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一声叹息,性命朝不保夕(1 / 1)

三国侃史官 李飞 968 字 2个月前

董卓被诛杀后,蔡邕在司徒王允面前,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并为之叹息,脸色都变了。王允勃然大怒,呵斥他说:“董卓,窃国的大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同仇敌忾,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的礼遇,忘记了操守!现在上天诛杀了有罪的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伤痛,你和逆贼有什么两样!”然后不由分说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

蔡邕递上辞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没有成功。

太尉马日磾听说后,急忙前往对王允说:“伯喈是旷世的奇才,清楚很多汉朝的事,应当让他续写解决后边的历史,让它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诚孝顺的名声一向显著,获罪也没有缘由,杀了他岂不是会丧失威望吗?”

王允反驳道:“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马日磾离去后告诉别人说:“王允大概不能长久于世吧。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作,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难道还能长久吗?”

蔡邕最终死在了狱里。

其实,王允当时也后悔了,想阻止杀他,却来不及了。蔡邕死后,群臣和士人没有不为他落泪的。郑玄听闻蔡邕的死讯后,仰天长叹:“汉朝的事,谁来考定啊!”

陆游曾写下一组四首七绝小诗《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其中,第四首云: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当时,在陆游生活的那个时代,流传着一部叫作《赵贞女与蔡二郎》的鼓书,它唱的就是蔡邕的故事。

故事说,河南陈留秀才蔡伯喈上京赶考,贪图功名富贵,入赘相府,撇下妻子赵五娘在家中苦熬岁月。赵五娘在家乡独力奉养公婆。饥荒年岁,公婆双双饿死,赵五娘祝发买葬,又罗裙包土、自筑坟台。后来,空中降下一面琵琶,赵五娘身背琵琶,上京寻夫。找到京中,蔡伯喈不仅不认赵五娘,反而放马将她践踏致死。最后天降报应,蔡伯喈为暴雷殛死。

这个故事在宋元时代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显然,它和才名孝声动天下的蔡邕毫不沾边。只能怪蔡邕倒霉,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无辜地背了这样一个骂名,由于鼓书的巨大影响力,一些不明就里的人可能真的就以为蔡邕就是那个薄情寡义、忘恩负义的蔡二郎了,这委实是太冤了。这样的造谣和污蔑让陆游都看不下去了,于是便有了我们在文前看到的那首七言小诗。

又过了若干年,终于又有人为蔡邕说话了,他就是元末剧作家高明,高明用《琵琶记》力图为蔡邕翻案。出于无奈,他只能保留《赵贞女与蔡二郎》的故事框架,于是故事又变成了这个样子:

陈留县秀才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觉得父母年事已高,不愿去考试,打算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是蔡公不许,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考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朝中牛丞相看中伯喈,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理由,打算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他被迫滞留京城。

自从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起初她婆婆还怀疑她吃的东西比自己吃的好,当发觉她吃的是糠秕以后,非常感动,坚持要大家一起吃糠。因此,婆婆当场被糠噎死。不久,蔡公也死于饥荒。

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却被拐子骗走,以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乡思,被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被女儿说服,于是派人去迎接伯喈父母、妻子进京。

另一边,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她历尽风霜,来到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他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来皇帝下诏,旌表蔡氏一门。

然而,这个大团圆结局的背后,却是“二亲饥寒死、子得双妇归”的鲜明对比,高明再怎么高明,也无法彻底为蔡邕翻案,世人充其量会在蔡伯喈可悲可恨的情感认知上再加上些许的同情,可怜大文士蔡邕,被乱扣了这么一顶帽子,在一定程度上还摘不下去了。