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其实就是诗歌的一种变体。从广义上来说,词也是诗。但是这个变体后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世界。因此词和诗又被分别看待,在狭义上来说,诗、词就是两种文体了。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词是怎么从诗里面分化出来的?
关于文体分化的问题,我喜欢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来做例子。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很多生物物种的变异没有明确的目的,很多变异是偶然的。但是在这种偶然性的变异中,某些变异会被稳定下来。怎么会被稳定下来?因为这种变异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发展,它就会被自然选择,通过一种稳定的遗传方式保存下来。而如果这种变异非常强烈,又很稳定的话,那么就由变异,产生了新的生物物种。
然后我们来看诗词,其实也就是这样。诗歌在演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变异。有一种变异,就是向词的方向的变异。
我们如果要讨论词这个文体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这里我们把词先称为诗的一种,这种被称为“词”的诗体形式,到了定型以后,诗句是长短不齐的,但它的句式、格律是固定的;并且每一首词都有词牌,词牌其实就是乐曲的名称,各有一定的音乐特性。后来的词不大讲究了,早期的词是讲究音乐特性的,也就是说这个词牌适合于写什么,那个词牌适合写什么,不可以搞乱。
但词最终所具备的各种条件,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比如说词的句子长短不齐但有固定格式,这种情况我们在南朝乐府里面就可以看到。那么有人就把词的起源追溯到南朝,追溯到梁代。这样就会产生很多歧解。
这里我把这个问题简单说一下。
词的兴起和音乐的关系
首先,词的兴起跟音乐有关,这也是研究词的人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这种音乐叫作“燕乐”。“燕乐”的“燕”其实就是“宴饮”的“宴”。之所以不用更合常规的字去替换它,是为了保持这个概念的特殊性。我们知道,汉魏六朝流行的音乐的主流被称为清商乐。到了隋唐以后,中国的音乐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变化的原因,就是西域的音乐大量传播到中土。西域的音乐和中土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音乐。这种音乐普遍地被用于酒宴,因此这种音乐被称“燕乐”。所以这个“燕乐”字面本身并不表示它的特殊性,你也可以认为清商乐也是燕乐,也是宴饮用的。但是现在习惯上用“燕乐”呢,就是用来指称隋唐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音乐,它的乐器跟原来的不一样,它的乐曲跟原来的也不一样。
那么这种燕乐需要和它相配合的歌词。在初盛唐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情况,就是拿现成的诗去跟这种音乐相配。我在讲七绝的时候讲过,七绝在唐代是普遍被当作音乐的歌词来使用的,所以七绝的语言都比较浅。我把道理也讲明白了,就是说语言和引起反应的时间有关系,语言过于艰深的话,它在听众那里引起反应的速度就会太慢。当然也不仅仅是七绝,有时候可以从长篇的诗歌里面截取一小段出来,作为歌词用。
因为作者去写这些诗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音乐的需要。所以这些诗歌跟音乐相配的时候,就有一个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往往需要去改动歌词。最有名的就是《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三叠》是一个什么样的“叠”法呢?大概就是每个句子都唱三次。比如“渭城朝雨浥轻尘,朝雨浥轻尘,浥轻尘”。这样唱三遍,会产生一种什么效果呢?就是所谓“一唱三叹”的那种感情。特别是唱到“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尽一杯酒,一杯酒”,这样唱比原来的句子要感人多了吧?“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无故人,无故人”,像这样就把原诗给予变化了。当然,这样的“叠”法也只是一部分研究者的猜想,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对乐工和唱曲的人来说,他们就会遇到一个困难:经常要去找歌词。所以他们就会产生一种需要,需要特意地为某个曲调而写作的词,也就是“填词”。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写词叫“填词”了吗?就是说曲调是固定的,文字是附着在曲调之上的。所以叫“填词”,虽然现在曲调没有了,但是格律还是在那个地方。“填词”就是要按照那个词牌的格律去填。这种情况可能最初就出现在民间。假定说那个城市里面有一个歌楼,那边有唱歌的女孩子,唱歌的女孩子也有朋友啊,比如说在书店里卖书的。大家知道,古代如果读书读到一定程度又没有办法去做官的话,有一个谋生的方法就是抄书卖。据说在乾隆年间一部《红楼梦》卖五十两银子,五十两银子都够买一间房子了。所以那个时候你只要借得到《红楼梦》,自己能抄写,你的生活就没有什么困难。假定这个唱歌的女孩子认识一个书店里的王小二,她跟王小二感情挺好,王小二也是能识文断字的,也能写一点儿诗,那么女孩子就说:“小二哥哎,帮我写首诗嘞,帮我写个曲子嘞。我要唱新曲子了,你帮我写一个嘞。”小二哥跟这个小丫头也挺好的,就说:“哎呀,我给你写吧。”他自己也算是学过一点儿什么文学的,然后就给她写了。那么像这种叫“曲子词”,这种性质这种类型的文字后来在敦煌文献里发掘出来一部分。这就是词的第二个阶段,专门为配合乐曲而写的歌词。
词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在中唐形成
关于词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如果我们不要过多地纠缠于学者之间的讨论,就把它当作一个简明的知识来看待的话,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中唐。中唐的特征就是有一批文人开始写词。白居易啊,刘禹锡啊,张志和啊,他们都留下了一些词。这些词都是明确地按照词牌来写作的。那么我们就看到,词作为诗的一种变体,或者说一种变异现象,它的特征越来越明确,并且开始变成了一种可以作为“基因”来“遗传”的特性,就是按照曲牌来填词。
我们这里举一首词吧,不是说这首特别好,主要还是因为大家都很熟悉:“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类似这样的词,刘禹锡、张志和都写过一些。他们写这些词,还是偶然为之,就是说他们觉得好玩儿、有趣、新鲜。所以我们在这几个人的诗集里面看到这样的作品数量非常少,他写过一次两次就不写了,这并没有变成他的一种特殊爱好。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发现词这种新的诗体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力量和一种新的可能性。讲诗体分化的时候,我说过每一种诗体都包含着一种特异性,都包含着一种跟抒情的要求相适应的特点。也就是说,像白居易写词的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谁意识到了呢?那就是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温庭筠。
把上面讲的内容做个小结。第一句话,词的文体特征不是一次性形成的,因此关于词在什么时候形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第二句话,词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是用来演唱的歌词,而词这种文体跟“燕乐”,也就是隋唐时候流行的新的音乐有直接关系。第三句话,如果我们要找一个简单的明确的时间点来谈论词的产生,那么就是中唐。我们可以明确地说,词作为一种新的文体在中唐已经产生了。它的标志就是白居易、刘禹锡、张志和这些文人的词的创作。第四句话,第一个大量写作词的作家是温庭筠。温庭筠被尊为“词之祖”,词的老祖宗。
为什么温庭筠被尊为“词祖”呢?是因为在温庭筠这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诗体,它的特征、它的特殊的表达方法、它的特殊的美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也就是说,又回到我一开始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做的一个比喻:词本来只是一个变异,是诗的一种变体。而作为一种变体,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它的若干优点,或者说它在抒情表现方面所特有的长处,逐渐得到了发掘。这样词体就稳定地形成为一个重要的文体。虽然本来它只是诗的一种变种,到最后它“蔚为大国”了,成为中国诗歌的一个非常广大的、作品非常丰富的,而且是具有自身特殊的艺术美感的独特疆域。
再插一句话,如果说从古诗到新诗的变化是一个必然过程——当然这个是不是必然过程,可能有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以前一般的看法就是古诗向新诗这个方向变,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它并不是到了五四时代突然发生的,而实际上词和曲就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简单地说,词和曲比起古典诗歌而言,更接近于新诗。也就是说,你很难通过学杜甫的方法去写作新诗,但是你比较容易通过学词的方法来写作新诗,而且新诗里面有很多作品就是有意识地模仿、吸取词的风格特点。你再想一下李叔同那首极有名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是不是很有词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