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我真的尽力了(1 / 1)

三国侃史官 李飞 563 字 2个月前

要说这次北伐,还有一件事情比较奇葩。

没错,笔者说的正是空城计。司马懿二十万大军,败给了诸葛亮袅袅琴音,连爽文作者都不敢编得这么不走心。

诸葛亮是否唱过空城计,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而注释《三国志》的裴松之则认为:此故事纯属虚构,没有雷同,不存在巧合。

因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司马懿在宛城驻扎,全程战役他都没有参加,怎么可能在最后的一刹那,瞬间开挂,带领二十万大军兵临西城城下?

街亭失守,基本宣告之后的北伐全是噱头,但甭管能不能赢,反正诸葛亮认准了:我就要把曹叡打到他妈都不认识他。

这不禁很让人费解:既然胜算不大,孔明还瞎折腾个啥?

笔者觉得,诸葛亮应该有自己的想法:

自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托孤白帝,可以说蜀国已经元气大伤,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弱。此时,诸葛亮反而六出祁山,力图恢复中原,以区区数万兵力对抗数十万大军的魏国,可以说不是智者所为。但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他和别人想的不一样。

其实,即使诸葛亮不北伐,魏国也会出兵攻蜀。与其因战争造成蜀地破坏,倒不如把战争引到魏国去。而且,单纯的防守,蜀国的发展始终不及魏国,双方的差距只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拉大。但蜀汉毕竟国小力弱,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当时的蜀汉政权如同一只关在笼中的猛虎,曹魏固然难以入笼打虎,而虎也难以出笼侵魏。若中原乱,或可一逞,若中原稳定,则毫无机会。

另一方面,蜀国是刘备依靠荆州集团(以诸葛亮为代表,刘备入蜀带领的文臣武将)在蜀地建立的政权。所以在蜀国第一阶级是荆州集团,第二阶级是东州集团(以李严为代表,刘璋以前带领的文臣武将),第三阶级才是蜀地集团(以谯周为代表,蜀地本土势力)。

蜀国建国之初,拥有荆州与益州,三方势力的矛盾并不明显。但是自从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后。荆州集团在经历失荆州、败夷陵,元老死伤惨重(关羽、张飞、黄忠、马良、糜竺等皆亡),无力继续压制强大的蜀地集团,所以必须联合东州集团。三方长此以往,矛盾日渐突出。刘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托孤之时,除了任命诸葛亮为“正托孤大臣”,还任命李严为“副托孤大臣”,一来可以使双方互相监督,二来可以借机拉拢东州集团。

诸葛亮发动北伐,也许也是为了将蜀国的内部矛盾转移至对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凉州,那么荆州、东州、蜀地三大集团的矛盾会大大缩减。而且可以使蜀国有了问鼎中原的机会。

所以孔明六出祁山自知是不可为而为之,没有取得成功也在预料之中。

诸葛亮这么大岁数,七次北伐,终于把自己累垮,最后在陕西一个叫五丈原的地方,兑现了自己的誓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历史留下了万古云霄一羽毛的完美人格,也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