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哲学中的地位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哲学面对整个世界,当我们说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时候,已经包含了人和人类社会的规律在内。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而社会总是人的社会,是由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构成的。社会规律也就是人的活动规律,社会史也就是人的劳动史和人在劳动中的自我发展史。哲学要研究社会和历史,就离不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离不开人的劳动和人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个人和社会、自由和必然、人的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等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哲学包括人学理论,人学理论是哲学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哲学把握世界有自己特殊的角度,那就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哲学中我们很难找到哪个问题不是最终作为人的问题或与人有一定关系的问题而存在和得到阐述的。不说实践、认识,这是人的活动;不说生产力、生产关系,这是人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关系;就是“物质”这个概念,也是和人有关的,也是通过人的“意识”来加以规定和理解的。当列宁说,物质不过是在人之外,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时,这里面就已经有了“人”在内。恩格斯表述得异常清楚的哲学基本问题,正是表现了哲学把握世界的这种特殊方式。在这个意义上,人在哲学中具有普遍意义,它参与一切哲学问题的思考,是确立、理解一切哲学问题的一个支点。抽掉了人,哲学就失去了它看待和处理问题的特有角度和视野,就等于失却了它的灵魂,哲学问题也就会成为一般的科学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切真正的哲学都力图反映时代精神,回答社会现实中提出的重大问题。甚至像中世纪那样的经院哲学,也是按照自己的看法来解答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生活的使命的。只不过解答的不正确罢了。在这个意义上,哲学不论其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所得的结论正确与否,它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始终是人,都最终要回到人的问题上来,试图给人提供一种生活指导。
因此,说哲学应该研究人,这是无可争议的。否认、贬低人在哲学中的地位,简单取消哲学对人的研究,这是不正确的。多年来的实践说明,不加强人的理论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可能丧失它本身固有的生机、锐气和魅力。我们不能用是否研究人来区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根本的问题在于:研究什么样的人,怎样研究人,为了什么研究人,以及最后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例如,西方人本主义,它的错误不在于研究了人,而在于它过分夸大了人在哲学中的地位,把哲学十分丰富的内容简单归结于或完全融化在人学理论之中。20世纪30年代,他们利用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宣称发现了“两个马克思”,除所谓“传统的马克思”之外,还有一个“人道主义的马克思”;70年代他们利用马克思晚年著作《人类学笔记》的发表,宣称又发现了“第三个马克思”,即一个“文化人类学的马克思”;时间相隔几十年,手法也不尽相同,然而目的都是要把马克思人道主义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化。这当然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