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会分享的孩子更能“左右逢源”
大作家萧伯纳有一段哲理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分享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更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和修养。懂得分享的孩子,以后的人生之路会走得更加顺畅。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呢?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分享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分享。
懂得分享能增进伙伴之间的关系
分享可以给别人带来帮助,无形中能加强彼此的沟通和联系。在下一次有需要的时候,被分享者也会给孩子一定的回馈和响应,从而增进人际关系。
懂分享会带给孩子更好的成长
分享不限于实物,知识、经验等无形之物也可以分享。分享可以巩固孩子所学,让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与别人互相分享,孩子也可以学到更多有益的东西。
懂分享的孩子会拥有更开朗阳光的性格,也更快乐
分享可以传递快乐,让孩子感受喜悦之情。孩子在与人分享好物时,可以让开心快乐感染双方,通过良性的互动来增强这种积极的感受,从而让孩子变得更快乐。
懂得分享会收获更多
孩子的分享,短期内并不一定都会有回报。但长时间地分享,孩子能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他人的关心和支持,或者新的机会。只要孩子坚持分享,好运定能不断降临在他身上。
那么,怎样才能逐渐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呢?
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对他的影响尤为重要。父母可以拿一些东西与孩子分享,在参与互动当中引导孩子进行学习,让他明晰分享的动机、过程和结果。
从细微开始抓起
孩子若不太懂得分享的概念,家长可以从小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随地引导孩子。当孩子有了好的行为,我们要给他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不强迫孩子分享
和大人一样,孩子也会有自己心爱的东西,家长不要强迫他与人分享。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主学习分享,给他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慢慢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适当地互换角色
若是孩子经常对分享说“不”,家长可以和他进行角色互换的游戏。互换角色的情景,可以让孩子懂得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这时我们不妨晓之以理,让他明白分享是可以带来快乐的。
让分享变得有趣
家长可以教孩子玩一些协作性的游戏,通过合作和共享让他慢慢达成目标。分享的学习不应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压力,而是要让他在游戏中觉得这是一件有趣且快乐的事。
小故事
分享不是装大方
默默特别喜欢高铁列车模型,家里收藏了很多辆。这一天,爸爸同事的儿子梓荣来家里玩,两个小男孩一起玩模型,十分欢乐。临走时,梓荣意犹未尽,闹着想要默默的一辆白色高铁模型,默默坚决不给,梓荣开始就地打滚。虽然梓荣的爸爸一再承诺要给他买个一模一样的,但是梓荣就是哭闹,非要拿走默默的模型。默默的父母看在眼里,感觉很尴尬,开始尝试劝默默把火车模型送给梓荣,说明天再买一个新的给默默。听了父母的话,默默一下子不干了,大声嚷起来:“凭什么?这是我的,它们是一套的,不能分开!我都给梓荣玩了,他凭什么还要拿走?我就不!”说完,默默抱着自己的模型跑回房间不出来。最后,梓荣爸爸生拉硬拽抱起打着滚的儿子回家了,双方家长都十分尴尬。
也许,有些父母也曾经历过上面的情景。如果是你的孩子,你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我们知道,默默没有表现出全部的分享,但是他做了自己可以做到的,比如把自己的模型拿出来跟梓荣一起玩。分享应该有底线,孩子必须明白,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享。做父母的只能建议孩子,不能强制他改变想法、做法。父母还可以告知孩子,只需要讲明白自己的想法即可,没有必要极端地逃离,也可以尝试讲道理,总之要用更温和的方式处理。
父母一定要懂得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千万不要为了表现成人的大方,就强迫孩子也要“大方”。总之,教育孩子学会分享一定要慢慢来,千万别忽视了孩子自己的内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