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当中,如果一方说的话被另一方曲解了,误会就产生了。在社交活动中,误会是可以避免的,产生误会后,要积极化解,否则误会的存在会长期影响彼此关系。
比如,某酒店一位客人匆匆来到前台,将房间钥匙交给一名服务员,称半小时后回来结账。当时,该服务员正准备去用午餐,考虑到客人要半小时后才能回来结账,而自己用餐时间不到半小时,就顺手将客人交来的钥匙放到了柜台里边,未向其他同事交代就吃饭去了。大约一刻钟后,客人回到前台,询问另一名当值的服务员账单是否准备好,当值服务员称没有看到客人钥匙,客人听后非常生气,于是投诉酒店。
其实,这些误会本来并不难消除,只要当场把真实情况多说上一句话,便可免去很多麻烦。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没说这句话,结果留下遗憾。当然,事后进行疏通说明也可以补救,但总不如当场消除误会的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必要的自我解释是少不得的。我们不妨这样说:少一句不如多一句。
那么,如何进行自我解释才有效又有益呢?
当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失误时,应及时实事求是地陈述原委。为了防止他人产生潜意识的责难,我们也可用自言自语方式对自己行为上小的失误进行解释。
比如,开会时间过了,主持会议的领导才匆匆赶来,他边走边说道:“叫大家久等了。临时接待了外商,刚送走。现在开会吧。”只此一句,起码有两个作用:一是平息大家的怨气。主持人迟到,耽误了大家时间,如此自我解释就是一种道歉。二是说明了迟到不是有意的而是遇到了特殊的情况,易于得到他人的谅解,不致影响领导的威信。
有时在交际场合,对于可能引起他人猜测的人际关系或敏感问题,也要主动说明,以解嫌释疑避免误会。比如,有位处长到北京办事,顺便看看老同学,老同学的上大学的女儿跟他上书店去买书。正巧碰上本单位一位出差的同事,处长和他寒暄几句就匆匆而过。等他回到单位时,他在北京的“艳遇”已经满城风雨,任他如何解释也说不清,使他十分苦恼。其实,他当时只要多一句解释关系的话,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对于易于为人猜测的男女关系等敏感问题应及时落落大方地说明,就可免去很多麻烦。某单位一科长与一位女同事公出,在街口遇上一位熟人。科长主动介绍:“这是我们单位的小王同志,一块儿到上级机关开会,刚回来。”小王主动与之握手相识。这样介绍,自然免去了很多误解。
有时,在交际中为把事情说得更准确,使他人理解得更全面,不致造成误会,还应对背景材料做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比如,某书记找工人交谈,一开始就交代背景:“马上要进行优化组合了,可能要涉及你,我今天是以朋友的身份来和你交心……”书记这样解释自己的身份,说明不是传达组织决定,而是朋友间推心置腹的交心,所以气氛更融洽,工人也敞开了心扉。
还有时,主动解释个性性格,或个人心理,给对方打“预防针”,也可防止造成对自己良好动机的误解。比如,在提出对方不爱听的问题时,常常有一句先导性的话:“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有一句多余的话,你可能不爱听……”,这种打预防针式的解释背景的话,可以使对方充分理解自己的善意,不致当场形成误会和对抗而影响彼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