德教育不仅应该使儿童摆脱缺点与恶习,还应积极树立完善的东西来取代丑恶的事物。榜样在儿童的道德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剔除年幼儿童身边的一切坏榜样,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教师和家长每天与儿童接触,要用自己的品行为儿童树立榜样,并用自己的生活实例来影响儿童。

此外,研究伟大人物的生活,也是一种有力的德育方法。别林斯基认为,伟大人物的生活经历能使人心灵高尚,鼓舞人们活动。

(三)养成道德习惯

别林斯基认为,与其训诫儿童,不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道德教育的方法,重在培养道德习惯,使儿童习惯于良好的感情、嗜好与品行。儿童的年龄越小,养成习惯越重要。因此,对他们来说,主要是建立习惯,而不是过早地形成道德概念。

(四)培养道德意识

别林斯基认为,对年龄较大的儿童,道德教育不应该停留在培养对善行的热爱上。儿童的理性正如感情一样是应该得到发展的。因此,教师必须发展青年的道德意识,为人们指出正确的、善的道路。人的道德发展的阶段决定于意识发展的水平。儿童意识发展的阶段不同,教师应采用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他特别强调应该从具体到抽象,用典型的、生活中鲜明的情景去影响儿童。教育者不要强制地对儿童灌输许多道德概念,这些做法不仅效果很小,而且会造成善于以伪善道德言论来掩盖不道德行为的人。

(五)发展道德意志

别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的最后目标是受教育者能够与不良行为做斗争。人们要捍卫自己的信念,与丑恶现象做斗争,需要克服所遇到的任何困难和障碍。因此,发展意志和培养刚毅的性格是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六)培养劳动习惯

别林斯基主张从小时候起,就要培养儿童劳动的习惯。因为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幸福,使人的灵魂变得明朗、和谐、高尚,所以,培养劳动习惯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该让儿童每天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事经常的、有系统的劳动。如果放弃了这一点,人们就会丧失许多美好的东西。

值得注意的是,别林斯基将德育和美育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他认为,美的感情是善心的基础,也是道德的基础,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儿童美的感情,重视音乐和诗歌这两门艺术的作用。

别林斯基的道德观是建立在他的民主主义思想基础上的。他对当时道德教育中一些错误现象的批判切中时弊。他对道德教育的许多设想反映了俄罗斯人民要求人性解放和自由的强烈愿望。当然,他的思想中曾经存在着抽象的人道主义倾向。在转向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后,他认识到人类尊严与人类的实践活动有密切联系,从而转向强调革命的一面。

由于沙皇对学校严厉的思想控制,别林斯基曾提出在学校中进行智育,把德育的任务交给父母。

五、论智育

(一)智育的地位

别林斯基首先肯定智育与德育存在密切的关系。他认为,德育和智育是教育的同一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个人的精神发展以及全体人民的精神发展都有赖于智育。只有在意识发展的基础上真正的人道主义才可能形成。心地善良而头脑不管用的人,带给别人的只有害处,没有益处。因此,儿童早期形成的正确观念将影响他一生的命运。

别林斯基尖锐地批评了当时学校智育上的落后现象。他指出,当时的学校教育不符合人民的要求。人民送儿童上学,不仅希望学校教给儿童知识,而且要教他们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自己的知识。但是,当时的学校教育不仅在内容上远远落后于俄罗斯科学的发展,而且理论和实践之间相互脱节。因此,必须改变学校教育的内容。

别林斯基非常重视系统的知识教育,认为要发展学生的全部智力,形成他的世界观和自觉的信念。为此,学生不仅应掌握许多知识,同时要有完整的世界观。他反对宗教教育,主张教育内容应反映祖国当代科学已达到的水平。

(二)教育内容

随着当时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学校教育中的古典主义教育传统受到了挑战,古典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争论已经兴起。别林斯基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首先,别林斯基承认古典主义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他指出,人文科学(本族语、文学、历史)是最重要的学科,它们有助于德育和帮助人们“发展人性”。但是,他反对对古代语言的迷恋。他指出,儿童对古人如何生活虽然有兴趣,但是,儿童更感兴趣的是想知道天为什么下雨,对他们来说,这比罗马人穿着什么衣服行走的问题有趣得多。

其次,自然科学对人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早期著作中,别林斯基曾反对以功利主义的观点看待科学。他指出,知识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获得知识,而不仅在于其功利价值。然而,他没有把科学与生活分离开来,希望通过科学教育启蒙群众,提高人类生活水平。在后期,别林斯基转向革命民主主义,提出用革命的方法改造社会。因此,他强调将科学训练放在儿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教育必须形成人的信念。整个教育过程要能促进新生一代自觉信念的形成,这种信念是以深刻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同时,学生应领会科学的一般原则。他主张儿童远离一切反科学的东西,站到唯物论立场上。因此,应该让儿童从幼年起就研究周围自然界,因为它能在最大的程度上给人们以有益的知识,而且,它最接近儿童,更能使儿童感兴趣。

因此,教育内容必须包括有关于人、社会及自然的知识。关于人、社会的知识是本族语言、文学、历史、拉丁及希腊文字。他主张,俄语和祖国文学应该是最重要的学科。关于自然的知识,则是算术、自然、物理。在晚年,他特别强调自然科学在教育上的重大作用。

别林斯基非常重视教科书的编写。他对粗制滥造的教科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它的危害不亚于鼠疫与霍乱。他主张将教科书与儿童读物严格区分开来。他认为,教科书仿佛是科学的摘要,其作用是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发展学生的悟性。教科书的内容应简单、明确、精短,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例如,历史教科书的表述要生动、优美、文雅、引人入胜,以影响儿童的道德发展。

别林斯基对学校教育的全部课程,特别是对历史、文学所进行的批评,在学校青年、进步教师中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19世纪中期俄国学校工作的改进。

(三)教学原则和方法

别林斯基提出了一些在教学中应该遵守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别林斯基认为,教学的任务不在于在儿童的头脑装满许多杂乱无章的知识,而在于通过教学贯彻一定的思想,形成一定的信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

2.直观性原则

别林斯基认为,人所固有的内心感觉是人类最高生活的基础、本质、要素。抽象的智力概念是具有一定的能力与性质的脑器官活动的结果。他赞同感觉论的观点,认为先有感觉,后有概念。儿童身上存在着这种感觉的发端,教育工作的主要关心对象就是使这种发端得到发扬。由此出发,他主张直观教学应成为发展儿童的基础,直观教学是学习的最必需的和最有力的助手。

3.积极性原则

别林斯基反对一切教条式的教学,以及教师滥用学生机械的记忆、咬文嚼字、死背书本的教学法。他认为,学习与游戏、消遣不同,它需要经过学生自己刻苦努力。因此,学生积极地学习是获得良好学问不可缺少的条件。

4.量力性原则

别林斯基认为,教学应当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年龄特征,与他们的理解水平相适应。7岁前应多注意体育和德育;7岁以后开始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部分到全体,由分析到综合。

5.系统性原则

别林斯基认为,表达事物时有系统,加上科学的表达方法,等于有学问的头脑。只有系统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牢固持久的。学校教育优于学生自修之处,就是学校中教师有系统地传授知识往往比较深刻、持久。因此,他反对没有系统的、模糊不清的、杂乱无章的知识,主张教学应该做到有系统、有秩序。同时,他还主张把教学的系统性与量力性结合起来。

6.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别林斯基提倡科学成为劳动人民的财富和帮助人民摆脱压迫的工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他认为,实际知识是必需的,可是如果缺少哲学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如同哲学知识缺少实际知识和事实根据一样,只不过是虚妄的幻影而已。

根据这些原则,别林斯基具体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例如,他非常重视发展儿童用正确和固定的观念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前期,他主张从小关心儿童悟性和常识的发展,以预防幻想的片面发展。当他转向唯物论时,对自己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做了修正:首先主张发展幻想,强调用具体形象和生动的描述使儿童认识现实;其次,在感觉、悟性与理性中,把悟性提到首要位置。

别林斯基关于智育的某些主张不仅在当时有历史进步意义,有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例如,他提倡德育与智育的统一;重视科学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主张培养明确、深刻的信念;提倡理论学习联系现实生活;要求学习知识系统化;教育适应儿童发展水平;等等。

六、论女子教育与家庭教育

(一)女子教育

别林斯基对当时“毫无意义和被污辱了的妇女教育”进行了批评。他指出,在农奴制家庭中,女子教育地位低下,女孩从幼年起,就被灌输歪曲了的女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观点。他认为,女子应该获得与男子同样的教育权。

首先,女子“完全像男子一样是一个人”,甚至妇女比男子具有更丰富的爱情与感情。为了保持妇女应有的人类尊严,不应把妇女禁锢在道德奴隶状态中,妇女应与富于智慧和意识的男子一样,广泛参与一切生活。其次,妇女担任着教育儿童的重要使命,它需要妇女有高度的文化。因此,男孩和女孩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

(二)家庭教育

别林斯基认为,一般人的教育任务,不仅应该由社会,而且也需要家庭和父母承担起来。他对当时家庭教育的弊端进行了抨击。

首先,别林斯基对当时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表示不满。他说,父母往往以一种本能的和利己的爱去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人的爱与动物的爱不同,它应该是大自然中一种最高级的爱。因此,父母应该首先把儿童当作一个未来的人去爱,这种爱的基础不是对自己的爱,而是对真理和人类的爱。

其次,别林斯基批判了家庭教育中的三种错误倾向:第一种是利己主义的教育。在这种教育影响下,儿童成长为不考虑社会利益的利己主义者。在这方面,他崇尚古希腊教育,并把古希腊的教育跟这种家庭教育做对比,认为在古希腊,人是为社会而生的,由社会予以教育。因此,人就成了人,而不是庸人。第二种是对自己子女不进行教育,放任自由的现象。第三种是奴性教育。父母把子女变成了鹦鹉,一定要他们恭敬地重复成人所说过的和要求的。这种教育方式摧残了儿童的精力、意志、性格,使他们变成了尊敬的雕像,染上了奴隶式的狡猾、诡诈、拘谨、说谎、欺骗和圆滑等恶习。

别林斯基提出,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建立在成人和儿童相互信任、对儿童人格、尊严尊重的基础上。成人应该发展儿童身上一切好的东西,帮助其个人的志愿趋向完美。他主张消灭家庭的专制,反对采取有损儿童人格的处罚,认为只有父母和子女之间建立了正确的关系之后,才能避免教育中的所有这些缺点。

别林斯基的思想奠定了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教育发展的基础,并对60年代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等,以及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别林斯基在对农奴教育制度的批判中,提出了一些正确的教育主张。但应该看到,其政治和哲学思想的局限限制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