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性原则(1 / 1)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反映和理解人类历史,以理论体系不断的自我更新和研究方法的不断自我发展,去科学地揭示社会历史在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这是社会认识中所必须坚持的客观性原则,也是在社会历史问题研究中必须实际贯彻的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最基本要求。

1.唯物史观在社会认识中的方法论功能

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以理论体系的形式再现了社会历史的存在状况、内在结构、普遍本质及发展规律,为人们勾画出和提供了科学的社会历史图景,从而对于人们认识社会的全部活动(各方面、各层次、各向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又是科学地认识客观社会现实的哲学方法论。唯物史观具有科学性和开放性,而这种科学性与开放性又是与唯物史观自身所具有的批判功能相适应的。唯物史观的真正科学本性不在于它提供了关于社会历史的某种最终理论和结论,也不在于它具有某种万能的探索方法,而在于它要求并能通过自身的不断自我批判和自我建构,去发展和创造新的探索形式,去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形式和内容,从而开辟了一条与社会历史的进化发展相适应的不断地探索社会真理的道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认为,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科学的社会学的出现第一次成为可能,并且把它称作“社会科学的同义词”[1]。唯物史观作为人类社会认识自我的科学思想成果,是以它的创立者对社会历史的科学探索为条件的;而它的现实功能,则在于以一种科学的哲学层次上的社会历史观和科学的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相统一的形态,去指导和帮助人们不断地对于社会历史进行科学的和合乎真理的探索。

2.科学的逻辑前提

唯物史观为人们认识社会的活动提供了一般的和科学意义上的逻辑前提。唯物史观的创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科学的社会学的出现成为可能”[2],这是因为它坚持按照社会历史的本来面目来反映、研究和理解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把自己的研究对象等集中在对于现实的客观的社会历史的掌握之上。马克思以前的一般历史哲学的最本质特征之一,在于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实际,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发展,从头脑中虚构出适用于所有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从而在内容上带着不可避免的虚幻性、空想性,甚至充满了谬误和荒诞,成为一种僵死的和封闭的东西。而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建立在对一般历史哲学的批判与扬弃和对于社会理论所应该具有的现实对象和现实前提的关注与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唯物史观作为对于人类社会历史最本质特征和最普遍规律的哲学抽象,来源于和植根于对最现实最具体的社会现象的科学掌握,从而为人们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向度上认识社会提供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般背景知识和信念,成为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逻辑前提。而且,唯物史观所提供的这种逻辑前提不是最终的、僵死不变的,而是包含着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原则的逻辑前提。它不断地为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提供着逻辑前提,同时又要求人们对这种逻辑前提不断地进行自觉的审视、反思、探索和批判,并且根据新的情况不断地提出和确立新的逻辑前提,从而促使人类认识沿着一条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升华发展的逻辑道路前进。

3.有效的认识方法

唯物史观为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规定了基本的原则,这就是按照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特点及其演化发展而不断地探索科学地认识社会的特殊方法。唯物史观本身作为一种方法,是一种哲学层次上的科学方法,是科学地认识社会历史的哲学方法论。就其功能而言,它不仅能指导人们从哲学层次上认识社会,而且对于人们从各种角度、各个层次和各种向度认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它指出了社会认识活动中最根本的方法论原则,即根据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特点来选择和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特殊的认识和研究方法,从而在哲学层次上提出了具体地研究和探索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的任务,并指出了一条探索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正确途径。这样,唯物史观的创立和运用,意味着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最根本原则实际地贯彻落实和具体化到了社会认识方法及其对这种方法论的研究和探索上,这就明确地为全部社会认识活动指出了一条以科学态度研究历史的途径,即把历史当作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的途径。

4.严整的理论框架

理论框架或思维模式作为一种由一定的理论学说、观点、价值尺度和与之相应的规范、图式及相应的思维方法等交织而成的内在思维—心理结构,规定着主体的理论思维由以展开的基本方向、方式和格局,不仅直接决定着主体对于外部信息的解构、建构、编码与重组等加工处理方式,而且影响和制约着人们对于外部信息的选择和采集,从而从各个方面对认识的结果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人类历史上曾经经过的神话、史鉴、理知、实证、人本等社会认识形式,就是对人类社会认识发展过程中这种理论框架或思维模式的总体性转换与进化的一种概括和总结。这些社会认识形式的更迭,反映着人类在自我认识中思维模式的演化和发展。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历史学说,为主体认识社会提供了严整的理论框架。这是因为:唯物史观从理论学说,到范畴体系和思维方法,都是批判的和开放的。它既根据当前哲学认识社会的水平为人们提供着关于社会历史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宏观图景、规范体系、评价标准,为各个方面的社会认识活动提供着最一般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模式,又不断地在对象批判与自我批判的交互作用中,和在社会进化与人类社会认识深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中促使着这种社会理论、历史图景、规范体系和思维方式的科学更新,从而促使着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

唯物史观作为人们认识社会的科学的逻辑前提、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框架,这三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形式则是人们现实的具体的社会认识活动。任何方面、任何层次和任何向度的社会认识活动都有其基本的逻辑出发点、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框架,它们构成社会认识活动的几个基本的要素或重要方面。唯物史观既在哲学层次上为人们提出科学的社会认识活动所应该采取的科学逻辑前提(现实前提的观念表现)、方法论原则(具体对象采用具体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模式,又要求人们以真正科学的和批判的态度来对待这种逻辑前提、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框架,促使它们的自我更新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

客观性原则是社会认识活动最根本的方法论原则,也是唯物史观的最本质要求。一方面,对方法的探索成为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对社会历史本性的科学理解又成为人们进一步探索科学的认识方法的重要条件。认识对象与探索认识方法成为人们统一的社会认识过程中的不可分割并且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正是对象与认识方法之间的这种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决定了社会认识活动还必须依据社会历史本身的特点而遵循以下几个比较具体的方法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