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从经典到经验(1 / 1)

阅读如此美好,任何功利心、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

最近偶然读到刘瑜的一篇文章,叫《从经典到经验》,很具有颠覆性,把我心里早就有但是不会说、也不太敢说的话说了出来。这篇文章,有点像那个小孩喊了一句:“国王什么都没有穿啊。”

我们先从“经典”两个字说起。最近几年,我们在做知识服务的过程中,经常会有人说:“你那叫碎片化的知识,求知还是要读经典。”面对这种指责,我通常的回答只能是,我们做的知识服务虽然是碎片知识,但是当代人的时间就是碎片的,碎片时间不利用起来学习,难道用来打游戏、打麻将才是正当的吗?

你也听得出来,这种回答的背后,是我也认为读经典具有不由分说的正确性。之所以不读,是因为当代人的时间不够,碎片化学习只是权宜之计。

但是刘瑜这篇文章却说,与其读什么经典,不如回到经验。什么意思?

估计你也翻开过一些所谓的经典著作,很多都晦涩难懂。比如我从大学时代就买了类似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等等,坦白地说真是读不懂。多次翻开,基本翻不超过10页就合上了。但是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经典本身的价值,要怪就怪自己笨、水平差。

但是刘瑜讲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世上本没有经典,装得人多了,也就有了经典。”

刘瑜不是一般人,正宗的清华大学副教授,科班出身的知名政治学学者。这话要是我说的,那就要被黑惨了。但是一个正经学者说出这番话,至少值得我们认真听听她的理由吧?

刘瑜的意思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应该是因为有多少人赞美过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当下的世界与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我们的功力还不够,要么是它本身真的没什么。

承认这后一点,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为什么有的经典,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时代不同了。一本书之所以被认为是经典,通常都是因为作者对他那个时代的某个问题做出了回答与思考,是有背景和上下文环境的。一旦失去了这个背景,理解起来当然就有困难。更重要的是,时过境迁之后,如果它针对的那个问题消失了,它的思想锐度自然也就减少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一定是因为它纵向地拓展了那个时代人类的认知边界。它可能是开一门学科的风气之先,可能打破了之前的普遍认知,也可能发明了一种可靠的方法。但是多年之后,它不见得还是最好的表达方式,更不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掌握一门知识的入门读物。比如,如果你想学习经典物理学,直接读牛顿当年的著作还不如读一本中学物理教科书来的精确、简洁和易懂。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方法的进步。比如,在二战之前,基本上不存在大规模的民意调查、完整的宏观经济和社会数据、科学上严谨的统计技术,所以大多数经典的写作方式只能是从概念到概念,从推断到推断,从灵感到灵感。这种写作方式,往往能创造出很多很漂亮、很有启发性的理论框架,但是很难检验这些理论的有效性。

那么我们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说人类古圣先贤留下了那么多知识遗产,我都要继承,他们是一大桶水,我都想倒进我这只杯子里,这种精神当然好,但是恕我直言,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我倒是觉得,读书的目的是扩展自己认知的边界,这也是学术界最提倡的“问题意识”。也就是对一个事情的真相觉得好奇,心中有明确的问题,然后借助一切可能的工具去探究。这些工具包括书,也包括书中的经典。

就像刘瑜,她是研究政治学的。她说,如果关心西方民主是真民主还是假民主,过去她可能会去读卢梭、施密特等等大家的经典。但是现在她更倾向于去读有关议员投票记录和民意测验对比的研究、政治竞选捐款的来源比例研究、投票率和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和议题媒体曝光度和总统的态度韧性研究。这些研究也许讨论的都是“小”问题,但是它们往往用一种有理有据、严格论证的方式来抵达那些“小”结论。这样做往往更有效,也就是所谓“从经典到经验”。

读不读经典,这是外界对你的评价。有没有搞清楚真正好奇的问题,那才是你自己的收获。

最后,还是引用刘瑜在那篇文章中的一句话来结尾——

“阅读如此美好,任何功利心、虚荣心的杂质都是对它的玷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