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个段子:“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这句话以性吸引力来评判、衡量女博士的价值,从而嘲笑高学历女性是“异类”,显然是肤浅而可笑的。从逻辑学角度来看,这样的划分也是漏洞百出。
概念是由内涵和外延构成的。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则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就是要说明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全部事物有哪些具体的对象。
划分由母项、子项和划分标准三部分组成。母项就是被划分的概念,即需要明确外延的属概念。子项就是从母项中划分出来的种概念。划分标准是据以进行划分的标准,或者说是划分的根据。
比如,我们问:“世界由什么组成?”依据时间标准,世界可以划分为过去世界、当今世界;未来世界;依据先进性标准,世界可以划分为蛮荒世界、文明世界;等等。以上的划分中,“世界”是母项,每一次划分出来的概念,如“未来世界”“文明世界”等是子项,而每一次的划分都依据着某种划分标准。
正确地对概念进行划分需要遵循划分规则。
首先,划分后所得子项的外延之和应与母项的外延相等。例如:“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在这个划分中,母项是“世界上的人类”,子项是“男人”“女人”“女博士”。因为世界上的人类性别只有男性、女性,“男人”“女人”之和就等于母项的外延,“女博士”作为多出来的子项,导致了这句话中子项的外延之和大于母项的外延。综上所述,这样的划分是不遵循规则的划分。
其次,子项的划分必须依照同一标准,即标准的同一性。不能开始一个标准,后来一个标准,标准不停地变化,最后划分出来的结果也会无比混乱。“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女博士。”在这句话中,第一个子项“男人”是依照性别身份的标准划分的,第二个子项“女人”也依照了同样的标准,但第三子项“女博士”却非性别身份而是学历身份。而且,按照划分后子项不能相容的规则,“女人”与“女博士”是属种关系,出现了子项相容的情况。所以这种划分方式,违反了标准同一性的划分规则,因此,从逻辑学来看,它是一个错误的划分。
有的逻辑方法与划分非常类似,需要加以区分。
第一种是排列。排列一般认为是数学概念,在逻辑学中是指把完成某个行为(整体)的各个步骤按次序进行编排的一种形式。如案件的侦破分三步进行:1.收集材料,分析线索;2.调查访问,排查嫌疑对象;3.寻找证据,确认重大嫌疑人。
第二种是列举。列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划分。它们的区别是,划分要求把母项的全部外延揭示出来,而列举却不要求将母项的全部外延揭示出来。比如说,水果包括苹果、梨子、橘子、香蕉等。水果不计其数,列举只罗列其外延的几种即可,末尾用“等”之类的词表示列举未尽。列举有两个规则:一是每次列举应该遵循同一个标准,二是各子项应该互不相容。
第三种是分解。分解是把某个整体分成若干个构成这个整体的部分,并且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不具有这个整体的属性。比如说,把自行车分为车把、车架、车轮等若干个部件,这些部件都是自行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说“自行车由车把、车架、车轮等若干部件构成”,但是却不能说“车把是自行车”“车架是自行车”“车轮是自行车”或者“车把、车架和车轮是自行车”。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事物的构成部分不具有事物的整体所具有的属性。
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立场和原因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无论以什么标准进行划分,都应该遵循划分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