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别太苛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1 / 1)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亲人朋友不愿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于是,我们不惜代价、竭力伪装成人人喜欢的样子,然而,活得很累。缺陷,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正视它、接纳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只有接受自己的不足,才算真正接受了自己

正视缺陷,由此我们也将进入另一片风景胜区。

希尔·西尔弗斯坦在《失去的部件》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一个圆环失去了一部分,于是它旋转着去寻找失去的这个部分。

因缺少这个部分,它只能非常缓慢地滚动,这样它就有机会欣赏沿途的鲜花,并可以与阳光对话,同蝴蝶吟唱,和地上的小虫聊天……这些都是它完整无缺、快速滚动时所无法注意、没能享受到的。

有一天,这个圆环终于找到了丢失的那个部分,它很高兴,又开始滚动起来。可是,因为完整,滚得太快,它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不再能从容地赏花,也没有机会聊天,一切都变得稍纵即逝……这个圆环最后在一片草地上丢下了那个找到的部分,又成为一个有缺陷但快乐的圆。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如果我们脑海中完美意识过浓,就应该适当地削减些、放弃一些,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将使我们及早地接受这一事实,并且及早地在此方向有所改观,我们也将及早在此受益,这是人生的真谛。

美国心理学家纳撒尼雨·布兰登举过一个他亲身经历的例子:许多年前,一位叫洛蕾丝的24岁的年轻妇女无意中读了他的一本书,找他进行心理治疗。洛蕾丝有一副天使般的面孔,可骂起街来却粗俗不堪,她曾吸毒、卖**。

布兰登说,她做的一切都使我讨厌,可我又喜欢她,不仅因为她的外表相当漂亮,而且因为我确信在堕落的表象下她是个出色的人。起初,我用催眠术使她回忆她在初中是个什么样的女孩子。她当时很聪明,但是不敢表现自己,怕引起同学的忌妒。她在体育上比男孩强,招惹来一些人的讽刺挖苦,连她哥哥也怨恨。我让她做真空练习,她哭泣着写了这样一段话:你信任我,你没有把我看成坏人!你使我感到痛苦,也感到了期望!你把我带到了真实的生活,我恨你!

一年半后,洛蕾丝考取洛杉矶大学学习写作,几年后成为一名记者,并结了婚。10年后的一天,我和她在大街上相遇,我几乎认不出她了:衣着华丽,神态自若,生气勃勃,丝毫不见过去的创伤。寒暄后,她说:“你是没有把我当成坏人看待的那个人,你把我看作一个特殊的人,也使我看到了这一点。那时我非常恨你!承认我是谁,我到底是什么人,这是我一生中从未遇到的事。人们常说承认自己的缺点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其实承认自己的美德更是难上加难。”

真正做到放弃完美,自我接受并不容易。因为自我肯定这个事实,你就必须真正保持清醒的头脑,勇敢地承认事实。对完美主义者来说,承认自己的缺陷比寻常人要克服更多的心理障碍,需要更大的勇气来面对。

当你接受了自身不足,这时你才算接受完全的自我,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自己都可以战胜,那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呢?如此一来,放弃完美,收获更美也就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如果事实不能更改,就让事实变成你喜欢的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样想:如果我出生在一个富贵之家就好了,衣食无忧,前程似锦;如果我能再漂亮一点儿多好,那个长腿欧巴说不定就会看上我;如果我的钱再多一点,这次投资一定能赚得更多……可是,人生没有如果。

事情是这样,就不会是别的样子。每个人都会碰到一些不快,甚至是痛苦的事情,它们既然是这样,那么就不可能是别的样子,但是我们也可以有所选择:可以接受并适应它;或者干脆就让忧虑和抱怨毁掉我们的生活。

在不能够更改的事实面前,只一味地想着“如果……如果……”无疑是非常愚蠢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反抗命运的能力,若是无力反抗,何不坦然接受?有了这样的洒脱,你才能活得自在自得,活得幸福快乐。

读过《傅雷家书》的人想必很多,崇拜傅聪的人也定然不少,但说起傅雷的次子傅敏,可能就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不知情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否则生在这样一个文化世家,怎么会如此籍籍无名?但《傅雷家书》正是由于傅敏的编撰,才得以传世。

傅敏是个很有艺术天赋的人,但对于这个天赋,父亲傅雷却并不认同。少年时的傅敏也曾为自己抗争过,他要和哥哥傅聪一样,报考音乐附中,但被严父无情地拒绝了,理由是家里只能培养一个音乐家。在那个年代,父亲的话几乎就是圣旨,他无法违逆,于是遵照父命,去教书。

傅雷老先生似乎将全部的爱和关注都给了大儿子傅聪,次子傅敏却连追求所爱的资格都没有,他的一生就被父亲这样独断专行地安排了。很多年以后,已成为著名钢琴家的傅聪在自传中提到,他回国无意中跟弟弟比手,发现弟弟的手比自己更柔软,能够张得更开,这是一双有足够条件成为艺术家的手。

同样的环境,甚至在天赋上更胜一筹,哥哥如此耀眼,自己却被迫放弃梦想,一无所有。想必,傅敏的心一定极度难受吧?但,他说:“如今,我是有20多年教龄的中学教师了。我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职业。”叶永烈为傅敏写的文章里说,“学生是一团火。一接触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学生,傅敏心中的冰块立即融化了。”

傅敏这辈子不温不火,如果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编《傅雷家书》,他的名字几乎不会被大众提及。但他勤勤恳恳,数十年如一日投身教育事业。如果说,当初他是父命难违,心中或许带着不甘和怨愤,后来,他则深深爱上教育,甘之如饴,并奉献一生。他说:“我为做一个中学教师而感到自豪。在外国人面前,我总是很响亮地说,我是中国的一个中学教师!”

独自等待,默默承受,也许还不是应对严苛命运的最好武器。最好的抵抗其实是,得不到你所爱的,就爱你所得的。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诗人惠特曼曾经这样说道:“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等挫折。”这不是所谓的逆来顺受,也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接受事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即使我们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也不能改变事实的分毫,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心境。把现在作为新的起点,总结经验,储蓄力量,等待好的时机,相信自己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把新的梦想实现。不要用消极的心态去报复、去等待。即使是不甘心,对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进行太多的关注,反而是在浪费时间,耗费不必要的精力。既然得不到你所爱的,就爱你所得的。

坦然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生命会因此变得美丽

一个女人如果觉得自己不美丽,那她注定被美丽所抛弃;一个男人如果心里没底气,那他注定没成绩。因为美好的人生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生命的绚丽要我们自己去博取,如果一个人自卑、压抑,就会变得越发没有动力。

其实人生的阴影不在我们的身上,而在我们的心里。一个人即使享受的阳光再多,如果他只看到阳光背后的阴影,那么他的世界也不过是一片黑暗。如果把自己翻转过来看,感受就会大不一样。你或许脑子不如人家聪明,但你的工作业绩不错;你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专长,但你也是联谊会上不错的舞者;你或许没有漂亮的外表,但你气质优雅,善解人意,温柔体贴,高端大气——你并不比任何一个人缺少魅力——如此一来,一个工作上进、社交融洽、气质不俗的形象就出现了。那么,这样优秀的一个人,难道不也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吗?

人,如果能看见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心里就会充满阳光,就不会盲目地看低自己。

有一个女孩,她是牧师的女儿,但上帝并未因此特别照顾她,她天生就是一位脑性麻痹患者,丧失了正常活动的能力,而且无法言语。然而,她却凭借惊人的毅力,在美国拿到了艺术学博士学位,并且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现身说法,帮助他人。有一次,她应邀到一个活动中演“写”(不能讲话的她只能以笔代口)。在提问环节,一个小孩子当众小声问道:“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

虽然这只是小孩子一个无心的提问,但就其尖刻程度而言却不亚于那些小报记者,这令在场人士无不捏了一把冷汗,他们担心问题会刺伤她的心。接下来,她回过头,用粉笔在黑板上吃力地写下了“我怎么看自己”这几个大字。

有那么几秒钟,室内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讲话,气氛似乎有点压抑。她似乎感觉到了,于是回头笑了笑,又转过身去继续写着:

一、我很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她又回过头来静静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又是几秒钟的沉寂,陡然间掌声如雷鸣般响起。那天,许多人因为她的乐观与坚强而得到激励。这个乐观的脑性麻痹患者是谁?她就是美国南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在中国台湾开过多次画展的黄美廉女士。

“只看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多么洒脱的一句话,或许有时我们所缺少的恰恰就是这种精神。当然,这也不是说我们要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视而不见,而是去改变那些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那些我们不能改变的,即坦然地接受自己——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的身体外貌正是我们的特质,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有我们的个性,我们没有理由不欣赏自己、不喜欢自己、不激励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我。

坦然地接受自己,阳光在照耀到我们身上的时候,既给了我们光明,也给了我们阴影,不要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就像半杯水放到你的面前时,你不要说“真糟糕,只有半杯水”,我们应该庆幸“还有半杯水呢”。自卑与自信不过是对同一个我的不同评价而已,你选择自卑便有自卑的理由,你选择自信更有自信的理由,不过一旦选择了,前者将永远生活在痛苦与哀叹之中,而后者却能在阳光中享受那种欣赏自己的美好感觉。

把缺陷变成动力,人生会有不一样的改变

天生的缺陷确实是一种残酷,可你不能因此而自卑消沉。既然缺陷无法改变,就要正视它,把它当成前进的动力。这样一来,缺陷也就有了价值。

“假如我能站起来吻你,这个世界该有多美啊!”

这句话是张海迪对自己的丈夫说过的一句话。可是,张海迪不能站起来,命运让她坐在轮椅上度过她的一生。那么,在张海迪的眼里,这个世界就不美了吗?不是,在张海迪的眼里,这个世界依然美丽,只是自己只能坐在轮椅上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丽。缺憾并不妨碍她笑对世间的心情。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有一个令许多健全人都羡慕的温馨的家。她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疾逃避世人的目光。相反,她更注重与人的沟通。她会让别人给她倒水、会让人帮她拿放在高处的东西、会让人推着她出席各种活动……她丝毫不会觉得自卑、羞于见人,所以,她活得洒脱、活得幸福。

幼时的张海迪与常人无异,爱唱、爱跳、爱玩、爱闹。但不幸在她5岁时降临了,她被确诊为脊髓血管瘤,经过了多次脊椎穿刺之后,病情仍不见好转。曾有几次张海迪萌生过轻生的念头。

但在家人的帮助下,张海迪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冷静思考之后,张海迪学起了针灸,并为周围的人治病。在不断的学习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从自卑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最终活出了自信和光彩。

曾任美国国会议员的爱尔默·托马斯曾说:

“我15岁时,常常为忧虑恐惧和一些自卑所困扰。比起同龄的少年,我长得实在太高了,而且瘦得像根竹竿。我有6.2英尺高,体重却只有118磅。除了身体比别人高之外,在棒球比赛或赛跑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他们常取笑我,封我一个‘马脸’的外号。我的自卑感特强,不喜欢见任何人,又因为住在农庄里,离公路远,也碰不到几个陌生人,平常我只见到父母及兄弟姐妹。

“如果我任凭烦恼与自卑占据我的心灵,我恐怕一辈子也无法翻身。一天24小时,我随时为自己的身材自怜,别的什么事也不能想。我的尴尬与惧怕实在难以用文字形容。我的母亲了解我的感受,她曾当过学校教师,因此告诉我:‘儿子,你得去接受教育,既然你的体能状况如此,你只有靠智力谋生。’

“可是父母无力送我上学,我必须自己想办法。我利用冬季捉到一些貂、浣熊、鼬鼠类的小动物,春天来时出售得了4美元。我又买回两头猪,养大后,第二年秋季卖得40美元。以这笔钱,我到印地安纳州去上师范学校。住宿费一周1.4美元,房租每周0.5美元。我穿的破旧衬衫是我妈妈做的(为了不显脏,她有意用咖啡色的布),我的外套是父亲以前的,他的旧外套、旧皮鞋都不合我用,皮鞋旁边有条松紧带,已经完全失去了弹性,我穿着走路时,鞋子会随时滑落。我没有脸去和其他同学打交道,只有成天在房间里温习功课。我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我能在服装店买件合身而体面的衣服。”

想想当时爱尔默·托马斯的处境是多么悲惨,生理的缺陷和生活的贫穷同时困扰着他。但托马斯没有消沉,在克服了自卑之后,他的人生之路越来越顺利,50岁那年,托马斯成了俄克拉荷马州的国会议员。

愈研究那些事业有成就的人士,你就会愈加深刻地感觉到,他们之中有非常多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人生开始的时候,都有一些阻碍他们的缺陷,促使他们加倍地努力而得到更多的报偿。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我们的缺陷对我们有意外的帮助。”

“如果我不是有这样的残疾,”那个在地球上创造生命科学基本概念的人写道,“我也许不会做到我所完成的这么多的工作。”达尔文坦然承认他的残疾对他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在现实之中,我们不能不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确不如人”,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这种现实的差距并不代表我们就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低能儿”,更不应把这种差距变为自己失败的借口。

每个人都不会是“十分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陷,但也有自己突出的优点。突出你的优点,正视你的缺陷,这就是你要做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