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结不了婚的男人”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婚姻市场上出现了“女性分配不均”的现象。据说当时的“结不了婚的男人”有“长子、家业继承者、人口稀疏地区”[7]的“三重苦”。顺便说一句,20世纪80年代“非婚男性”的标志性人物就是当时皇太子的长子浩宫[8]。他就在“婚活”上一败涂地。有人看到他的遭遇而笑话他:除了是“长子、家业继承者”之外,还是千代田区千代田一番地这个“超级人口稀疏区”的居民,确实饱受“三重苦”的折磨。浩宫出生于1960年,1993年结婚,当时他 33岁,雅子马上就满30岁。与当时初婚的平均年龄相比,新郎新娘都算晚婚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口新娘”突然成了热门话题。有些长期单身的农村中老年男性,为了结婚继承家业,远赴菲律宾、泰国进行“婚活”。他们一周之内就能讨到老婆,回国“闪婚”。地方政府也在积极组织相亲活动,婚姻中介做出了带有韩国、中国女性照片的新娘目录。在东日本大地震的受灾地区,有一些菲律宾妻子存在文化、生活、语言障碍,给救援工作增加了难度,此事还成了日后街谈巷议的谈资。
日本的国际婚姻也发生了各种变化。长期以来,婚姻市场呈现“顺差”:日本女性和外国男性结合的例子相对较多。而日本男性和外国女性结合的夫妻数量反超,也就是婚姻市场呈现“逆差”是在1975年。在日本人结婚对象的国籍方面,自1997年以来,亚洲人的比例稳步提高,大体呈现为中国居首位、菲律宾居第二位、朝韩两国居第三位的格局。比方说,长途卡车的男司机与他在菲律宾酒吧遇到的女子恋爱结婚,就是日本国际婚姻的典型组合方式。不过,就连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也被揶揄,没有“交际能力”就娶不到老婆。因此各种“花婿学校”[9]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20世纪90年代雇佣崩溃后,婚姻差距与经济差距的联动性昭然若揭。女性的雇佣崩溃更为严重。经此打击,女性失去了生活的回旋余地。
然而,就像大家默认“败犬”是女性一样,为什么“婚活”似乎只能指女性的行为?男性的“婚活”真的不存在吗?媒体为什么对男性的婚活视若无睹呢?
在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一种机制正在发挥作用。也正是这种机制抑制了“男败犬”,使其很难成为热门话题。换句话说,作为一个新闻事件,男人的“婚活”绝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话题——这个问题太沉重了。
我的一位男性研究生表示,他想选择“男性婚活”作为他的研究主题。他选择这个研究题目的理由基于他的假说:他认为,事实上,男性的“婚活”压力比女性更大。我仔细听了他的说明,发现他的假说十分有趣。
男**在激烈的优绩主义权力博弈之中。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结婚与否是衡量年收入的指标,那么“已婚”就是一个十分有力的身份象征。很久以前,有家有室是男人成熟、能够独当一面的标志,但那是在每个人都能结婚的时代。与那时相比,现在能够结婚的男性数量相对减少。难怪他们围绕着为数不多的席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正如山田昌弘所说的那样,对男性来说,婚姻和家庭已成为维护成本高昂的资产[10]。在美国,娶到一个“花瓶妻子”[11](很花钱的美女)往往被视为成功的标志。而在日本,拥有一个专职家庭主妇妻子,同样是男性成功和地位的象征。既然婚姻已经变成了优绩主义之下“努力追求”的对象,那么留给非婚者的往往是“为什么不努力”的谴责。
这样一来,对单身人士的歧视更加严重。在中老年人的婚姻市场中,离异男性往往比未婚男性更受青睐。虽然处在离异状态,但是这段婚姻经历既证明了他们的经济能力,可能也证明了他们的性能力。并且,女性往往认为未婚者“恶心”而回避他们。因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结婚,说不定有什么不得了的隐情。因此,有过婚姻经历的男人再次结婚的可能性更大,而从未结过婚的男人离婚姻越来越远,这一趋势日渐明显。
小仓千加子[12]将婚姻称为“金钱换美貌”。从数据来看,我们无法否认,金钱确实是男性结婚的条件之一。那么,“美貌”是女性结婚的条件吗?女性杂志的“婚活”专刊确实充满了受男性青睐的“人气发型”和“轻松可爱系时装”之类的内容。在结婚率接近100%的“全员结婚社会”中,没有结婚的女性可能确实比较特殊(没人看得上),但大量“败犬”的出现证明,未婚女性在美貌、金钱和性吸引力等方面绝不亚于已婚女性。因为长相丑而不受欢迎的命题也被木岛佳苗[13]彻底否定了。她证明,“婚活”市场上最有效的资源是关怀和照料,而不是美貌或性。
换言之,社会对女性的评价标准已经趋向多元化,不仅是长相,还包括职业、收入、成就等方面;相比之下,对于男性的评价标准则更加一元化:只有金钱。因此,那位男性研究生的论点是,与“全员结婚社会”相比,目前的社会对于男性来说更加严酷。听完他的阐述,之前令我不解的事情一下豁然开朗了。
秋叶原无差别杀人事件的犯人加藤曾在网上写道:“我要是有个女朋友就好了……”如果按照上述逻辑,他的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身边有女人才是“男人的证明”。
针对这种情况,有些人(主要是男性)认为应该复兴媒人、婚姻中介以及爱拉家常的大妈。虽说过去是“全员结婚社会”,但那时也有很多张家长、李家短的保媒拉纤爱好者。不,不如说正好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媒人,“全员结婚社会”才能实现。这种理论认为,在当今社会,如果把人放着不管——没有第三方的干预——男女自动结婚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婚姻条件已经完全改变,可以说是犯了时代错误吧。
“全员结婚社会”对于男性来说,是每人都能分得一个女人的社会;而对女性来说,是不结婚就不能生活的社会。换句话说,那是一个非常不自由的社会。婚姻在当时是一种生活保障品,而现在已经转变为一种为生活增色的奢侈品。如果真要回到过去,不要说女性一定不愿意,男性也不会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