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范仲淹可以说是一位圣贤级别的人物,宋代很多大家均对他推崇备至:
欧阳修评范仲淹:“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苏轼评范仲淹:“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苏大学士自八岁起便将范仲淹视为学习的标杆,直至五十余岁崇拜之情依然不减。他一生交友无数,却将没有结识范仲淹引为平生恨。
王安石评范仲淹:“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硕人今亡,邦国之忧。”
范仲淹一生中,曾任过地方长官和边防将领,也曾受到过朝廷的重用任参知政事等职。他无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以天下为己任。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来鞭策自己,“出将则安边却敌,入相则尊主庇民”(见郑元《文正书院记》),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可以说,范仲淹无疑是为官者的楷模。
【史事风云】
有一年,全国发生了严重的蝗虫和干旱灾害,江南、淮南、京东等地的情况最严重。范仲淹对此非常着急,便上书请求皇帝派遣使臣到各地去巡视,皇帝没有答复。于是他又单独求见皇帝说:“如果皇宫中半天没有东西吃,将会怎么样呢?”这句话引起了皇帝的重视,于是就任命范仲淹去安抚江南、淮南等地。范仲淹每到一地,就立即打开官仓救济灾民,还蠲免了庐、舒二州的折役茶(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茶叶)和江东路的丁口盐钱(按丁口缴纳的盐税钱),并归纳了能救治当时社会弊病的十项措施上呈皇帝。
明道三年(公元1033年),宋仁宗命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范仲淹到苏州后,正遇上苏州涨大水,农田被淹,无法耕种,他立即领导疏通五河,准备将太湖水引出灌注入海。但是,当他招募许多民夫开始动工还未完工时,又被调任到明州。苏州转运使得知情况后,便奏请宋仁宗,请求留下范仲淹来完成这一工程,得到了宋仁宗的同意。完工后不久,范仲淹就被召回朝廷,提升他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西夏李元昊发兵入侵宋朝边境。朝廷任命范仲淹为天章阁待制,担任永兴军知军,又改任陕西都转运使。随后又被提升为龙图阁直学士,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夏竦的副手。当时,延州(今陕西延安)周围有许多寨子被西夏军攻破,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御敌。于是宋仁宗任命他为户部郎中兼延州知州。以前诏书上有分派边兵的规定:边境军队,总管统领1万人,钤辖统领5千人,都监统领3千人。每当遇到敌人来犯要进行抗御时,就由官职卑微的首先出战。范仲淹了解到这种情况说:“不选择将领,而以官职高低来决定出战先后,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于是他大规模检阅延州军队,共得1万8千人;他将这1万8千人分为六部,每位将军各领3千人,分部进行教习训练。遇敌人来犯,则看敌方人数多少,派各部轮换出战抵御。经过范仲淹对军队的整顿,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打了许多胜仗。
范仲淹治军,号令严明,爱护士兵,常将朝廷赏赐给他的黄金全部分送给戍边守关的将领。而且,对归顺的羌人推心置腹,诚意接纳,发展边境生产和贸易,因而博得边民对他的爱戴,称他为“龙图老子”。西夏军队因吃了许多败仗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管辖的边境。直到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李元昊不得已与宋朝讲和,宋仁宗才又召回范仲淹,任命他为参知政事。
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向宋仁宗提出了厚农桑、减徭役、修武备、择长官等十项改革方案,当时宋仁宗一心想治理出一个太平盛世,全部采纳了范仲淹的意见。可惜这些意见因保守派的反对而未能得以贯彻实施,然而对以后的改革变法却有一定影响。
范仲淹一生食无重肉,生活俭朴,以治理好国家大事为自己终身的职责,忧天下之忧,所以深受当时的百姓和后人的敬重。
【人物探究】
史料记载,范仲淹去世后,满朝上下一片哀痛,甚至连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居民也自发地为其举哀戒斋。但凡范仲淹曾为官之处,百姓纷纷为其建立祠堂,举族哀悼。范仲淹的行动和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备受世人敬仰。
1.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之气味。像范仲淹一样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受儒、道想想影响极大,故他们追求在权势头上保持几分山林雅趣,这样不但能够缓和过分热衷名利的紧张,体会到山林雅趣的真谛,又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感受到百姓生活的疾苦,时刻提醒自己秉持住为官者应有的高风亮节。
2.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之经纶。不过,无论你内心如何淡泊名利,但对于国家大事时不能不问的。范仲淹认为,一个人尽管可以过着闲云野鹤般的自由生活,但绝不能将置国家于不顾。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对范仲淹而言,心怀社稷就是一种责任,即便不在其位,亦应该心系朝堂,而不应该将自己封闭于社会之外。
其实,如今很多为官者正是因为缺乏范仲淹的这种气度与修养,才自毁前程,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与警醒。
【谈古论今】
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的忧患意识并不是杞人忧天,亦非悲观绝望,而是一种居安思危,志存高远,积极进取的哲学智慧。倘若世人都能已天下为己任,那么,又何愁国不强盛、民不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